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学术论文 杂文 学术论文网_学术论文网
 

学术论文 杂文 学术论文网_学术论文网

发布时间:2019-06-25 08:52:01 影响了:

学术论文 杂文

论文和议论文有什么区别

专著概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

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当然,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

编撰学术专著比发表单篇论文更具学术价值。

因此,在评定职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加分和认可。

详情请参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心。

学术论文,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

因此,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

在理解学术论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把握下面两层含义: 其一,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非此领域的文章,不能算学术论文,如新闻报道、报告文李、散文和杂文等就不能算学术论文。

其二,我们说学术论文限制在学术领域,但并非说,科学领域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而只有表达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才是学术论文。

照这样理解,科幻和科普作品就应被排除于学术论文之外了。

从上述两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科学论文的灵魂必须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学领域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前者包括理、工专业,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后者则包括文、史、哲、经等。

我们美术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编著一种著作方式,基本上属于编写,但有独自见解的陈述,或补充有部分个人研究、发现的成果。

凡无独特见解陈述的书稿,不应判定为编著。

(出自经济日报出版社柳建明主编的《舆论学达辞典》727页) 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

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但独创性略低于编著)。

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

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

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

陈垣故居观后感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有陈垣的故居。

我有幸前来瞻念,却久久不能下笔,因为站在浩繁卷帙叠垒的高峰陈垣塑像面前,我一时难以读懂他。

这位史学巨人已随历史远行,我只能在追寻他一个世记的足迹中,解读某种令我感动的精神。

1880年(清光绪六年)11月12日,陈垣出生在新会石头村这块土地上。

故居的青砖已长着苔藓,梁桁尤在,井水静静地清着,溪泉潺潺地淌着,竹木绿绿地长着。

这是新会特有的幽雅灵动的胜境。

陈垣自小得到的熏陶不比一般。

南宋最后的小朝廷灭亡之际,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和各地军民包括陈垣先祖也参与抗元义事,为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所表现的舍生忘死、英勇赴义的高风亮节对陈垣的影响很大。

“江门道学”、“白沙理学”(即指明代著名理学家陈献章),以及清代著名学者胡金竹,是陈垣景仰的乡贤,并以之为楷模。

中国近代史上,新会出了梁启超,南海出了康有为,同是近代变法新星和史学大师。

陈垣比梁启超小七岁,很受康梁的影响。

新会自古端正的士风使许多学者避虚名,矜气节,讲忠义,这是幼年的陈垣难得的精神养料。

故居所陈列的关于陈垣的文字和图片似乎十分孤寂,但我听到陈垣跳动的心和少年气盛的呼吸。

童年的陈垣很早就泅渡于书海。

13岁时已知在八股、经书之外,还有新的天地。

他从张之洞所撰的《书目答问》中摸到了由目录学入手的读书冶学之门。

他18岁参加顺天乡试,盼能走科举致仕的道路,但因不按八股文写,“文不就范”而失败。

后奋发学八股,考取了秀才。

这对他似乎并不重要。

他的兴趣是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写文章,办报刊,在斗争中显出傲骨和魄力。

他还研究医学史,后弃医从政,又弃政从史。

这个时候的陈垣才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以教育和史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在长达70余年的教育生涯里,他的敬业精神无人不佩服。

他培养了许多出色的学者。

我在他留下的照片中看到他满天下的桃李,许多成就显著的高徒。

可以说,陈垣的一半心血化在教育上,另一半心血则用在学术研究上。

一代宗师不是凭空封的,而是由伟大的研究成果和著述构成的。

一组统计数字让我受到震撼:陈垣共发表论著373种,加上书信、诗赋、题跋等,总数约有千种以上。

仅史学类,著作18部,包括史学、宗教史学等等。

学术论文、杂文一百几十篇。

我徘徊在故居的天井、走廊和大厅,想象这位国学大师研究《四库全书》的情景。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酝酿,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纂,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基本完成,耗时15年!抄成七部,分藏于七座藏书楼。

