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与低碳设计]低碳生活方式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与低碳设计]低碳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9-06-30 03:58:38 影响了:

  摘要:低碳设计理念在设计领域已经被广为接纳,各种低碳设计作品也深受消费者喜欢,与之相反的是在有计划废止制度下过度迎合商业化, 鼓励、误导人们无节制地消费, 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加速消耗,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的设计模式将会逐渐消亡,新的现代设计模式将会产生。
  关键词: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熵;低碳设计
  一、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极大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迎合了经济上升时期人们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给垄断资本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却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现代所提倡的低碳设计是相背离的。
  (一)有计划废止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这种制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美国,50年代经济的繁荣,极大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而新消费群体——新中产阶级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代经济大环境下孕育出来的这一新的阶级。
  面对复杂的市场诉求,制造商通过表面上无穷无尽的变化来刺激市场需求,利用“过时”的手段,使前期研发的产品式样与时代格格不入,进而引导大众舍弃已拥有的功能良好但式样过时的产品,从而购买流行式样。
  (二) 有计划废止制度的表现
  这一制度在设计中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功能性废止。使新产品比老产品具有更多新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苹果公司推出的手机iphone4和iphone4S正是功能性废止的典型代表。
  第二: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式样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即由于不合消费者的意趣而废弃,很大层次上体现了资源的浪费。深受年轻人所喜欢的CONVERSE匡威帆布鞋诠释了何谓款式性废止。
  第三:质量性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便不能使用。这样就使得产品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又被迫购买新品。瑞典家具卖场宜家(IKEA)就是典型代表。
  二、低碳设计
  设计不应该是一个涂脂抹粉的行业、一个把东西打造的更漂亮的行业,而是应该创造一个更好的产品或者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设计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以及设计的社会价值。和谐社会的设计领域需要大家去创造和谐设计的价值观,而“低碳设计”就作为这一价值观的先锋产物适合时宜的诞生了。
  (一)低碳设计的设计理念
  低碳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在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不能仅从设计的使用和服务出发,还要从保护自然和生态的角度出发,达到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低碳设计减少了在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下,设计对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低碳设计包括以下几种设计理念:
  1. 生态设计理念, 又称为绿色设计理念。它以环境因素决定设计的方向; 它认为, 在设计过程中, 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已成为设计优劣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 要求商家和设计者的产品设计活动必须在生态与经济两方面达到协调和平衡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2. 非物质设计。相对于生态设计,非物质设计不是基于物质的设计, 它更侧重于整个设计过程对能源、材料的消耗,力求使消耗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非物质设计如何实现设计低碳化
  非物质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设计的低碳化。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改变了设计的方法,使异地加工与无纸化生产得以实现。
  二是信息化。非物质设计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信息量。
  三是人性化。人性化是非物质设计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基于非物质设计的独特魅力和价值特点,它被认为是一种从本质上改变设计模式的新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物质资料的供应已十分丰富, 人类的物质需求渐趋平稳, 发展速度渐趋缓慢, 然而人对于非物质资源的需求却迅速扩张。产品的设计要求不再仅仅是达到功能主义的满足或者商业注意的刺激, 更是要拥有恰到好处的信息量, 以及能够实现精神愉悦和生活享受等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要求, 这些都属于非物质层面的要求。
  三、结语
  由此可见,低碳设计理念在设计领域已经被广为接纳,各种低碳设计作品也深受消费者喜欢,与之相反的是在有计划废止制度下过度迎合商业化, 鼓励、误导人们无节制地消费, 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加速消耗,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的设计模式将会逐渐消亡。因此设计者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自然和社会, 并寻找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好途径,通过设计来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凤根, 于晓红. 外国现代设计史[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锡纯. 二熵:源事理[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3][美]杰里米·里夫金 特德.霍华德. 熵: 一 种新的世界观[M ]. 吕明,袁舟,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作者简介:段金金,河南洛阳人,陕西师范大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