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云南传统竹包装的现代转型】云南竹根工艺
 

【云南传统竹包装的现代转型】云南竹根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6:43 影响了:

  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从形态上看,竹子中空、挺直,天然就是好的包装容器;从材质上看,竹子韧度大,弹性好,方便造型。把竹子进行原始加工,制成物品或对别的产品进行有效包装,形质俱佳,不失为一种艺术品。聪慧的老祖先们对此早有先见,古人用竹、木、陶土作为存放物品的容器,这就是原始的包装。在中国的边陲之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对竹子的利用历史悠久,竹子渗透到生产生活、宗教习俗、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竹文化。
  云南属高原地貌,由此衍生了四季如春的气候,并有着丰富的农林植物资源,因而被誉为“植物王国”。 在这个受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生物多样性地区,竹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是公认的竹资源大省。边疆少数民族有爱竹、种竹、用竹的传统习惯,他们用竹子造竹楼、编竹笠、竹席、竹床、竹桌等生活用具,做竹桶、竹碗、竹瓢、竹篮等容器,用竹筒来背水、当锅烧饭、烧菜,尤其是他们的竹烟袋、竹饭盒、“竹高升”就极富有民族特色,还有用香竹幼秆烧制的竹筒饭清香可口,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对竹子的多种特殊利用方式。如此之多的容器、用具无一不是取材于竹,由此可见竹子自古以来就是云南人们就地取材、利用广泛的首当其冲的绿色包装材料。
  在这个竹林密布的充满野性和浪漫的神奇土地上,众多信仰、传承和民俗形成了形态万千的生活景象。“竹筒当作水烟袋,摘下草帽当锅盖,鸡蛋用草串起来”,朗朗上口的“云南十八怪”的说法就典型反映了充分利用云南当地林草资源进行别具一格的绿色包装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极具民族特点的文化遗产。
  云南因气候和地形之故出产好烟。湿润的气候又使满山遍野长满翠绿的竹子。聪明的云南人于是就无师自通地把烟和竹连在一起了,使“竹筒当烟袋”成为公众认可率最高的十八怪之一。吸烟一事遍布全球,各地都有着不同的吸烟方式,而吸烟方式又与其独特的烟草包装密切相关。在中国,北方的旱烟袋、江浙的水烟管、四川的水烟袋等等,没有人说它们“怪”,惟独到了云南便成“竹筒当烟袋”了。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其中的竹筒一般是用南竹做的,虽然样式大小有异,但其构造都一样。从包装美学的角度上看,水烟筒筒身和烟嘴搭配所呈现出来的粗细对比、线面对比、长短对比非常有致,竹节缠绕的曲线和竹筒整体的直线优美、流畅,材质上浑然一体,造型与功能完美结合,无一不流露出艺术的美感。如此具有民族特色的烟草包装,除了让产品的味更美,使用起来也是非常的方便而富有情趣。别的吸烟方式一般只满足了口舌之娱,但吸水烟不仅满足了眼睛,又没亏待耳朵,咕噜之声成为怡然自得的伴奏。用它吸烟,可谓声、色、味、俱全。烟从口入,自鼻出,到肚子里溜一圈,眼观之,耳闻之,手操之,五官并用,共同享受,此乐何及!让使用者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又得到了充分的精神享受。一举多得,实属妙哉!如今水烟筒已成为馈赠国内外游客的佳品。
  云南名酒也多是竹筒包装的,竹子清香与酒的香淳融为一体。喝完酒后还可悬挂在房中做装饰物。这种多功能的包装实属难得,既绿色又环保,同时也为云南旅游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云南的特色小吃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种米饭也用竹子装好后再烤烧或蒸煮,熟后打开享用,米香与竹香浑然一体。这就是云南傣族的“香竹饭”,“打嘴巴也舍不得放下”的竹筒煮饭。在西双版纳这个天然大植物国中,竹子的种类特别多,有一种香竹是制作“香竹饭”的上好材料。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是香竹的成熟季节,聪明灵巧的傣族人将清香修长的青竹砍下来,把竹节处的竹卷打通,那清新的竹香便会沁人心脾。他们把淘洗干净的糯米放在竹筒中,将口封上,然后用火烤烧而成。视觉上,香竹筒苍翠欲滴,打开竹筒,里面的米饭洁白如玉;味觉上,竹香饭软、香、滑、腻,入口舒爽,清香袭人,食用时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久久难忘。如今这种用竹筒包装的特色饭菜在全国各地特色餐馆都有见,人们吃着味美又环保。即使是在远离山区的大都市的饭桌上,这种纯天然的包装也能勾起人对大自然清新、美丽的回忆。
  另外由于云南地势崎岖,人们外出作业路途遥远,因此就用竹子编织而成野外生产和劳动的必需品:竹饭盒和竹扁帕。把中午要吃的饭菜放置在这种透气、遮荫的容器中,即使是大热天也不易变坏,节省了劳动的人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和体力,在劳作之余便可坐在田头大树下享受竹饭盒中盛放的美味了。