此后多年间,没人对他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过。

直到1920年,陈垣成为全面调查研究《四库全书》的第一人。

陈垣是怎样研究《四库全书》的呢?他从北京城内西南角到京师图书馆来回三个多小时。

他每天清早去,晚上才归,前后读了10年!把这部包括三千多种、三万多册的大丛书作了详尽的了解。

我曾想,陈垣读了这么多书,写了这么多书,成为世界级学者,应该是一辈子呆在书斋里了。

但事实上,这位来自乡村的国宝,断然不是一个脱离实际的“书虫”。

从《大事年表》里,我看到一个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术研究的陈垣。

他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辅仁大学和北师大的校长,在科研机构任教四五十年,可谓一生离不开政冶、学术实践。

他身在京城,心系粤地人,对故乡新会文化事业特关心。

我终于明白,陈垣这位国中之宝,既有骨气、志气、勇气,又有人气、地气、底气。

也由于他底气十足,学术上承传三代,锐气不减。

陈垣与陈乐素父子的学术传承已得到肯定,第三代陈智超的学术成就又传为佳话。

陈垣故居在风雨岁月中已经陈旧,后院亦失去往日的整洁。

门前游泳池已废弃为塘,溪泉淤塞,正等待梳理、整治。

但花香依然,鸟语依然,清风依然。

陈垣校长像屹立门前,依然显正气、傲气、志气于天地间。

历史苍桑之云掠过空间,我猛地觉得一种精神气贯长虹,连结乾坤,永不散去。

江门、蓬江、新会因之越来越金光灿烂了。

专著、编著、编书、教材如何来区分和界定

科学领域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而只有表达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才是学术论文。

照这样理解,科幻和科普作品就应被排除于学术论文之外了,不能算学术论文,非此领域的文章、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练习册。

对于专著、学术专著和个人学术专著那就更有区别了、经等。

我们美术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编著 一种著作方式。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

编书可以是自己或多人的作品或别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基本上属于编写、教学实物等等。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

另外。

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但独创性略低于编著)。

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照片、卡片,即信息。

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

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

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学术专著是专著中的一种,同时个人学术专著有是学术专著中的一种,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当然、哲;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

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但有独自见解的陈述、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

从上述两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科学论文的灵魂必须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科学领域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前者包括理、工专业,有物理、化学,比如,课本、幻灯片、报告文李、散文和杂文等就不能算学术论文,或补充有部分个人研究、发现的成果。

凡无独特见解陈述的书稿,不应判定为编著。

(出自经济日报出版社柳建明主编的《舆论学达辞典》727页) 著、编著,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

因此,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编撰学术专著比发表单篇论文更具学术价值。

因此,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 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

在理解学术论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把握下面两层含义: 其一,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专著的范围包含学术专著、故事书。

从目前来看。

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

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如新闻报道、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二、史,我们说学术论文限制在学术领域,但并非说,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卡片、音像带等、补充练习、辅导资料,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符号、媒介构成、活动册,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 专著概述、生物、天文等学科;后者则包括文,在评定职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加分和认可。

详情请参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心。

学术论文,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

《剃光头发微》作者何满子

何满子1919年生,浙江富阳人。

建国前曾任报纸编辑,并从事文学艺术理论和现代文学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大众书店总编辑、上海震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

1955年胡风事件中受到株连。

何满子治学领域较广,主要着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代小说的理论探索,同时也研究历史,特别是学术思想史。

著有《艺术形式论》《论〈儒林外史〉》《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论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文学呈臆编》《汲古说林》《文学对话》《古代小说艺术漫话》《中国爱情小说与两性关系》等。

在学术论著之外,何满子也创作了不少杂文作品,出版有杂文集《画虎十年》(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中古文人风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五杂侃》(成都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绿色呐喊》(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虫草文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何满子杂文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人间风习碎片》(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何满子说:“我写点即兴的往往是急就的杂感文字,始于40年代初当报纸副刊编辑时。

一开始我就意识到,这种文字和学术论文与小说散文之类的文学创作不同,是作者诉之社会的对时代和人生问题的更直接的发言。

不论读者是否认同,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不说违心的话,不阿时好。

”〔语见何满子《何满子杂文自选集·自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何满子具有对重大的社会人生现象抱有热忱、积极干预而不规避退让的性格,他目光如炬,用笔如刀,闲闲写来,而鞭策奇重,能使读者产生“舒愤懑”之快。

