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评价体系构建_构建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探微
 

评价体系构建_构建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探微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5:18 影响了:

   [摘要]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要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不断完善教学运行保障体系,使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学分制的深入发展相得益彰。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评价;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2-0106-03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严重滞后于学分制的发展,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种现状已成为制约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也是素质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因此,进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必须在彻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评价结构,改革现有考试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运行保障体系,加大教学资金和设备物资的投入,使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学分制的深入发展相得益彰。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观念是先导,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进行教学评价改革的前提。作为教学改革主体的学校首先要在观念上解决好如何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因材施教,如何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等认识问题。
   (一)加强对学分制的认识
   学校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起学分制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和实施体系。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重视和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观。要加强学分制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学分制切实落到实处。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评价方式多是学期末一次性的笔试考试。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它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观
   传统的学习观以知识继承为中心,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学习方法多为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转变学习观就是要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对知识信息能够进行消化筛选和优化组合;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质疑、探求、调整和控制,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具有探索和求新的学习品格,包括对书本知识的超越,对教师教学的超越,对自我学习现状的超越。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覆盖全面
   评价内容应当包含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不仅要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还要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不仅要评价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造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也是高校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
   2.评价方法综合应用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要改变终结性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恢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仅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百分制与等级制的交叉运用。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切实有效的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还要使用一些其他方式,如口头测验、实际操作测验、成果汇报、讨论、答辩等,从而更全面客观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3.评价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科学的评价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本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学习策略、学习成绩、知识能力水平等因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不必总是由教师统一规定。为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和进步,在一些知识、技能的测试上可以给学生两次评价的机会。评价活动的结果不要求整齐划一,而应具有多种可能性。
   (二)改革考试制度
   1.明确考试目的
   从实行学分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想来看,考试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主体发展和自我肯定与认同。因而要改变目前将闭卷笔试作为惟一的考试方式,并且过分注重等级、过分注重量化的做法。应该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适当的考试方法,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尽可能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
   2.考试形式多样化
   其一,公共、专业基础类课程。对其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论文、答辩、大作业或其他方式的考核;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由两三人组成考核专家组,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操作任务的情况评判合理的成绩。
   其二,社会科学类和经济管理类课程。这两类课程可以采用专题研究论文、社会实践活动论文、课堂专题研讨、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对当前社会经济及生活中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环节。学校在安排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时,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科技成果通过鉴定的,根据刊物等级及科技成果等级给予相应学分。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性的学分项目,让学生自选或自己设计题目,自己动手完成,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考试内容、题型科学化
   考试题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填空、判断、多选、简答、释词等;另一类是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论述、分析、计算、证明等。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应尽量避免过于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让考试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真实水平,尤其是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作用。要提高题型设计的灵活性,增大主观题的比例。在确定考试内容和题目类型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性质特点,保证课程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不能以牺牲对技能和理解力的考查为代价追求题目的数量和学科知识内容的考查广度。
   4.成绩构成、评定科学化
   将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相结合,对学生成绩采取综合评定的办法,学生某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平时成绩来源于平时作业、专题论文、课程论文、课堂讨论参与程度等方面的成绩测定。随着平时成绩的构成不断多样化,平时成绩在最终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应逐步上升。在考教分离的形式下,应统一评分标准,严格阅卷要求,最好做到集体、流水阅卷。在具体的评分细则制定上,应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考试题型等采取灵活、科学的评分办法,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
   5.健全考试质量保障制度
   一方面,要完善科学命题制度,保证考试命题质量。对于一些选课人数较多或性质特殊的课程,必要时可组织预测,以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课程考试抽查、质量评比,请兄弟高校协作命题,以立项方式资助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考试改革研究等。另一方面,要加强考后的分析总结工作。考后工作除了阅卷和登分等任务环节,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分析、经验总结,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反馈和整改提高等后续工作。此外,考试管理部门还必须制定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规范地执行程序性的管理规定,并对考试进行监督和评价,从制度层面保证考试质量。
   6.加快考试管理现代化进程
   考试安排、成绩管理、学分绩点折算、考试结果分析等信息输入、储存、计算、发布等工作,都需要通过管理软件来实现,并辅以网络和通信技术来完成。高校应购买使用或积极组织科研力量自主研发与学校管理制度特点相符的考试管理系统,并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以提高考试管理效率。
  
   三、建立高水平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
   教学评价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自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心理素质、责任心等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要适当加大教师编制,基本满足国家规定的师生比要求;其次,要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打破院系界限,实行跨系跨院聘任教师,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从而提高师资管理效益;最后,教师要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积极探索科学的育人方式,强化自身的教育素养。
   进行教学评价改革还必须建立一支既熟悉教学规律,又兼具一定科学管理知识的教学管理队伍。一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二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能力培养,使之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运用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三要使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四要适当放宽教学管理人员编制,以满足学分制管理的需要。
  
   四、完善教学运行保障机制
   (一)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加强课堂管理
   考勤制度是保证教学秩序,确保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必须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一旦选定课程,必须按时上课,无故不得随意缺课,因事或因病不能按时上课时必须提前向任课教师请假并获得批准。一学期内学生缺课累计达到某门课程总学时的1/4或1/3时,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该门课程学分以及绩点都以零分计,并记入累计修读学分和累计平均学分绩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上课出勤的管理,采取可行的措施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可用准确提供学生名单,签到或点名的方法进行约束。
   (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实行学分制、进行教学评价改革需要非常严格和规范的教学管理来支撑,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诸如课程的选修、课程安排、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确保优良学风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部门应根据学分制的特点,制订并贯彻执行如《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考试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选修辅修重修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规定》、《学生守则》等,以制度来约束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充分投入资金和设备物资
   不论是学分制的顺利实施还是教学评价的改革,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硬件保障。当前,不少学校都存在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解决教学业务经费不足的问题,校级管理部门要统一认识,把教学业务经费作为重点,予以优先保证。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各种专项经费,如优秀课程经费、名师工程专项经费、优秀教材专项经费、双语教学奖励经费等,通过各种专项经费的设立,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在教学物资设备投入方面,首先,学校在保证一定额度投入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通过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各项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其次,要创造条件使设备投入实现社会化。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联系吸引社会企业、公司建立挂牌实验室。最后,在学校内部打破条块分割管理实验室的模式,建立大实验的概念,集中投入,集中使用、集中管理。另外,还要改变管理体制和方法,保证管理投入,革新管理体制是在确保经费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使用效率的最佳途径。
   总之,教学评价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投入等许多方面。高校必须深入研究、不断改革、反复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舒希贵,苏子成,彭丽红.学分制实施过程中课程选修与考核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1,(10).
   [2]黄光扬.关于学分制下高校课程考评及管理的理论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3]陈旭东,程敏.高校学分制试题建设及管理机制设想[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1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