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策20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策2018

发布时间:2019-06-28 03:59:12 影响了:

  【摘要】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经营实力不足、投资行业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建议尽快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对外投资行业结构,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跨国经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扩大海外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海外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其产业结构。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特征 行业结构 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从年流出量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3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688.1亿美元,25年间增加了109.2倍,在经历了初期的“艰难起步阶段”(1982~1991),中期的“调整震荡阶段”(1992~2004)之后,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于2005年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中国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海外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流量)高达688.1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1.7%,已经连续九年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速为49.9%。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余额已经达到3172.1亿美元,居世界第17位。
  从相对发展规模来看,即相对于流入FDI规模情况来看,表现出了一个类似于“U”型的变化趋势。在第一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数量非常小,正因为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数量也较小,因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数量与流入数量之比就比较高,历年该值均保持在0.2到0.4之间;但到了1992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流入FDI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FDI流入规模,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大幅度下降,除了1992年和2001年,流出流入FDI比值均低于0.1;而在第三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流出FDI相对增长速度较快,流入FDI规模相对减缓,二者比值有了较大提升,到了2010年该值达到了0.75。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趋于广泛化、合理化,由最初的集中在地理相邻、制度相近的区域(国家),逐步向跨区域、跨文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从总体水平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80%以上投资存量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之下,欧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极小,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仅占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10%左右,但是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迅速增长以及质量的不断提升,这种现象有所改观,尤其是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趋于合理分布的对外投资模式初步形成:2010年,中国在世界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对外投资覆盖率已高达72.7%。
  从投资的行业构成情况看,投资流向逐步从低端技术部门向高端技术、附加值部门转移。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金融、批发和零售、商务服务、采矿、制造和交通运输六大行业,这些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到2801.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数的88.3%。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数额最多,达到302.8亿美元,占44%;其次是金融业为86.3亿美元,占12.5%;再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为67.3亿美元,占9.8%,采矿业为57.1亿美元,占8.3%;交通运输业56.6亿美元,占8.2%;在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中,同比增速最快的是制造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占对外直投总量的6.8%。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中国以海外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比例逐年提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接连不断地快速增长,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经营实力不足、投资行业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阻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的步伐。
  政府缺乏统一规划,尚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意识。政府在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对跨国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信息不畅通,影响了对外投资的进程。
  对外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了商品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建筑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例较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所占比例严重偏低,这表明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导向尚停留在初级层次,缺乏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服务业来讲,其对外投资层次偏低,主要在对外贸易、旅游、餐饮及交通运输业,但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保险、传媒、通信等行业涉及甚少。
  企业关键技术缺乏、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只擅长劳动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竞争优势明显不足。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对众多引进的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明显不足,特别是一些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依然靠引进,甚至忽略了对高新技术含量的产业投资,其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无法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毫无竞争优势可言,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企业融资渠道较少、资金短缺阻碍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一部分企业主要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在国内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难度愈来愈大,同时,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较小、竞争优势缺乏等原因,还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海外投资的资金实力,而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直接投资规模较小,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不能适时向企业提供开展跨国经营的资金渠道,满足不了企业跨国经营融资的需求,另外,银行对企业的境外投资又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