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对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思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路径
 

[对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思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9-06-21 04:06:18 影响了:

  2012年3月,就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笔者学校对山东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总体调查结果看,高职学生对社会问题态度渐趋宽容,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觉醒;对学校学习生活较为乐观,不再满足于封闭的校园生活,希望和社会接轨;家庭关系中表现为自我意识突显,希望被家人尊重,也意识到应该关心家人。同时调查还发现,高职学生价值取向较之以前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笔者试分析高职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探索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
  一、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
  1.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再加上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社会产生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为本的一元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与此相一致,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性别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
  选择。
  2.价值目标功利化
  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自我本位,价值目标越来越突出自我需求。学生逃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上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次问卷涉及学生逃课的原因,有35.18%的学生感觉“课程知识不实用”,还有22.34%的学生“只学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另一项调查“激励你奋斗追求人生的原因是什么”,21.90%的学生认为是“过好自己的生活”,40.58%的学生选择“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只有9.64%的学生选择“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3.价值评判现实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侵入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到高职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被问到“比如帮助跌倒老人,你是否愿意即便自己吃亏也要帮助他人”的问题时,只有9.78%的学生选择毫不迟疑的“愿意”,多达63.65%的学生选择“愿意,但应注意方式方法”。这个问题放在十年前是毫无疑问的,而今看似学生们更加理性了,但其实透露出的却是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影响而表现出的严重的惶惑和冷漠。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在社会评判现实化的暗示下明显下降。
  4.价值实践矛盾化
  一般来说,一种价值观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接受;一是愿不愿意接受。许多行为高职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做,即在认知上的教育是有效的,但是在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上却是矛盾的,即情绪上的教育是缺失的,表现为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不统一。
  调查“你认为拥有哪些品质对实现人生价值最有帮助”中,45.84%的高职学生选择诚实守信,但在问及学生对校园考场作弊、替考、买论文等现象的态度时,竟有43.07%的高职学生表示“理解,学生压力大不想因此影响成绩和声誉”。 而考场作弊、替考、买论文等现象基本的定性就是缺乏诚信,高职学生在价值实践上的矛盾性可见一斑。
  二、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思考
  1.学校方面
  (1)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高职学生因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长期失效,在高考的评判面前被打入“冷宫”。假如高职院校还以普通本科院校一样的评价方法对待高职学生,其结果只能于事无补,甚至愈加挫败。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必须与此定位相适应,制定出科学的高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2)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创共享的精神家园,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土壤和空气。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普遍贫乏:一方面45.55%的学生日常议论的话题是“上网内容和生活琐事”;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对社会兼职表现出浓厚兴趣:一年级学生中就有95%的有社会兼职经历,7.88%的学生坦诚自己兼职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事实上,这些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空白更应该由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填充和主导。
  高职院校应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成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之间的纽带,通过科学的管理、健康的集体活动,建立长效的、制度经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组织动手能力,使高职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体验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职学生价值取向。
  就个体成员来说,价值取向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从社会整体来说,价值导向必须是一元的。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多样性统一起来,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选择权。顺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制定不同层次规格的具体价值观目标。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调查显示,49.05%的学生认为自己人格品德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父母家人。只有18.39%的高职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十分了解,知道自己内心想法”,同样比例的学生能够“经常打电话问候家人”。可见作为成年人的高职学生,家庭关系不算和谐融洽,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对自己亲子关系满意的只有10.66%。
  家庭应该主动发挥在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子女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融洽的家庭环境。父母在关心子女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同时,更要和子女经常沟通,掌握子女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与学校紧密配合,积极沟通,共同做好对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
  3.强化社会责任
  (1)净化社会环境。社会是一个大环境,高职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教育。部分学生存在“知行不一”价值实践矛盾化的现象,原因就是他们在学校中所受到的教育与在社会生活中所接触的实际存在矛盾。只有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才能有效地开展。 净化社会环境,要求社会有榜样作用的个人和组织严格自律,真正以法律道德和公民意识约束自己,从而实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高职学生的正确引导。
  (2)提高社会环境的包容性。社会的和谐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取消差别和多元,而是能包含差异和多元,并以此为前提。社会的繁荣和活力源于每一个个体的创造力。高职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只有与核心价值观相协调,才能更好的指导他们的生活和实践,这样,他们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才能实现。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必须以能够容纳和激发个体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前提。因此,社会环境的包容性是提升高职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其价值观良性发展的土壤。
  (3)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帮扶倒地老人本是一件人人可为的简单的道德实践,然而出了几例个案之后,波及全国的影响使大家都不敢伸手了,或者即便要伸手还要先取证,使得本来微不足道的善事参杂了许多说不清的东西。社会舆论的目的不是让人们邯郸学步,而是要引导真善美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我们的社会舆论要明确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引导社会普世价值观,让人们看到社会在倡导什么,并在倡导的方向上扫清一切障碍和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凤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2]姜殿军.发展高职教育重在科学定位.,北京考试报,2010.9.19.
  [3]薛铭.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
  [4]乔春霞,齐慧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J].河北社会科学,2010(4).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课题《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取向研究》(课题编号:J11WA54)阶段性理论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