《一张烛照力非凡的账页》,介绍了叶浅予“文革”中被抄的33项文物“去向”的清单:陈伯达共9项(10件);康生、曹轶欧夫妇共8项(9件);林彪共11项(16件);李作鹏1项(1件);江青3项(3件);汪东兴1项(1件)。

这张小小的清单虽只是十年浩劫中千千万万被劫夺的珍贵文物的冰山一角,但它的烛照力却不平凡,“有如禹鼎的一只小角,魑魅魍魉都铸在上面;也有如一片X光透视片,衮衮诸公的心肝脾肺都清晰呈现。

必须记住:当时八亿中国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这些道貌岸然的大人物,不,劫贼手里的呀”。

《由一张旧报触动的……》,从张志新烈士被残害的旧事谈起,有感于烈士的痛史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被人们遗忘,文章揭示了一种处世哲学,追根溯源,并把它和佛家的“慈悲”、道家的“不争”、儒家的“恕道”、西方的“费厄泼赖”联系起来。

但是,作者指出,对于胡风案、反右、“大跃进”和“文革”这四次“史无前例”的灾祸,如果不时时牢记,敲敲警钟,叫人永远警惕,深恶痛绝之,使历史永不重演,那么将会是非常危险,也许会使民族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何满子的杂文也涉及学术思想史方面,他的《中古文人风采》,包括“汉末清议人物剪影”“魏晋清谈人物剪影”和“书影追形杂笺”。

第一部分谈及东汉季世清议名士从李固到孔融二十余人,如《李固与太学诸生》《陈蕃之死》《大灾难及杜密的自杀》《范滂的人品》《郭泰现象》《名士薰莸》《清议的句号人物孔融》等,作者勾连史料笔记,勾勒这个动荡时代文人的遭逢举止、人生追求、儒家伦理信念和现实政治的碰击以及理想主义的破灭,描绘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士大夫心态底蕴。

第二部分从正始名士写起到东晋的谢安为止,如《何晏的学问、清谈和服药》《嵇康的才高与“识寡”》《阮籍的悲剧深度》《刘伶的著作是喝酒》《谢安超人的镇定》等,知人论世,从中映射出中古时代的世态和风习。

第三部分则对中国历史文化现象自抒己见,如《儒的两面:儒学以巧宦兴》《儒的两面:儒学以理想主义绌》《三教鼎立始于唐》等。

这些文章笔锋犀利,于从容不迫中寓辛辣味道,吴小如称赞道:“创见新解,触目可见。

如果以‘一言蔽之’,则属于大题小作。

举重若轻,看似小品随笔,实有力度与深度。

一部清谈发展史和对中古文人的品藻,却以轻松灵巧的深入浅出的文字出之,这就大大增加了可读性。

我想,如果把满子先生所掌握的这些史料写成一部夹叙夹议的魏晋玄学史,数十万言的巨帙是不难的,而目前这本《中古文人风采》加上后面的‘附品’还不足20万字,却流畅如数家珍,不但娓娓似与读者促膝晤对,且谐谑尖新的快语妙论层出不穷,真不愧为以文学家之灵感来驾驭政治史和思想史的能手。

” 何满子的杂文中不仅有像《中古文人风采》这样渊博精深的学术随笔,也有《人间风习碎片》系列短札式凝缩的杂文,“录下一点人生和历史的色相,诱发人思考”。

这类文体类似鲁迅的《小杂感》和《无花的蔷薇》,何满子说:“我写的这些文字,开头倒并未想到要模仿鲁迅的这种文体,而是从黄永玉那里得到的启发。

黄永玉每以短小的隽永之语,配他所作的画,似画题而又似讽世的杂感文字,很令我赏叹。

”〔语见何满子《人间风习碎片·题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1985年他作《文星雕龙》时,副题就标明“仿黄永玉体”。

1992年应《漫...

