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谈辛国云的创作与新泰文化】新泰文化
 

【谈辛国云的创作与新泰文化】新泰文化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3:43 影响了:

  内容摘要:本文以辛国云的创作为依托,谈一下在历史的沉浮变迁和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新泰文化的现状及其对新泰普通百姓和作家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新泰文化 精神性格 人性气质 写实主义 底层写作
  辛国云,新泰作协主席,新泰著名作家之一。作为一位与新泰相伴多年的作家,辛国云熟知并深爱着这片土地,他用自己踏实而又不失韵味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具有浓郁新泰地方文化色彩的乡土世界。
  与其他将地域文化作为书写对象的作家不同,辛国云很少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那些浸透着地方色彩的景物和风俗,在《麻雀》这篇小说中他甚至没有告诉我们主人公生活的村庄,但是“通腿”、“灵透”、“精豆子”、“王八羔子”等俗味十足的新泰方言土语,却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生活的地域,而《荒唐》中“咋”、“啥哩”、“啥”等语气词,更将新泰人说话时独有的口气活脱地呈现了出来。于是,在《天眼》中,我们看到作者这样一段描写:“夜盲眼趴在电视跟前仔细一看,上面的确有个人在那里走过来走过去,仰着脸瞪着眼,好像等着天上掉下什么好东西来——娘啊,那是我吗?我真的进了电视里头去了?夜盲眼目不转睛盯着里面那个人看,左看,右看,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好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新泰这片土地上,人们除了拥有不同于别处的语言,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性格和人性气质。新泰自古属于古代鲁国的属地,鲁国奉行周礼,知礼、习礼、好礼、学礼蔚然成风。孔子一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要求弟子们“立于礼”,做一个“文之以礼乐”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切均以礼为准绳,由礼为之“制中”。受鲁国影响,新泰人自古就非常重视礼。据记载,春秋时期,柳下惠退居柳下(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招授生徒,传授文化和礼仪;秦亡后,西汉王朝接受秦“仁义不施”而覆灭的教训,“悉去秦苛政”、责成叔孙通征鲁诸生三十人共制礼仪,在这三十人中最权威的礼学专家当推平阳(今新泰)人高堂生;至明代,新泰人公鼐以帝师被召进京,授国子监祭酒并被光宗授予“理学名臣”的称号。几千年过去了,传统礼教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在今天新泰的一些地方却仍然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在《咱爹咱娘》中,三爷爷虽然日子过得非常困苦,但是他却虔诚地固守着传统的礼教道德,坚决反对女儿没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自由恋爱,最终将女儿逼疯。这种传统礼教导致的悲剧在《蝴蝶》中也在继续着。天右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蜜蜡,他是妻子的丈夫,但按照夫为妻纲的传统礼法,他更像是蜜蜡的主人,“他不允许蜜蜡跟任何男人有过多的接触,晚上从不让她出去串门,甚至不让她单独去地里干活,他觉得村里的男人一个个都是色胆包天,都会对蜜蜡图谋不轨。”在他的看管之下,蜜蜡失去了人身自由和独立的人格。而让人更为痛心的是,作为一个女人和妻子,蜜蜡完全认可丈夫在家庭中的权威,甚至为了向丈夫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忠诚而卧轨自杀。传统礼教在新泰如此韧性地存在,除了源于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更与新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新泰地域偏远,山脉众多,紧邻泰山、蒙山、徂徕山这几座大山,境内还有莲花山、青云山等大大小小的山丘几十座。山给现在的新泰人带来了无限乐趣,但在过去,却成为挡在新泰与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宣统二年,清廷裁撤驿递,途经新泰的九省驿道被废弃,新泰与外界之间的联系随之变得更为稀少。闭塞的环境为传统礼教道德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催生了新泰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商品经济和现代文明浸透的现代农村,但仍然坚守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老新泰的儿女们”保守落后的性格。在《麻雀》中,棒棒的奶奶,是一位勤劳善良的老人,她唯一的工作是照顾两个孙子,她不喜欢那些“谈情说爱”的现代剧,她喜欢的是《大长今》这样的古装片。在她的心中,最理想的生活是一家人守着土地过自给自足的日子。因此,她认为儿子和儿媳出去打工是没出息的表现。保守落后和愚昧无知永远是共生的,由于城市文明的冲击和生活的重压,棒棒的爸爸已经难以靠土地的收成来养活一家老小,他和妻子只好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但是,棒棒奶奶却认为丈夫过去靠种麻卖麻,挣的钱都够一家人吃喝三年的,而儿子不能靠土地来养活全家,原因就在于儿子不够“灵透”。棒棒爸爸从施工现场的高楼上跌落下来摔死了,棒棒奶奶没有将责任归咎于农民工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而认为儿媳的性欲和儿子的愚笨是造成儿子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她骂棒棒娘。她说你还有脸哭,都是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怎么就是离不开男人?把男人的精气都吸光了,人的身子被掏空了,能不摔下来?那是五层高楼啊,人掉下来就摔成肉饼饼了……奶奶骂完媳妇又指着儿子骂,你个没出息的,从小你就不灵透,连你爹的一半都没有,你有你爹一半的灵透,也不会从楼上摔下来。”
