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传统数学教学行为】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传统数学教学行为】

发布时间:2019-06-29 04:06:03 影响了:

  新课程标准对学习要求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理念,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已成为许多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 这些理念有助于帮助解决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现象. 以下是笔者结合新课标的学习体会,从某些不良的传统教学行为的角度反思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就如何克服这一不良现象谈谈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一、应试目的太强,忽视培养兴趣,难以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缺乏数学兴趣是数学学习失败的重要根源.高中数学学科特征已使学生感到乏味和畏惧,再者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内容存在“偏难、繁旧”等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以高考为目标,以解题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饱和轰炸”型的“注入式”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教师表演得精彩而学生学得被动、茫然,根本感受不到数学的趣、美,使学生误以为数学就是繁琐的推理、记忆程式定理和解题,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使得数学学习“雪上加霜”.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继续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而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要相应改革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如:提高上课艺术,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享受;搜集、整理数学史与数学美方面的小资料及趣味数学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加一些数学实验的内容,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另外要留意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使学生时时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数学难学为数学易学,乐于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无视个体差异,缺乏分层教学,没有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自身的思维能力等个体差异影响着学习效果,现行的同目标、同内容、同过程的教学和同高度的评价标准,不但使学优生得不到更充分的拓展锻炼的机会,还使应特别夯实基础的学困生连基础也掌握不了. 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同时满足学优生和学困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而且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各自的学习困难.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主要的理念,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数学观”的一种延续,它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即“分层教学思想”. 它强调数学教学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种分层的意识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帮助学生对课程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上,如实施“走班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学习兴趣,自主分析满足自己需要的、适合自身水平的数学教学. 另一方面,分层意识也可以体现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而坚持“过程教学”则是在同一个班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最佳途径. 我们可以首先调查研究学生的数学素质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把每节课(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形成过程分成逐步加深的三个层次,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中得到发展提高. 另外,课后可以设计“分层设问”训练题,强化训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以巩固教学过程化所带来的效果. 另外,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确定适合的、留有余地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使他们在实现“近期目标”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采取鼓励、监督、指导等一系列手段,帮助学困生磨炼意志、战胜困难,以期实现“长远目标”.
  三、不注重精讲精练,作业负担沉重,反思性学习难以进行
  注入式、接收—巩固型的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努力地听讲、记忆,缺乏高质量的课堂参与活动;而课堂外教师的题海战术,铺天盖地的参考书又使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后的消化反思,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方法和技巧,由此就出现了讲过、做过仍然不懂、不会做的现象,从而又加重了教与学的负担. 这种缺乏反思、囫囵吞枣的学习使得数学学习异常艰辛且收效甚微,甚至越学越差.
  新课标将学生活动的质量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的同时又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且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和自我反思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曹才翰先生非常重视并倡导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认为“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故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真正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 另外,教师应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己任,杜绝盲目练习,以精讲精练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深刻体会学习探索过程、解题过程,并在比较中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乐于数学学习并深信能学好.
  总之,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新理念转变为教师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作为教师,则应适应新课程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真正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