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长笛曲《草原上的牧羊人》演奏技法探析|瑞士牧羊人长笛
 

长笛曲《草原上的牧羊人》演奏技法探析|瑞士牧羊人长笛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4:27 影响了:

  [摘 要]长笛独奏曲《草原上的牧羊人》是作曲家廖胜京先生取材于云南原阳地区哈尼族与西北青海等地的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风格迥异的长笛独奏曲。本文重点从长笛演奏技法的音色、气息、气颤音及泛音等方面分析了在该首作品中的运用,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和演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长笛 演奏技法 《草原上的牧羊人》
  《草原上的牧羊人》是作曲家廖胜京先生创作的一首风格迥异的长笛独奏曲,独特的民族调式与和声描绘出草原牧羊人的孤独与粗狂,是一首经久传唱的长笛名曲。
  该首作品,是廖胜京先生建国初期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学习作曲理论期间,随由文化部组织的西南地区慰问团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进行宣传与慰问工作,收集到云南原阳地区哈尼族与西北青海等地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独奏曲以单三部曲式结构组成,风格迥异、手法独特,旋律与节奏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乐曲开始部分(第一段)是由12/8拍、9/8拍、4/4拍、6/8拍等混合节拍组成的,曲风宽广、高亢,有一种孤寂、期待的苍凉感;之后的快板(第二段)要树立起粗狂豪放的音乐形象;稍短的尾声(第三段)是开始时旋律的再现,曲调情绪由粗狂变为平静。
  《草原上的牧羊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长笛乐曲的教学与演奏,
  推动了中国长笛音乐的创作与发展,至今还在长笛教学与演奏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中得以广泛使用,深受国内外长笛演奏家的喜爱!那么如何运用长笛丰富多彩的演奏技法和艺术表现力来演绎这首民族气味很浓的作品则显得愈发重要。
  1、音色
  长笛音色丰富、优美动听,但这种动听的声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作品选择的音色会有很大的不同,哪怕是在一首作品中,不同的乐段甚至是乐句,都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音色
  《草原上的牧羊人》的第一段,主要表现出一种孤寂、期待的苍凉感,因此在音色的选择上要以虚、薄、暗淡为主,特别是第一、二句更是如此,通过长笛这种“虚、薄、暗淡”的声音将牧羊人的孤寂表露无遗;当音乐进入到第三、四句时,音乐的情绪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之前对牧羊人孤寂的描写慢慢变成对其与命运的抗争的描写,因此,音色也要随着音乐内涵的变化而变化:刚演奏第三句时,音色和前面保持一致,然后随着音乐的流动和情绪的变化,音色由虚变实、由薄变厚、由暗淡变得明亮;第四句音色的选择和变化亦是如此。第五句和第六句则是牧羊人与命运抗争最激烈的描写,这种激烈的斗争在22小节的高音升F和23小节的高音E上表现的最为突出,那么这两句音色的变化也是最大的,特别是在22小节的高音升F和23小节的高音E上,声音将变得非常厚实饱满,非常明亮清澈,音乐的情绪也要通过这种声音的变化而得到释放。
  第二段是非常欢快的音乐,要将牧羊人粗狂豪放的音乐形象和羊群在草原上欢腾的热闹场面表现出来。因此,该段音色的选择和第一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选择的音色应是厚实富有弹性、明亮而清晰。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在音色的选择上和第一段大致相同,只是在演奏最后一个结尾的音B时,要用泛音指法,声音要奏的空洞、飘渺。
  2、气息
  气息是长笛发音的根源和动力,是决定音色好坏的重要依据,是音乐情感表现的重要方面。下面笔者从气息运用的支点控制和强弱变化两方面来谈谈气息在《草原上的牧羊人》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看看第一段音乐。
