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东南大学形势与政策 东南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试题及解答
 

东南大学形势与政策 东南大学形势与政策期末试题及解答

发布时间:2019-08-05 09:56:09 影响了:

形势与政策

一.简述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发展的主要脉络(书P207—218)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先后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确立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以美国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为后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盟友,以谋求“世界领导权”和“按照美国的构想改造世界”作为战略的总体目标,从“遏制共产主义”到最终消灭社会主义国家,达到独霸世界的目的。

① 战后初期到1968尼克松上台

美国实行全球扩张主义的鼎盛时期。对外战略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控制西欧、日本,达到追中独霸世界的目的。

② 尼克斯上台到20世纪70年代末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是以多元化的国际结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把协调国际间各种力量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外交手段。

③ 里根上台到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全球战略进一步发展时期。整个70年代美苏战略态势是“苏攻美受”,苏联趁美国实行缓和战略收缩之机大力扩张,里根政府上台后为了挽救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冷战和新缓和的外交战略。

④ 冷战后至今(书P224—249)

随着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其全球战略为了适应全球战略格局变化而进行 着深刻的调整:一是从冷战战略向冷战后战略转变;二是从20世纪战略向21世纪战略 转变。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的确立大致经历了布什政府的探索时期、克林顿政府的确立 时期、小布什政府的调整时期等发展阶段。

奥巴马的“亚洲再平衡战略”

内涵:

强化美国与亚洲盟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安全联盟关系;加强在亚太地区 的军事部署,拉拢东南亚、南亚国家如印度、缅甸等,拓展其在亚洲的伙伴关系,以 增强其在亚洲的存在感;加强亚太多边经济体系的建设,如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代表“下 一代自由贸易”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处理与中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限制与挑战:

① 财政状况。众所周知,如今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已创历史新高,奥巴马政府正 面临“财政悬崖”。预算和可用资源的减少,对美国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将不可避免地产 生影响。

② 盟友利益。拉拢盟友和伙伴,虽然有互利的成分在里面,但美国的盟友们也各有各 的“小算盘”,如果协调不好,美国合纵连横的构想也将大打折扣。

比如钓鱼岛问题和日韩竹岛(独岛)问题的急剧尖锐化,就似乎有些超乎美国的预计。 再如中菲、中越之间的领土争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并未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大的 冲击。但在2010年美国直接插手南海问题后,这一问题日益影响到东南亚的团结。

③ 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扩大,奥巴马政府则要实施“亚洲再平衡战略”,双方必然会 产生竞争。但竞争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关键看是“良性竞争”还是“恶性竞争”。

二.海权意义

① 政治方面:世界上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 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

中国海权形势

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

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除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

中国海上国际通道由于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有时还做不到畅通无阻; 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等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

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钓鱼岛局势对海权和国家安全影响

钓鱼岛争端是中日海权战略态势的反映,钓鱼岛的得失决定中日海权之争的开局,从更大范围来讲,是中日东亚未来地位甚至是领导权之争。钓鱼岛直接影响东海划界,南海争端,台湾是战争还是和平统一的大问题。

解决好钓鱼岛问题是改变中国战略被动态势及扭转日攻中守局面乃至是奠定东亚战略格局的基础工程,即钓鱼岛是塑造中日战略格局、规范中日关系的第一道门槛;是中日海洋权益的分水岭;是中国夺回海权主动权,改变中国战略守势局面的试金石,进而影响东北亚格局的关节点。

日本在钓鱼岛的行动将成为南海国家的参照,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行动将直接影响南海国家对中国主权的尊重还是蔑视的态度,钓鱼岛得失同样决定台独势力对中国维护领土统一决心的认识,从而决定其政治态度。

可以断言,中国收不会钓鱼岛,休想解决南海、台海问题。失去钓鱼岛,必然将迎来东海、南海甚至台海危机的集中暴发。

加强对海洋权益的保护

树立强烈的蓝色国土意识。改革开放的20年间,蔚蓝色的海洋始终承担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作用。位居前列的主要海洋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油气业。领海和领土、领空一样,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国土。一分、一毫,也不能轻易送人。

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从海洋争端解决的实践来看,先实际控制争议地区是最常见的宣示主权的方式,然后才是其他手段的跟进。从国际惯例来看,实际控制的时间越长,解决争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当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② 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③ 安全方面:“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

