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成功源自有效、愉悦、自主、合作的教学过程]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成功源自有效、愉悦、自主、合作的教学过程]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7:25 影响了:

  陈腐的老一套教学,就是所谓的“满堂灌”。学生就好像装东西的“口袋”。老师或多或少地往“口袋”里装,接受力好一点的学生还是会装些进去,但接受力差一点的学生就收效甚少。学生学起来也被动、疲劳。甚至感到筋疲力尽,没有兴趣。这就是过去的“结论”式教学,大多数感到枯燥无味,谈不上有效、愉悦的学习。
  那么,现在新教材要求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本文根据我所了解的一些教学理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堂好的课,不是单一的教学演示,更不是整天往“口袋”里塞东西,要达到应有的效果,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还是提倡学生自主、合作,让学生有愉悦的心理,才会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就是根据学习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独立思考、探究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学习过程的好处是;不受老师和他人支配、督促、强迫而学习;而是表现出一种自学欲望精神“我要学”“必须学”“为什么学”。
  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造成学生不满情绪“老师要我学”“逼我学”。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产生厌学心理,这是我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麻烦事。
  现在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对学习有一种重任感,而且在老师的引导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能为自己的学习确定简单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能自我管理、自我督促、自我调控自己不良的学习方法,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自我补救,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如,一堂解决问题的数学课,内容只要不是太难,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先去尝试例题,让学生根据条件与条件的联系,找出隐藏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或隐藏条件的关系,确定自己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后教师再去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是现代教学中提到的“先学后教”。
  什么是先学后教?就是前面提到的,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例题内容和例题后面的提示分析,学生独立地尝试或同桌交流、讨论。学了以后立即获取反馈信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老师再决定哪些还要讲,哪些可以不讲;在讲的过程中,又要把握哪些重点讲,哪些简略讲。概括起来有三个必讲:一是核心问题必讲;二是目前学生虽然已掌握,但容易混淆的必讲;三是典型的思路和方法必讲。那么哪些又可以不讲呢?一是学生在现阶段已掌握,也不容易做错的可以不讲;二是不讲也能看懂的知识就不要讲;三是讲了学生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最好不讲,因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某一层次,讲就是空讲。这就是先学后教。专家认为,目前编写的小学教材,百分之六十以上内容,学生能理解,例题后面有提示。所以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难易程度,放开手脚,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大胆尝试、自主学习,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凡是学生能自主学习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尽量不提示。教师只能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有很多知识是不能解决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这就是除自主学习以外的又一话题,即,合作学习。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所以,学生除自主学习外,合作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思维必定有限,很多问题在不能自主学习解决时,就需要合作交流解决。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书本知识,又增强了学生说话、辩论的能力,锻炼了口才。通过这样的一些交往协作,还融洽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之间,只有合作才能相互进步,增强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途径。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而达到了应有效果,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就自然体现出一种有效愉悦的心情。
  此外,即使是先教后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也要根据教材编排特点或难易程度,构思教学方法。在组织、引导、启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不能盲目地教,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与学生保持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态势,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发展、体验成功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叫“播种一种行为,获得一分收获。”
  总之,学生有了愉悦的学习心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加上新的教学手段、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吸引力,学生学起来就感到愉快、轻松,学了还想学,自然就会出现理想的效果,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好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