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事迹材料 > 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精选
 

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精选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6:11 影响了:
生活因拼搏而存在,拼搏因生活而永恒,大胆把梦想插进冰封的土壤,那么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1

   在江边乡干田村委会绿差冲村有一名贫困户,他不但具有中国传统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民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只要认准的事,不管有多么困难,必定做到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提起他,村里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他就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白永云。现年52岁,初中文化,是一名土生土长本地农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由于好学,勤快,特别是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勤奋踏实,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是贫困户中的典范。

   一、种植户的示范人

   20xx年由于白永云长期慢性病与因学等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户。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各项政策更多倾斜贫困户,个别乡邻就说:“老白,这回好了,被评上贫困户,啥都不用干就等着上边给钱花。”听了这些话,白永云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脸上火辣辣地刺痛。他常常告诉自己,不能啥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2015年以来,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到他家制定脱贫规划,为他讲解脱贫相关政策后,他脱贫的决心更大了。

   20xx年,乡政府引进万寿菊种植,乡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多次到村里开展种植培训及动员工作,但是村里人习惯种植传统的玉米,认为这才是保险产业,不愿接受。帮扶干部多次到白永云家做动员工作后,坚定了他“要致富,不能等、靠、要”的信念。于是,当好多群众对该项目半信半凝、观望、不敢尝试时,他毫不犹豫地首次在自己家地里种植了3亩万寿菊。虽然万寿菊是一种新鲜的经济作物,谁也没有经验,但是他有一颗好学心、好问嘴,不知道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技术人员等方式,来丰富万寿菊种植管理技术,他与公司的技术人员很快就成了朋友,经常到他的万寿菊地里现场指导,这一季,他家种植的万寿菊亩产达到3000多元/亩,利润远远超出玉米的价值,第二年,种植亩数由3亩扩至8亩,他的种植技术也成为了周边农户学习的榜样,通过他的示范,带动周边农户45户,167人种植万寿菊。

   二、养殖户的明白人

   由于自己患有心脏病的原因,不能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靠种植业的收入,很难供孩子读大学,外出打工又不实际 ,此时,正好遇到广东温氏进住弥勒,采取“公司+基础+农户+订单”的模式,因为投资大,很多人不敢尝试,他想:由于长年种植玉米,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环境恶化,加之玉米价格低等原因,是时候改变产业观念了。于是,他坚信自己的理念:路是人走多了才成为路,什么事都有第一,才会有第二,所以,打铁还靠本身硬,报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找到温氏公司谈合作,并签订了保底协议,解决了养殖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资助是必要的,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拿到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2017年6月,投入8万元在离村子2公里的山上建成了江边乡第一幢温氏养鸡大棚。温氏集团、政府采取了一系例的扶持措施,建1个大棚,不仅有技术人员的跟踪、指导,还享受到了建档立卡户60元/㎡的圈舍补助及小产业补助。7月购进了第一批温氏鸡苗5000羽,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认真地脱温、科学的防疫与管理,第一批温氏鸡于11月上市,每羽利润达5元,首批创造养殖利润为24000元,实现了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来脱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8年6月,他的第二批温氏鸡4800羽出栏,每羽利润达5.6元,实现利润2.69万元今年有望实现年出笼1万羽的目标。看到效益后,去年年底该村3户非建档户与1户建档立卡户跟着发展大棚温氏鸡养殖,通过他的带动,使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非建档户效益更佳的目标。

   三、当地农民致富、脱贫的领头雁

   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因病、有因学、有道路交通不便,有缺劳力、有缺资金、有缺技术等等原因,但是,他认为,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存在“等、靠、要”思想,打铁还是靠本身,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就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贫困只是暂时,努力才会见彩虹。从他认准了种植、养殖这条路,就开始埋头苦干,龙其是在温氏养鸡业上,他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搞好养殖管理,晚上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同时他四处拜师学艺,查阅了10多养殖技术书,并通过报纸、杂志、上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最新的资讯。每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他必到场向农技员咨询科技信息,较全面掌握了本地鸡、温氏鸡的科技知识。就这样,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在,白永云已成了绿柴冲村农民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都愿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毫不保留地教别人。古人言:“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兴,每个人活着的意义各有不同,谋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谋生手段,都应当尽力为国家、为贫困群众做一点有益的实事“这就是他干事业的基本思路。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2

   XX,中共党员,1990年生,大专学历,20xx年4月担任XX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是XX镇在开展千名党员大会时,经村支部推荐参加座谈会时发现的人才。经镇党委指派人员做其思想动员,他终于放弃了深圳科技电子销售公司的高薪待遇,同意参选村干,他受到了XX村全体党员的青睐,任职支书一职。他是XX镇党委发展两名优秀返乡农民工青年任村支“两委”的领头雁之一。任职支书职务伊始,因为年轻,也受到了不少质疑。但他不惧困难,积极向老同志学习,逐步理清思路,将村支“两委”拧成一股绳,发挥了村支“两委”应有的作用。当支书近两年来,已荣获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以及荣获县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XX村距镇政府7.5公里,辖7个村民组,664户2573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户,1137人,外出务工人数812人;2017年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后,现有贫困人口144户,362人,上级对口帮扶单位有省财政厅、XX县委组织部。