议时就越有优势。

分化瓦解、打击首恶。对接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国家可以通过谈判建立合作机制,对于和我国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家,要加强经贸合作,争取他们站在正义立场上,至少争取他们中立。对于闹的最凶的一两个国家要采取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予以孤立,必要时必须给与军事打击。军事打击虽然不是上策,却是最有效的手段。

最后要实施决定性力量建设。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沿海地区长期保持一支优势海军,这样就会立即使敌人处于一种困难的守势。同样,对于中国而言,要做到完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也必须拥有一支决定性的海军力量。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谈不上有效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三.国家关系的调整受到哪些因素支配

① 依存性和竞争性:依存性加强,同时竞争性加剧,世界格局多极化正是在这样的环 境中发展。

② 自主性和互补性:国家意识超过国际意识,国家自主性空前加强,但同时彼此承认 和需要互补,经济一体化趋势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扩大。

③ 稳定性和变革性:社会环境的稳定对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排斥国家要发 展、社会要进步所规定的变革性,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之,国际关系调整既随着多极化进程不断深化,又推动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

亚太地区形势变化与我国周边外交环境

① 领土争端激化。中日钓鱼岛之争,日韩独岛之争,中菲、中越南海南海纷争,中印 边界争端等频发,各国都加强了对领土尤其是海洋利益的争夺,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的实施,亚太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② 半岛局势变化。亚太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 韩国政府的强硬政策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支持。“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爆发 后,美国迅速以此为契机,强化美韩同盟,坚定地站在韩国一边,支持韩国主导对朝和 谈进程。

③ 日本“远交近攻”,加强日美同盟。安倍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外交政 策,在诸多外交争端上立场越来越强硬。对内实行“安倍经济学”,超发货币是日元贬 值,加剧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环境的动荡性。

④ 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 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从长期来看,各国军费 开支不断增长的态势不利于亚太安全互信的建设,可能使亚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的“恶 圈”之中。

⑤ 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难、以泰国为代表的东 南亚洪灾、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中亚和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海外投资在缅甸 遭受损失等,都表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趋严重。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社会化和地区化 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民生。

外交环境

① 我国周边外交环境的复杂性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很大 的改变。首先我国是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 有15个。从地理位置上美国不能算是中国的邻国,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 国最大的邻国,太平洋战争后美国就深深地卷入了东亚事务,新中国成立后又以各种手

段对我国加以遏制。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世界经济强国,又是一个侵略过中国并至今仍对中国存有戒心的拥有巨大核潜力的国家。俄罗斯尽管现在实力削弱,依然是军事强国和核大国。印度则是与中国接壤并存在领土争端的陆上强邻。

② 其次,我国周边外交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为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社会 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国家聚集在 我国周围。世界上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在国体和政体上,有社 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共和制国家,也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世俗国家, 也有神权国家;在文化上儒家文明、佛教文明、***文明、*****文明等世界上几 大主要文明在这个地区都有存在。这些都加剧了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③ 再次,我国周边也是大国利益的交汇处。冷战结束后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有四 个在这一地区角逐,除欧盟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之外,美日俄均与中国有着复杂 的利害关系。正是由于我国地缘战略环境的重要性和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我国周 边外交环境的复杂性。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睦邻友好的外交 政策,以周边地区作为战略依托,才能为我国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日本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措施(书P352—360)

① 增强经济实力,以实力为后盾,开展经济外交。

② 凭借经济实力展开“金元外交”,努力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 增强军事力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几代人的梦想

我们的祖先以他们高超的智慧和不懈的追求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承载着我们祖先对未来的寄托和梦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赞天地之化育”是他们的最高价值理想。追求“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他们的最高精神情境。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他们的最高价值志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始终持之以恒,艰苦卓绝地实践者自己的最高价值诉求。怀揣梦想,不离不弃。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尧舜禹三代的文明开始,到孔孟“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理想为核心,开启了世代中国人的梦想。

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中国梦”就是“中国心”、“ 中国魂”,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和基因,是我们祖先的记忆和启示。从此种意义上来说,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仁人志士不断实现梦想的历史,也是他们用卓越的智慧书写辉煌浩瀚人类文明画卷的历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

“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切实解决腐败问题 Blah blah blah......大家随便写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