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荒漠里的理想家园|理想家园理财
 

荒漠里的理想家园|理想家园理财

发布时间:2019-04-05 05:08:47 影响了:

  王明海第一天来到这里,什么也没有看到,三凌越野车灯打开,白天,照不出三米远,天地都是褐色的。直到那时,恩格贝对他来说,还只是一个地名。  第二天,沙暴停了,风小了,他才看清了周围的一切,沙丘、沙丘、沙丘,无边无际的沙丘之海。他张了张嘴,吐出嘴里的细沙,没说什么。
  “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这里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但几个月后,他又带着20多个人来了,并在这里住了下来,一住就是8年。
  今天,当他仍站在这里,这里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他略略有些动情:“8年呐,这是让人掉眼泪的8年,但……毕竟我们挺过来了。”
  恩格贝,从很久以前到今天……
  这里的人在重建一个梦想。
  人们说起恩格贝,总要用到一个词:“很久以前”。
  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林木繁盛。很久以前,这里曾有一座“恩格贝召”,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喇嘛庙,游牧的人们常来这里朝拜。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是牧歌伴着鸟鸣的地方。
  但这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从秦皇汉武,到大跃进。战火与烧荒的野火伴着岁月流逝,林木不见了,草场不见了,人们迁往他乡,漫漫的黄沙吞噬了一切,恩格贝的美丽成了只有用无际沙漠中凸现出来的残砖碎瓦来印证的一个传说。
  1989年7月6日,当时身为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的王明海带领20多名员工走进了这片无人的沙海。
  当时,鄂尔多斯集团租下了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为的是把这30万亩沙漠改造成草场,建立自己的绒山羊基地,养羊、采绒,为企业提供原料。
  那年,黄河发水,渡口的船不能靠岸,一麻袋一麻袋的草籽是大家背过来的,没有路,陷在沙漠里的汽车是大家推过来的。
  除了沙丘就是沙丘,除了风声就是风声。
  没有道路,没有电,几十里见不到一个人,留在这里的创业者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20多个人挤在这里先前的居民留下的4间土屋里,一种创业的兴奋让他们暂时忘却了孤独、寂寞。每天一早大家就出去撤草籽,晚上回来,每个人都是一头一脸的沙土,像钻地洞的盗墓贼,洗一洗脸,沙子能装半脸盆。饭是就着沙子吃下去的。有一天,带来的菜吃完了,只剩下几十个鸡蛋,于是煮了大家吃,但煮熟的鸡蛋刚刚剥皮,还没来得及张嘴,手里的鸡蛋已经变成一个沙球了。
  一次,人们门正在沙漠里撒草籽,忽然起了沙暴,瞬间天昏地暗,人群有些慌乱,便呼喊着互相拉起手拥作一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沙暴终于过去了,人们从沙堆中走出来,这才发现,一起播草籽的一个年轻工人不见了。大家分头在沙漠里喊了一夜也没找到,直到第二天中午,那工人自己走了回来。原来他被风沙卷着裹着,刮到了十几里外的一户牧民家里。
  7月21日,他们刚刚进驻恩格贝半个月。旱得冒烟的沙漠忽然下起了雨,到了傍晚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沙漠上竟然流出了一条浅浅的河。“鱼、鱼!”有人高喊,果然,一条条大大小小的鱼竟随着水,被搁浅在沙地上。人们欢跳着跑过去“捡”鱼,也就是在这时,人们听到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不是风声,不是沙声,是一种从未听到过的,但听到就让人心惊胆寒的声音。“洪水!快跑!”又有人喊了
  一声。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了每一个人的心,于是大家又扔下手中的鱼,拼命地往回跑,身后的河突然涨起来。
  天黑了,雨没有停,隆隆的水声响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人们走出了小土屋,水在一夜之间已经退去了,再往前走,所有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洪水竟在一夜之间,将沙地淘出了一条100多米宽,18米深,长达10多公里的大沟。
  这就是恩格贝。
  大水冲走了表层的沙土,也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播下的草籽,一切重新开始。
  秋天到了,他们种下的草已经星星点点地在沙丘间长到了尺把高。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一场沙暴,就把他们半年的辛苦全部埋在了黄沙之下。这时他们才感觉到,最初的设想太天真了。没有树木挡风,草根本就不可能在这片荒漠上存活下来。
  站在风沙里,是为了守卫一个刚开始的梦
  第二年春天,王明海领着他的兄弟们开始种树。
  还是没有路。树苗是他们一捆捆地从沙漠外面背来的。
  树从沙漠的边上种起,一棵棵地,成了排,一排排地就连成了片。树越种越多,越种越远,那一溜树已经种到了沙漠的腹地。每天早早起来,每人背上40到50棵两米多高的杨树苗,一脚深一脚浅地往沙漠深处背,30里路,然后再一锹沙一锹沙地挖坑种树。
  到处是高大的流动沙丘,风一起,巨大的沙丘就像长了腿,头天晚上还在百米之外,第二天早晨就可能爬上了你的房顶。在这里种树容易,但若要让树活下来就难了。树苗种下去,不是被风打折了,就是被沙子埋住了,没风没沙,又可能被旱死了。种下一棵树,只有到第三年头上,长到了胳膊粗,你才敢说,那树活了。
  也就是在那一年,著名的治沙专家、日本鸟取大学教授、日本沙漠实践学会会长、年过80的老人远山正瑛先生来到了恩格贝。这位在日本本土治沙颇有成就的老人来到这里,共同的志向使他与王明海结成了忘年交:“王明海在,我在。”老人身体力行,整天一套野外工作服,同集团的员工一样,早出晚归,在沙漠里种草,种树。他还动员了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志愿者自费组成绿化协力队,每年到恩格贝植树,一直到今天。
  恩格贝的创业者们对那一段日子都记忆犹新。但若让他们谈,便只四个字:“种草,种树。”种草,种树,5年,王明海他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背负着那一点绿色在沙漠中穿行。5年,辛苦的劳作终于得到了回报,肆虐不可挡的沙漠,竟被王明海他们种下的绿色一寸一寸地啃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
  6000多亩林地成形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鄂尔多斯集团突然作出了一个决定:放弃治沙,全体人员撤出恩格贝。
  治沙5年,给治沙者带来了希望,但对于鄂尔多斯集团来说,看到的却是绝望。最初的设想是美好的,沙漠变牧场,种草,就必须种树,种树既得防洪,又要蓄水,一环扣一环,等于是重建这里的生态环境。600万元投到沙漠里,不但没有见到任何回报,反而欠下了200万元的债务。就如同在沙丘中埋进了一颗草籽,治沙成了一场胜负难料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