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文化创意,与味觉有关】 气场味觉重生创意餐厅怎么样
 

【文化创意,与味觉有关】 气场味觉重生创意餐厅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7:39 影响了:

  5月18日,晚22点40分。这一天,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播放至第五集《厨房里的秘密》,在这一集中,一个人物环节引发了人们兴趣和关注,片中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厨正在精心腌制咸鸭蛋,这个小举动几乎立刻就赢得了所有观众的认同感。这就是梁子庚,人们关注他不只因为他高超的厨艺,更因为在他的身上体现着现代人对美食的最新注解——当美食邂逅文化与创意。
  在浪漫的法国人看来,美食是一种艺术,而在理性的中国人看来,美食更似一种有关生活的哲学。中国人认同一种说法:饮食发展到极致就是文化,为何?源于饮食文化不仅包括以产品烹制为主的烹饪文化,还包括以服务礼仪为主的行为文化,以及以器皿文化、服饰文化、装饰文化的精神文化。所以梁子庚说:“我要给的是味觉和情感的双重体验。”而食客们说:“有关美食,仅仅是‘吃’,还远远不够。”
  吃,是一种综合性体验
  午夜12点,李晴给朋友发了一条短信:“看《舌尖上的中国》了吗?”1分钟后朋友回复了6个字:“在淘宝,找诺邓。”李晴进入了淘宝网上一家出售云南诺邓火腿的特产店,赫然发现,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在3天内已经卖出了上百件火腿产品,而且购买时间大多为夜里11点以后,这个时间段正好是《舌尖上的中国》刚刚播完。
  5月14日,一部有关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一套低调开播,然而它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其影响力正在从荧屏走向现实。总导演陈晓卿说:“在发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观念去寻找美食?”陈晓卿给出的答案是社会化,他希望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展现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追根究底是一部有关中国“人”的纪录片。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确确实实带来了一场有关美食的观念革新,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美食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在“吃”这个动作的背后承载着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化元素,这种元素可以称之为文化烙印,也可以称之为中国人共同的情感记忆。
  吃,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不仅仅有感官,还有文化。2012年元旦,由东联控股集团投资打造、主打鄂尔多斯文化蒙餐品牌的“敖包会”在京城开业,为京城吹入来自草原的青草气息。“‘敖包会’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消费体验,将蒙古文化里许多具有民俗特色的动人元素细节化、情景化、尊贵化,让演艺、餐饮、服饰、礼仪、器皿、娱乐、民俗融为一体。”在市场总监钱爱华看来,敖包会所做的文化餐饮并非简单的概念解构,而是对餐饮与民俗双文化的精细运用。
  中国美食大家吴坚在其《餐饮业文化创意风暴》一文中讲道:“餐饮美食发展的最高境界和许多产品一样,是成为文化或者文化的象征物,比如美国文化的几大特征就是可口可乐、麦当劳、硅谷……而随着消费形态的变化,人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仅仅是美味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味蕾,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精神满足日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美食需要文化与创意。”
  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1998年6月,一部由著名编导何冀平创作的三幕话剧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这部话剧讲述了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曲折发展的艰辛经历,然而每一个就座观看的观众都知道剧中“福聚德”的原型要到哪里去找——来到北京如果没吃过“全聚德”的烤鸭,就好似缺了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美食的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如何体现?具化到企业运作,简单的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品牌。有人问,依云矿泉水为什么卖那么贵?答:因为依云卖的不是水,是有关“水”的高端生活方式。同理可看农夫山泉,虽然它并不是奢华的代表,但是一句“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就带出了农夫山泉不一般的气质。
  霍华德·舒尔茨在自己所著的《星巴克——一杯咖啡所含的成功神话》中这样说道:“耐克和星巴克虽然都投资于利润较小的市场,却把自己的产品提升为世界性的文化产品。”
  耐克精神可以追溯至美国早期的拓荒者精神,他们把对成功的渴望与不懈追求汇成一句话——Just Do It(只管去做),并且行销全球。同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去星巴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那里够接触到在别处无法体会的新式咖啡文化。是的,星巴克已经把咖啡提升到文化商品的范畴之内。而哈根达斯,如果不是象征着无价的纯美的爱情,那么相信无论哈根达斯冰淇林的质量如何上乘,口感如何超群,味道如何变化多端,都不足以解释其超出同类许多的昂贵价格。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在今天早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作为中国最响当当的餐饮老字号之一,“全聚德”奏响了文化与资本的协奏曲,将自身品牌效应融入进中国人的认知中,成为老北京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今天,当人们更愿意到特色经营的主题餐厅去体味新颖美食体验之时,对于传统餐饮企业而言,勇于创新,善于利用文化与创意,树立特色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美食打开文化创意之门
  文化与创意为美食带来的是附加值的提升,从而品牌价值、经济价值乃至社会文化价值都得以最大程度地体现。1900年,全球轮胎科技领导企业米其林出版了一本供旅客在旅途中选择餐厅的指南,从此之后这部红色封皮的“美食圣经”风靡全球,米其林由此向全世界展示了传统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巨大价值提升。
  百年后,一位韩国宫廷女厨师成为了中国年度话题人物,她所至之处,韩流席卷,难有幸免。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附加产品是韩国文化,包括“长今”菜、长今音像制品、韩国游以及韩国服饰等等。正如米其林背后所代表的是法国美食文化,通过美食,《大长今》成功地向全世界塑造、倡导了属于历史又属于现实的——韩国人与韩国文化。
  在传统产业之外,当网络时代来临,新世纪的美食主义者们也试图通过新的载体寻找和创造着下一个商业蓝海。不论是点评类的大众点评网、饭统网,还是社区类的豆果网、POCO美食社区,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美食与创意的结合来得那么自然,来得如此及时。
  菲利普·詹姆斯·罗曼诺说:“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用创造性的理念和行动去开辟自己的‘阵地’。”这位美国餐饮大亨缔造了总值超过100亿美元的餐饮帝国,如果你还不了解文化与创意对于美食究竟有多重要,那么不如去读一读他的那本畅销之作——《当餐饮经营遇上了创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