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甘肃省草食畜牧业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甘肃省草食畜牧业

发布时间:2019-02-25 03:56:18 影响了:

  摘要:结合甘肃省近年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分析阐述了当前甘肃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从增加投入、产业化经营、生产方式、行业监管、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甘肃草食畜牧业的建议及对策,为建设现代畜牧业服务。
  关键词:草食畜牧业;现状;思路及对策
  
  1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2006年,甘肃草食畜产值达到57.23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2.21%,比2002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牛羊肉产量达到28.69万吨,较2002年增长79.31 %,占全省肉类总产的30.78%;奶产量达到36.43万吨,较2002年增长110.94%。据效益测算,育肥1头牛收入300元以上,1只羊收入80元,1头奶牛1 500元,而且牛羊消费需求增长快,市场前景广阔,草食畜牧业已成为畜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1草食畜养殖及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天然绿色畜产品已成为甘肃特色“品牌”。2006年全省牛、羊存栏达到431.03万头和1 573.40万只,分别居全国第13位和第9位;出栏达到139.20万头和908.44万只,较2002年分别增长45.91%和52.86%。草食畜产品来自于天然草场和对农区粮草的转化,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发展趋势,并以其原始“风味”和地方“特色”日益被市场看好。如牦牛、藏羊、滩羊羔羊肉市场货紧价扬,“临夏手抓肉”、“东乡手抓肉”、“靖远羊羔肉”和“天祝白牦牛”系列产品已被市场认可,成为甘肃特色佳肴和陇货精品。
  1.2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目前,全省各类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21个,带动农户80万户,其中在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畜牧企业有19个,占36%。全省具有加工较高档次牛肉的标准化屠宰生产线7条,具备年屠宰22万头牛的生产能力,3家企业已取得了对港出口活牛证书。在羊肉餐饮和加工方面,有800余家“靖远羊羔肉”餐馆,“德赛”、“首曲”已成为甘肃品牌羊肉产品。全省已形成了庄园乳业等44个乳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7.40亿元;以玉门大业公司等20多家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际加工草产品25万吨,部分草块、草颗粒已打入国际市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3产业带的形成和规模养殖的发展为现代畜牧业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平凉、甘南等5市为主的肉牛基地,年出栏量占全省的70%;形成了以甘南、临夏、白银、定西肉羊产区和河西肉羊产区,出栏羊和羊肉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形成了以兰州、酒泉为主的奶牛基地,年存栏近6万头,占全省的75%以上。从养殖生产方式看,2006年,全省规模养殖户达到80万户,出栏畜禽2 800万头只,占出栏总量的35%。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4 800个,出栏畜禽280万头只,占出栏总量的6%。据调查统计,全省有人畜分离、分户经营的畜禽养殖小区1 130个,参与农户3万多户,生产水平普遍高于散养水平,比2005年新增242个。
  1.4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将草食畜牧业发展成战略性主导产业,效应明显。各市、县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陆续出台了加快草畜业发展的意见,草畜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投入渠道越来越多,成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和省上先后实施了牧区示范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动物保护工程、世行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和龙头企业补贴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地改善了草食畜牧业生产条件。农区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种草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牧区积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当前,草食畜牧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企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开拓不足,品牌带动效应不强,规模小,加工工艺落后,加工深度不够,没有健全的产品分级分等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二是牛羊饲养规模小和养殖集约化程度低,工厂化、规模化养殖的比重不足30%,单产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也无法确保畜产品安全,又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三是种畜场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与种质资源保护不力并存,数量锐减,不利于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四是动物防检疫和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薄弱。五是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面积达2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3%,重度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3%,而且每年还在以近150万亩的速度扩大。
  
  2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根据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加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科技化发展为方向,转变牧区、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生产方式,努力扩大饲养规模和提高出栏率;实施以优取胜的产业化发展战略,打造知名品牌,把市场和效益做大做优,使牛羊产业的发展步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全力推动草食畜牧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总体发展思路、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区域布局,从建立健全草原保护与饲草料生产、良种繁育与供应、优质畜产品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畜产品精深加工与营销、畜牧业服务与动物保护、现代信息与市场建设等7个体系上全面推进,把优势草食畜牧产业的综合效益做强。2010年,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其中草食畜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全省牛羊饲养量3474万头只,牛羊肉产量38万吨,奶牛存栏15万头,牛奶产量44万吨。
  
  3政策措施及建议
  
  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牛羊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特色、优质、标准、安全、高效”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形成发展合力。
  3.1努力增加投入,建立有效的融资体系。组织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加快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项目,全力落实规划支撑项目中的改良站点建设、动物保护工程、养殖小区建设、龙头加工企业建设补助资金和畜禽良种补助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推行信贷支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草畜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3.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发展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牛羊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优势产品转化增值。组建和完善奶业协会、肉牛协会、肉羊协会等中介组织,发挥他们在产销衔接、技术服务方面的桥梁作用。
  3.3努力转变生产方式,推进集约化生产。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分户经营的要求,建设养殖小区,注入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管理、程序免疫、适时育肥出栏等项技术,在规范化生产上求突破。产业开发重点由牧区向农区转移,在农区种草养畜上求突破,千方百计加快人工草地建设和加强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3.4推进标准化管理,加强行业监管体系建设。力争5年内制定天祝白牦牛、藏羊、滩羊、早胜牛等优良地方品种及其产品标准和打出品牌,成为畜产品市场上的无公害安全卫生食品。企业以创建产品品牌为契机,从源头抓起,完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和市准入制度,力争在兰州市率先示范,全面推开。
  3.5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化服务。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推广,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杂交优势利用、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制、饲料配制、青贮氨化、暖棚养畜、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经营等关键技术的推广。
  3.6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进科技化发展。充分发挥省内农牧大专院校、农牧科研院的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畜牧、兽医、草原建设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攻关破题,解决草畜业发展方面的技术“瓶颈”;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畜牧科技人员予以重奖,努力探索和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增强技术推广的活力,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