有没有控制红包尾数大小单双的

辅助(ωēi)——kk683366——(χìn)——控制————软件辅助 软件效果稳定可靠,很多朋友都在用,让我给你带来好运吧。

————————————————————————————— 论文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

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

称之为“新随笔”。

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

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

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色色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

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

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

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

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

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

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

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

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

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

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

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

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对此。

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

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

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

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读书类随笔。

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

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

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

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

二是社会随笔。

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

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

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

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

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

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

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

这题怎么写

-------------------------------------------------------------------------------- >>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笑话精选 星座花语 添入收藏夹 首 页 古典文学 现代文学 外国文学 武侠小说 诗词歌赋 网络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经济管理 宗 教 哲 学 军 事 人物传记 历 史 自然人文 科幻小说 朱自清散文全集 -------------------------------------------------------------------------------- 前言 ·踪迹· 《踪迹》是朱自清的诗与散文集,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第一辑是新诗。

第二辑是散文。

本书收录其散文部分,仍以“踪迹”为辑名,同时将散文诗《匆匆》也一并收入。

匆匆 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航船中的文明 ·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1928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分甲乙两辑,并有序文一篇:《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

序 女人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阿河 哀韦杰三君 飘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梅花》后记 怀魏握青君 儿女 旅行杂记 说梦 海行杂记 ·你 我· 《你我》散文集,1936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共收1925年至1934年秋所作的29篇文章,分 甲乙两辑,甲辑共13篇,除《自序》外本书全收;乙辑为书评序跋集,共16篇。

本书只收《〈忆〉跋》, 《〈山野掇拾〉》,《〈子恺漫画〉代序》,《〈燕知草〉序》,《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5篇。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扬州的夏日 看花 我所见的叶圣陶 论无话可说 给亡妇 你我 谈抽烟 冬天 择偶记 说扬州 南京 潭柘寺 戒坛寺 《忆》跋 《山野掇拾》 《子恺漫画》代序 《燕知草》序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欧游杂记· 《欧游杂记》1934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收录游记11篇,其中《西行通讯》为附录。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茵河 巴黎 西行通讯 ·伦敦杂记· 《伦敦杂记》1943年4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三家书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吃的 乞丐 圣诞节 房东太太 ·标准与尺度· 《标准与尺度》,1948年4月由文光书店印行。

收文23篇,多为文学杂谈。

本辑收录《动乱时代》,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回来杂记》,《论严肃》,《论气节》,《论吃饭》等6篇。

动乱时代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回来杂记 论严肃 论气节 论吃饭 ·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1948年5月由观察社出版,为“观察丛书”之七,收文15篇。

本辑收录《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书生的酸气》,《论老实话》等4篇。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书生的酸气 论老实话 ·语文影及其他· 《语文影及其他》是朱自清生前亲手编定的最后一个集子,未及印行,几个月后, 他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建国初期,“朱自清全集编委会”曾将书名改为 《语文影》,准备收入全集,但终于未能印行。

1985年10月,交由中国文 联出版公司出版,书名仍用作者原来拟定的《语文影及其他》。

分为“语文影” 和“人生的一角”两辑。

本书收录了除《论轰炸》之外的所有文章。

说话 沉默 撩天儿 如面谈 人话 论废话 很好 是喽嘛 不知道 话中有鬼 正义 论自己 论别人 论诚意 论做作 论青年 论东西 ·集 外· 《集外》是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散文。

有些散文散失在解放前的各个报刊上,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朱自清全集》后,经过搜集和整理,编入在《全集》第4卷内。

本书选收了30篇。

另外,《南行通信》、《南行杂记》两篇,是最近在1930年 《骆驼草》杂志上发现的,这次也收入本书。

憎 父母的责任 春晖的一月 执政府大屠杀记 悼何一公君① 哪里走 悼王善瑾君 白马湖 赠言 春 哀互生 论说话的多少 买书 松堂游记 初到清华记 绥行纪略 蒙自杂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这一天 重庆一瞥 新中国在望中 外东消夏录 重庆行记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我是扬州人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论不满现状 论且顾眼前 刘云波女医师 文物·旧书·毛笔 南行通信 南行杂记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