  从这些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云南当地传统竹包装基本呈现出其地域性特点:一是材料与功能的完美结合。竹外壳坚硬,保护性好,能起到良好的抗腐防潮作用。外形美观,而且便于携带,它那为人喜爱的造型特点常被应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竹包装形式与功能完美的结合一直流传到包装材料种类丰富的今天,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由此可见其包装形式的生命力。二是造物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云南当地竹包装民间造物不仅满足了包装的基本需求,并充分发挥其物质性的、具体实用的功能,从而为当地各族民众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当地竹编大都使用加工、刮光过的蔑条编出人字纹、梅花纹、菱格纹、十字纹等各种花纹,这表明人们很早就已注意了造物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云南各族民众是善于发现和充满智慧的,他们就地取材,把身边随处可见的一些材质加以灵活运用,既使物尽其能,又大大方便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为了节约成本和劳力,这些传统绿色包装正逐渐消失,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点对云南地区一些极富特色的传统竹包装进行研究和探讨,强化民族特色,呼吁绿色环保。这既是一项“绿色经济工程”,又是一项“民族文化工程”。我们把这些聪明才智进行收集和研究,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为现代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在人们越来越强调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的今天,竹材日益替代木材、塑料等成为国际市场上较受欢迎的材料,无论在建筑还是家具、造纸等方面运用广阔。云南竹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竹产业发展滞后,产值仅占林业总产值的2%,与资源极不相称,但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充分利用云南的竹资源,我们认为可以大力开发其在包装领域的运用。这种开发主要有如下几项策略:第一,竹材质的包装开发要讲求云南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竹包装产品是选用天然材料,比现代金属与塑料包装更感亲切,传统竹包装文化中人情味、乡土味、自然味也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源泉。因此,必须结合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目标,开发民族竹包装产品。例如获中国竹文化节金奖的景颇竹筒茶,在有效包装产品的同时也大大宣传了云南特色;第二,在包装形式上,要一反过去用竹藤、木材等原始物料直接包装产品的落后面貌,对这些原始材料用高新科技进行新的深加工,使之形成既具有原始物料包装产品的很多特点,又具有比原始物料包装更多的优点,如抗压力、承重力,防水性、防潮性、防腐性,以及自身的轻便性、可重复使用性、大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它的经济性。第三,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的传统加工,可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竹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抓好资源优势与市场对接,实现原始材料的现代转型,挖掘更大、更宽阔的市场前景。如开发竹碳生物、化工(竹浆造纸)制品、竹纤维时装等,这些产品新颖别致,推出肯定会受消费者欢迎。如今,在云南已有136家竹木包装制品企业和公司开发竹木宝藏,涉及竹木制包装箱、竹盒、竹塞、竹桶、竹箱柜、竹木托盘等行业领域,力求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尽快能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第三,加大对中国竹精神文化的宣传力度。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的确,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在利用材料进行外在包装的同时,通过讲解和对外宣传,同时也要提升包装的精神内涵。
  总而言之,我们在欣赏和赞叹老祖先们曾经创造出的聪慧文化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有利的启示。要借古创今,在总结和研究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历史遗产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力量,创造这些平凡事物的非凡价值,不断推出竹产品生产和造纸、竹浆、竹片、机制碳等深加工项目,在包装造型、文字、色彩和图案的处理上体现民族特色,充分开发竹资源在现代包装的利用价值,通过竹包装现代转型带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并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服务。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学院文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