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品德课用英语怎么说 浅议小学品德课素材选用“三感”
 

品德课用英语怎么说 浅议小学品德课素材选用“三感”

发布时间:2019-06-16 04:39:13 影响了:

  一、凸显问题:“精彩课堂”华而不实  市优质课评比中,教研员很用心,选取了同一主题系列进行赛课研讨。戏剧性的是:同一首歌曲、同一张图片在不同年段、不同课时上出现的频率高达71.5%;同一个故事、同一首儿歌使用方法各异,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课素材很丰富,课件很花哨,可孩子们一脸茫然,收益甚少。
  苦心孤诣却白费力气,究其原因是对素材的选用不尽如人意。
  选用素材时大家都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有的甚至动用一切关系网,诸如网络聊天、培训同学、地方机关等四处搜集素材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努力打造“精彩课堂”,可事实上却往往适得其反,没有“色、香、味”可言。
  二、寻其根源:教师缺乏素材解读力
  我们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热闹,激发学生的兴趣吗?不是,这只不过是素材效应在水面吹起的小小涟漪。实际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赛课中,老师们却常为这“小小涟漪”所诱惑,而放弃了对水下美丽世界的探究。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
  1.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缺乏广度
  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的,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等主题单元在各年级教材中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拓展,内涵逐步丰富。教师对教材体系没有了然于胸,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新鲜好玩就行”的狭隘境界。合格的教师必须关注教材脉络的疏通,领会不同年段、不同课时教材之间相联系的范围,才能有效地搜集实际的课程资源来充实教材。
  2.教师对学生的解读缺乏热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选用素材时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点,寻找学生和教材的结合点。
  3.教师对技巧的解读缺乏深度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兴趣、教学个性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素材为我所用”就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充当教材的“搬运工”,而是要充分考虑本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发现教材和自身的发展点,选取最佳的“刀法”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三、实践与思考
  如果将品德课比做一份“精神大餐”,那么教师在制作菜肴时就要关注选料精细、注重本位、刀法细腻,这样烹饪出来的大餐才能合口、新鲜及入味。
  1.选料精细——深度解读教材,精备素材
  要求:合口——辨清“层次感”
  只有选料上乘,营养丰富,才能烹饪出珍品佳肴。
  课中出现这样的现象:活动精彩不断,课件轮番上阵;老师上得轻松自在,学生学得快乐无限。当你仔细翻阅教材后会发现,所有的内容都来自教师对素材的“再创造”。小手笔是把本单元中的精华部分聚集在一起了,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手笔是网罗所有可以使用的素材“为我所用”,不管它是来自其他年段的内容或是与本课仅是“形似”,而非真正“神似”的素材。
  课例1:四年级下册《56个民族是一家》——课件流程(略)
  【思考】
  从该教师的课件使用流程不难发现,本课教学容量之大、素材之多让我们感叹。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每个环节的教学就只能是蜻蜓点水、匆匆过场。
  议课时老师提出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每个知识点容量多,如果在第一课时就面面俱到,结果是收益不多。事后,笔者重新翻阅了教材,发现节日和民居这两个环节选择的“火把节、泼水节”“吊脚楼、竹楼”在同一单元的第三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有重点介绍。在第一课就对少数民族的这两大点进行了教学,后两课的文本教学也就变成反复“炒螺蛳”了。对素材重新“洗牌”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尝试。
  课例2:四年级下册《56个民族是一家》——课件流程(略)
  【思考】
  要想让素材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必须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巧妙地使用素材。新教材中的知识点不再是简单的排列和叠加,而是在综合品德学科自身构建的特殊性以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采用综合交叉、滚动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形式进行编排。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对每节课、每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更应该对每册教材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品德教材进行解读。只有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才能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掌握教材的目标定位,才能灵活地重组教材内容,使我们的教材进一步为我们所利用,为学生所接受。心中有“食材”(实材),才能使各知识点间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紧密联系的网络体系,才能烹饪出合学生口味的“佳肴”。
  2.注重本味——细心品读学生,巧选素材
  要求:新鲜——紧跟“时代”
  “细、特、鲜、嫩”是佳肴的基本特色,原汁原味,才能回味深长。
  课堂中,教师总想借用歌曲来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对歌曲的选择也总是抱着“经典的就是好的,我所熟知的就是好的”这种想法。
  课例:三年级上册《我家的故事》——导入环节
  教师:小朋友,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那就是《让爱住我家》。(媒体展示此节目的现场实况)
  (学生端坐静看)
  教师:是呀,爱是不嫉妒,爱是相互谦让,爱是相互信任。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真幸福啊!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聊聊家里的故事。(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思考】
  课始,孩子们木讷地坐着,严肃地听完了这首近5分钟的歌曲。2003年的春晚上,赵明一家四口演绎的这首温馨歌曲确实感动了80前的我们。可是今天上课的对象是2003年才出生的孩子啊,他们对这首歌的共鸣怎能与我们相比,所以课伊始使用这首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材中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但书上的内容并不都是适合当前时代的,这就需要我们应时性地选择素材。建构主义提出:“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他们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原有经验,适时地选择素材。”议课时教师提出用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讲述青青大草原中快乐一家子的歌曲《喜羊羊和灰太狼》来导入,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在品德教材中,有一系列的“美好生活图景”,但它们不一定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所以,教师要用心在教材的“美好的生活图景”和学生真实的生活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来开发素材,进行选择、替换,为文本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内容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求,必能触动情感、影响态度,提升价值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