   至当支书伊始,在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XX同

   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XX县刚刚结束的全国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中,XX村有幸代表贵州省被第三方评估抽中考核评估,XX在接受第三方评估组访谈,思路清晰,底数清,情况明,反应敏捷,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县上下的无数点赞。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XX村严格执行“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个人申请,村组干部初选,“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走访核实,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镇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任职以来,他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很多项目,落实130万元,建成拉写至拉朝、利蒙至母荣、利蒙至务把等通组公路,并完成拉写、的育、姑化和母荣四个组的寨内硬化建设。落实37万元,建成5个篮球场。落实100万元,对XX小学室内、外进行文化墙建设,购买课桌130套,修建学生食堂一间110平方米,篮球场1个。落实60万元,太阳能路灯200盏。争取落实135万元资金,实施排污沟5500

   米。争取污水处理厂项目落地建设。争取人畜饮水维修资金14万元,确保利蒙、务把和拉朝三个组的饮水安全。争取项目修85万元修建拉写哎约至的梅等灌溉沟渠5.8千米。落实6万元,修建在村委会附近修建公厕。落实57万元,购置垃圾转运车一台,垃圾箱15个,垃圾桶800个,并实施的育和母荣两个自然寨寨内硬化3500平方米。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积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我们还确定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养护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XX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镇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种养殖业和特色农特产品为主的脱贫致富路子。如:建立了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牛37头,8家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红。种植XX李200余亩,目前,全村有30户XX李种植大户,年收入达4万元。落实45万元资金,养殖黑毛猪750头。落实15万元资金,养殖生态牛40头。大力抓好秋冬种产业300亩(其中:大蒜75亩、碗豆尖75亩荷兰豆150亩)。引进客商开发优特产品XX土酒,成立胭脂红酒业有限公司,向群众购买XX酒3000余斤,惠及的育组16户,下步将扩大至全村,惠及全村广大群众。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3

   在**县**镇**村,说起**,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之所以能得到乡亲们的认可,是因为**这几年始终把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先后在**镇**村、**镇**村、**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在创业的路上干出了实绩,赢得了赞誉。

   党建有活力脱贫添动力

   201*年4月,受省水利厅党组选派,省水利厅烟水处副处长**走马上任**县**镇**村担任第一书记。**村是**县贫困山区中典型的贫困村,初来乍到,**发现该村主要致贫原因是村党组织领导弱化。

   走访中**发现,村支书**是**村有名的蔬菜种植能手,有威信有技术有市场,但这几年一直注重自己的产业发展而忽略村党支部的建设和支部引领脱贫攻坚工作。为了重启**作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就和他组了个“书记”组合,不管是抓村支两委的工作还是管理蔬菜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有他俩并肩的身影。渐渐地,**发表的见解多了、关心的问题广了、提出的规划考虑群众了,也切合实际了。大部分党员群众对村两委的印象也由“不得力”变成了“很给力”。

   201*年11月,**鼓励**组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用村干部入股的资金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让贫困户抱团参与发展,达到贫困户就近就业和产业分红双赢。201*年,蔬菜基地让全村**户贫困户户均增收***元,一举甩掉了村里的贫困帽。

   思路打开了出路变宽了

   201*年6月,**随省水利厅驻村扶贫工作队调换至全省极贫乡镇**镇的深度贫困村。一直以来,**镇**村的经济作物都是以种植玉米为主,村民的收入低,集体经济薄弱。思路打开了,出路变宽,**在发展产业找到了突破口,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起,趁势种起了800亩的中药材。**多山地,**就引导村民发展林下经济,一面协调100多万的产业发展资金,一面引进贵州丰盛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10万羽林下养鸡项目,一面鼓励村民在院子里养殖本地鸡。现在,村子已有70余户贫困户从林下养鸡项目中受益。

   产业兴起、产量增加、群众的收入也多了起来,村民们开始觉得这个第一书记不一般了。贫困老党员张玉清也搭上了村里产业发展的快车,种下的西红柿今年预计增加10000元的收入。

   201*年至今年初,**先后为**村、**村梳理发展项目10个,匡算投资近5000万元,涉及基础设施、党建扶贫、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等。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今年2月,**县新一轮的驻村第一书记派驻开始了,省水利厅帮扶的**村急需能人啃下这块硬骨头。**在**镇刚刚带领**村脱贫,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驻村刚结束,家中孩子还小需要照顾。省水利厅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见到**时,他刚刚完成了**村种草养牛项目场地平整工作。

   “这是省水利厅水保资金整合项目,投资700万元,养牛规模500头,覆盖全村165户805人。”**介绍说。

   总投资800余万元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部落地实施、总投资700万元的种草养牛项目破土开工……对**村,**着力编制了一份长期脱贫规划:实施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破解产销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天道酬勤。在**努力下,如今的**村、**村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群众富裕,各项产业蓬勃发展。今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称号。面对诸多荣誉,**本色依旧:“在脱贫攻坚路上我将永不停歇,竭尽全力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