  从第一段音乐分析可知,这段音乐一共分为六句,每一句都比较悠长,并且在速度上也是采用慢板(广板)自由的演奏,这对演奏者在气息的控制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演奏每一乐句之前都必须充分调整气息状态,深吸,协调,以满足演奏每一乐句所需要的气息量才能保证顺利完成演奏。这六句音乐中每一句都是从低音进入,并且采用比较弱的音量,以表达牧羊人孤寂、苍凉的感觉,随着音乐向上发展进行,力量要不断的加强,最后一个长音,即主音B结束时达到最强,然后又随着音乐往下变化发展,力量又逐步控制得小一些,以表现孤独的牧羊人不断起伏变化的内心情绪,特别是到了第三句和第四句,在高音区演奏的比较多,演奏时气息要与第一二句做变化,力量上升到强(f),以表现牧羊人内心情感随着眼前的景色不断的触景生情和内心矛盾的激烈斗争;第五句和第六句,在22小节出现了高音升F,23小节出现了高音E,这是牧羊人内心矛盾的高潮,因此,气息要有更大的支撑,要有一泄而快的感觉,声音将变得非常厚实饱满、明亮清澈,音乐的情绪通过这种声音的变化而得到完美释放。
  在每一句中间,气息的控制也需要有起伏变化,如第一句:弱进以后到第四小节主音B的时候要做渐强处理,气息要拉宽,而后在第五小节变成四四拍后,八度、六度和四度的跳进气息控制要有个很好的支撑,演奏出来的音要显得平稳,扎实。而第六句最后一个音应该强收在f上,达到释放的效果。
  第二段音乐感觉变得粗犷、活跃,对应的气息应该采用f和ff。这里的气息量同样需要很大,但不像第一段控制的那么平稳、悠长,而是要富有弹性和跳跃性,表现出草原上策马奔腾、牛羊成群的热闹沸腾的景象,特别是第26、27、30、31、34、35小节的几个全音符,要演奏的像牧民骑马吆喝声的感觉,气息控制像从身体里甩出来一样,非常顺畅。最后从57到65小节音乐逐渐拉开,此时气息控制也得慢慢平静下来,控制的细腻些,力量逐渐转弱,落在mp上,表现出草原上人们逐渐散去,欢乐的场景逐渐变得宁静,留下牧羊人一个孤独的身影。
  第三段是再现第一段,气息控制与第一段基本相似,但在演奏力量上要显得更强,从mp-mf-f-ff逐渐明朗化,这也是根据牧羊人内心情绪变化做的处理,经过第二段那草原热闹,欢乐的情绪过渡以后,虽然人们已经散去,但给牧羊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牧羊人内心的欢乐情绪还没有消失,还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比第一段音色要显得明亮些,气息力量要强一些,最后,牧羊人一声叹息后思想得到了解放,一个泛音结束全曲,牧羊人的身影也消失在草原上。
  3、气颤音
  气颤音,对于每一个长笛演奏者来说都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音色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乐句情感的表现,因此,气颤音在作品中的运用显得更加重要。
  《孤独的牧羊人》在速度上是一首慢板(广板)、自由的乐曲,再有乐曲的句幅都比较长,特别是第一段和第三段句幅不仅悠长而且速度更是相对较慢,力量较弱,情绪比较低沉,气息的流动性也非常大,那么这中间的流动性和情绪就得用气颤音来表现,力量的强弱变化也得用气颤音来推波助澜。气颤音也就相当于一个动力源一样,要运动就得靠它提供力量,音乐只有运动起来流动起来才会显得生动,才能够赋予音乐更多的思想情感,所以气颤音能够带动音乐的流动性,更能起到演奏者表现音乐思想内涵的作用。
  4、泛音
  泛音技法在长笛乐曲里面用的不多,长笛泛音是在比本音低五度或者八度的指法演奏。主要是表现那些空洞,飘渺,朦胧,渐行渐远的事或物,那么《草原上的牧羊人》全曲只在结束音B上用了一次(见谱例)
  这个泛音是用小字二组E的指法奏出来的,得到的是小字二组B的音高。而正是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泛音,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牧羊人在欢乐的气氛之后,随着人们的散场,牧羊人也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的草原深处。
  建国初期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发展与繁荣的伟大时期,中国长笛音乐作品的创作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在这段时间内创作与公开发表了大量的中国长笛音乐作品,《草原上的牧羊人》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作品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长笛乐曲的教学与演奏,推动了中国长笛音乐的创作与发展,其中大部分曲目至今还在长笛教学与演奏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中得以广泛使用。因此,如何更好地演奏此类作品显得愈发重要。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乐新.中国长笛曲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P161
  [2]高秦平.近年来我国长笛音乐理论研究综述[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2):9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