  新泰文化影响着辛国云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和人性气质,也影响着他自己的创作和思想。新泰地处鲁中山区,境内名山、神山众多“徂徕之松,新甫之柏”;“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留下题咏新泰名山胜地的诗句。先秦秦汉时期由于神山崇拜盛行,颛顼、帝喾、秦皇、汉武等帝王纷纷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新泰境内的梁父山、云云山等小山因被视为地的象征,故而被确定为举行禅礼之所。据《史记》记载,“自无怀氏至周成王禅云云者凡九”,“相传远古帝王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其后秦始皇、汉光武帝踵迹东封,亦皆降禅于梁父山。”[1] 除了封禅大礼,先秦秦汉时期还盛行地主之祀,据记载,“秦始皇东巡,礼祠八神,曾至梁父;汉武帝东封,亦‘至梁父,礼祠地主’。”[2] 新泰并非通都大邑但在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却趋于繁荣,其境内的神山名山在其中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东汉末年战乱频起,封禅大礼暂告停歇,再加上新泰周围其它山脉后来居上,新泰境内的山、丘最终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并逐渐恢复了贫瘠闭塞的本色。因此,几千年来新泰百姓虽然依山而居却过着“颇乏天惠,其生也勤”[4] 的农耕生活,再加上新泰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3] 所以在群山环绕的封闭环境之中,新泰百姓自古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3] 的传统,这一传统深深地影响着辛国云的创作,使他始终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态度,来书写生活在新泰这片土地上的平民百姓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和真实的人生喜乐。因此,我们在辛国云的作品中看到了许多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在《蝴蝶》中,“天右一方面用情专一,信守承诺,性格刚正;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近乎变态的‘猜忌、狭隘、愚昧、固执’。”“天左是村支部书记,虽然,他能为村民做一些少交一点粮、少交一点款的好事,但他生活作风散漫,道德自律松弛,在男女之间的随意嬉戏调笑中,消解掉了生活的伦理和政治的意义,他的身份和行为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和背离。”[4] 辛国云作品中这种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态度与鲁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治国平天下”等积极入世精神和齐鲁贤哲“重民”、“爱民”、“利民”的“民本思想”以及作家本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相碰撞,直接促成了他同情弱势群体,关心普通民众的底层写作立场。在《麻雀》这篇小说中,辛国云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城市文明冲击下的当代农民的命运和遭遇。棒棒爸爸迫于生活的压力带着妻子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努力挣取一家老小的生活所需,他梦想将来他盖的那些大楼里面会有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房子。但是,城市是冷酷的,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殒命于高楼之下。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好的前途,棒棒爸爸将大儿子通通送进城里读书,但是,处于青春期的通通在城市文化负面因素的侵蚀下,走上了歧途,最终枉费了父母的一番心血。作为一位敏于观察善于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辛国云并没有将自己的底层写作单纯的局限在对农民不幸遭遇和苦难命运的展示上,在《麻雀》、《荒唐》等作品中他对造成农民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展开了自己认真地思考。这些原因既包括贫穷、落后、腐败、不公的社会现实,也包括农民自身仍然残存的人性弊端。《杀死一头牛》是辛国云2011年新近发表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除了丑老丑、丑大牛等主要人物之外,辛国云还为我们塑造了一群生活在丑家庄的普通百姓。他们是勤劳坚韧的农民,在贫瘠困苦的环境中靠自己的双手坚强的生活着。他们又是狭隘、自私的看客,以冷漠的心态欣赏着别人的不幸和困窘,借以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无聊和嫉妒。于是,当丑老丑因为自己的牛顶死了人,众人要至牛于死地而嚎啕大哭,一筹莫展的时候,人们没有对丑老丑和死者报以同情而是幸灾乐祸地说道:“‘***老丑哭丧呢,跟个老娘们似地。人都死了,哭也没球用,你就等着抵命吧。’‘你有好日子过,我们就没好日子过了,活该!’‘你以为收我们的钱白收啊?这就是报应!’”而当黄所长射出的子弹“不偏不倚正好崩在丑大牛的裤裆里,丑大牛的裤裆钻了一个洞,裤子顷刻被血浸透”的时候,人们又“捂着嘴偷偷地笑,心想:‘那玩意儿废了才好,省心了,看你还搞女人不。’”
  从1985年在《煤炭文学》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山里人》算起,辛国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30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诠释着新泰文化的内涵以及新泰文化对他以及他的创作的影响,也为我们了解新泰文化和新泰人独有的性格气质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窗口。
  参考文献:
  [1][2]周郢.《新泰文化叙论》[J].《岱宗学刊》,1999,3:2页,3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2页
  [4]张用蓬.《辛国云小说创作初探》[J].《泰山学院学报》,2008,4:20页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宋玉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