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钦州港信息化建设]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
 

[浅谈钦州港信息化建设]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7:41 影响了:

  【摘 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钦州港港口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基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港口信息化工作,将为钦州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整体竞争实力提供重要手段。
  【关键词】 钦州;港口;信息化
  一、钦州港基本情况
  钦州港是我国西南海岸上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建设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早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将钦州港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 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钦州港港口将成为中国内地与东盟地区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基地。
  二、港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内容
  (一)港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港口是物流运动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和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因此,信息化对于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港口是信息的汇集地,港口对物流信息的通畅与否起到关键作用,对信息流的处理方式和效率会影响港口的运作效率、货物的在港周转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港口的信息处理环节多,任何一环的信息处理延迟,都会影响外贸货物的进出港速度,进而影响各方的经济利益。港口信息化水平是港口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港口信息化工作,将为港口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整体竞争实力提供重要手段。
  (二)港口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港口信息化建设是指港口在向现代化港口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货主、港口企业、监管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其他部门之间大量、及时地信息交流、互动;为了更精确、高效地完成船舶进出港、装卸、集疏运、交易、支付等生产活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协调港口的信息资源,利用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港政、引航、企业等部门的信息,建立港口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依托港口的重点品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推出的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综合体系。
  三、钦州港港口信息建设的现况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钦州港信息化建设正在有计划的进行中。2010年2月,中国电信钦州分公司成功签约钦州保税港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将为保税港区管委会提供数字电路、光纤宽带接入、政府专线、天翼手机、固话等综合信息服务,该项目将分三步走:建设信息平台、建立虚拟围栏、实现物联网应用,目前第一步已基本完成。由于钦州港信息化建设起点低,起步晚,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对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钦州港各系统间相对独立,整体效率不高,信息化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客户需求。港口的查询、管理、跟踪手段采用的仍是电话或者简单的网络登记等方式。物流信息平台数量多,规模小,效率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认识不强,认为使用计算机办公等同于信息化建设。
  四、钦州港港口信息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两大基础体系
  1、建设港口管理信息平台:港口管理信息平台主要为港口经营人、船主、货主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务,将为与其他口岸管理部门交换数据提供接口。钦州港应尽快建立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港口管理信息平台,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港口行政管理系统,包括经营管理、岸线管理、危货管理、港口设施保安管理、生产业务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港口统计等功能;二是港口门户网站,包括公共信息发布,船舶在港信息查询,货物在港信息查询,海关放行信息查询;三是数据交换平台,包括海关数据交换,港务局数据交换,边检数据交换,保税区数据交换;四是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包括网上审批,网上托管,电子报关、通关,GPRS/GPS跟踪,网上竞标采购。
  2、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建设电子口岸是发展现代港口的一种重要方式,电子口岸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对口岸相关的单证流、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使之合理、规范、畅通,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体现企业行政监管能力和效率的信息平台。电子口岸的建设对改善各地投资环境、提供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广西电子口岸是广西自治区内唯一的“大通关”公共信息平台和口岸业务操作平台,钦州保税港区信息平台建设正是基于这一架构,提高政府联检单位监管审批效率,为港区内企业创造高效顺畅的贸易物流公共服务环境。应在此基础上完善电子口岸功能,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尽快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电子口岸
  (二)加大人才建设力度:港口信息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工程,信息化的建设管理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人员,为港口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因此,落实人才保障,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势在必行。
  (三)开展港口信息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整合: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港口信息系统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等相关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需逐步把各子系统、硬件平台进行整合建设,使之形成可应用的、可共享互通的、集约化的综合应用信息中心,以消除信息孤岛、满足具体业务应用、服务和管理的需要。
  (四)搞好企业信息知识普及:随着港口信息化的逐步开展和深化,每一个职工,每一个业务部门都必需熟悉网络状态下的工作。实现这一点,就要培养各级管理人员、生产工作人员的意识,搞好企业信息知识普及,使企业职工自觉、主动、自然地运用信息开展工作,主动利用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生产、经营服务,推动企业的发展。以港口信息化推进为契机,强化职工信息意识,为信息系统工程准备好群众性的普及氛围,真正的从硬件、软件及人员三个方面做好港口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崔媛,孙杰. 天津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研究.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第5期
  [2]郭乙运.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港航论坛,2006年第1期
  [3]舒昌.广西钦州港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市场,2008年第45期
  [4] 江健.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研究综述.科技经济市场,2009(09)
  [5] 张小辉,李旭宏,何杰,孙婧.关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讨.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10期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