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两化融合是什么意思 [电子信息产业在两化融合中大有可为]
 

两化融合是什么意思 [电子信息产业在两化融合中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8-12-30 04:34:46 影响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部分更进一步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走“五化并举”的科学发展之路,以“两化融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对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与时俱进的最新体现,是一个崭新的命题、科学的论断,是我党基于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而提出的战略方针,其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就学习中的初步理解,联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际,谈两点学习体会。
  
  (一)两化融合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
  
  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要素组合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革的过程。工业化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这个进程中,经济结构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换,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其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中工业活动所占比例逐步加大,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在二次产业部门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增长;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高带动性、高倍增性和高创新性特征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本身就是与传统技术融合的过程,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走的是粗放式道路,使得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大量的资本、土地、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和环境代价维持的传统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极限。这迫切需要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也就是要使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转化形成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传统产品科技含量,降低了资源消耗,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利用的引导和推动,直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推进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到各地方都在不断加大信息化的推进力度,分阶段提出发展重点,从“十二金”工程到各领域全面展开,已经进入到了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信息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一,电话用户接近10亿户,互联网用户已突破2亿户;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深入,成就显著;信息技术应用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深入,效果不断显现。就总体而言,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具备了与工业化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广范围融合发展的条件。
  从我国信息化的推进历程来看,我国提出加快工业化进程恰逢信息技术革命兴起,信息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相伴而生。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我们选择的是一条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之路。2005年制定 “十一五”规划时,为了迎接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曾被简称为 “新四化”。在当时,我国的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已被高度重视,但其进展的程度还不够,还不足以与“新四化”并论。党的十六大鲜明地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确立了信息化的地位,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这对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升,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达到了一个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信息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把它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提并论,而且位列“工业化”之后,把“新四化”扩展为“新五化”。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命题,充分反映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互动到融合是一次新的飞跃。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型道路,是我国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
  既然工业化、信息化都是一个历史进程,那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也不是单纯意味着工业的发展,从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要素的变革过程来考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包含着广泛的内容。IT产业资深研究人士近期撰文提出了信息化与诸多领域相融合的七个方向性问题,值得我们业内同仁加以研究。笔者主要从当前如何选择切入点,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能力的角度,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抓住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推进融合。
  推进信息化与传统工业的融合
  目前,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传统工业都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这迫切需要信息化的驱动,尤其是被称为国民经济脊梁的装备制造业。它是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领域,需要利用智能化、网络化手段,提高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在基础制造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国防安全核心关键技术及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元器件等领域,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设计与制造,促进制造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生产控制层面,充分应用网络化数控设备,提高生产制造全过程工作效能;在资源配置层面,以信息化手段加强成本分析,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效率;在管理决策层面,以信 息管理为基础,提高企业开拓创新、抗御管理风险的能力。
  推进信息化与能源资源供给体系的融合
  能源资源紧张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联网监测。通过建立各类能源资源基础数据库,加强对经济运行中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信息监测与研究,对能源消费量进行精确计量,对资源储备量进行测定,合理地进行能源资源调配。通过建立能源资源信息技术支持体系,加强节能减排的调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
  推进信息化与服务业的融合
  我国传统的商贸流通业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信息化将发挥有力的助推作用,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和知识处理水平。借助信息化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管理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业。加强电子商务信息、供应链、现代物流、交易、支付等管理平台和信用自律体系建设,为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提供灵活、便捷、安全、高效服务。通过推进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加快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
  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推进信息化与知识创新的融合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又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正是信息化的本质所在。信息化能够推动科学知识、技术诀窍及金融、人才和专利等创新要素信息扩散,促进创新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降低创新成本,缩短新知识创造周期,最终反映到社会生产和服务层面,将会大大加快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能源资源的配置优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二)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加快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物质技术基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程度。拥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网络,加快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和软件,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要求来看,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这也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现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近年来,安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综合实力有显著增强,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近5年来一年上一个台阶,每两年实现翻一番。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3年跨上百亿台阶起,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6年突破300亿元,2007年突破了400亿元达到438亿元,5年年均增速高达到42%。经济效益也取得同步提升,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年均增速也保持在40%左右。在全国的排序中,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由5年前的第17位跃升到第12位,5年上升了5 位,在中部地区位列第二。近五年是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集聚发展特点进一步显现,2007年,合肥、芜湖、滁州、铜陵、巢湖5市累计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省总量的90%以上,5市占比分别达到29%、20%、17%、14%和11%。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是芜湖和宣城市。芜湖的增速达到283%,主要是汽车电子和软件产业的带动,宣城主要是以电子元器件为主的民营企业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各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均给予电子信息类项目以高度的重视。随着一批新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省“861”行动计划、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工程的实施,产业结构将得到有效调整与优化。信息家电、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技术进步步伐加快,高端电视产品所占比重大幅提高;汽车电子、新型显示材料等成为产业新的增长点;微电子、通信终端、光伏电子等产业正在兴起;软件产业更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中文语音合成、高亮度特种显示、智能交通、汽车电子、多普勒气象雷达、光刻机等众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取得了突出成效。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多项技术与产品得到应用,表现出色,受到国家的表彰。
  当前,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大的宏观发展环境来看,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对宏观政策环境十分敏感。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战略方针,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辟了无比宽广的前景,将有效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在其他各产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区域经济合作趋势的增强,产业链的分工与整合日趋明显,产业转移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剧,将有利于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更好地发挥区位、科教、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成为承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通过引进与重组,又使一批本土企业参与到更大范围的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之中,进而带动产业整体规模的快速壮大。从安徽省自身发展环境来看,2007年9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重大举措。在这一决定中,提出要着力培育八大重要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其中之一。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加快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殷切期待。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有利于加快形成全省上下同心协力推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将加快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而电子信息产业在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个方面都将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举措,其基本内容与操作方略,正是贯彻“五化并举、两化融合”战略方针的题中应有之意。电子信息产业既是重点发展的领域,又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动力和支撑,肩负着双重责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在“工业强省”中发展壮大,在“两化融合”中有更大作为。
  一要树立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明确新一轮产业发展目标。引导产业发展必须做到科学谋划在先。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围绕工业强省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拟定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工作举措。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使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全省超千亿元的产业行列。至2012年末本届政府任期结束时,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亿元,5年的年均增速达到30%,并保持利税、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得到同步增长。相对当前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00亿元的产业规模而言,实现上述目标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但这是实现“工业强省”目标的需要,也是产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拥有了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已基本形成了厚积薄发、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尤其是近年来合肥、芜湖、滁州等地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明显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一批大的建设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当中。“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热情高涨,随着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汽车电子、软件、新型显示、微电子、通信终端、光伏电子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兴起,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必将更加稳健,实现产业崛起的潜力和后劲将进一步显现。
  二要坚持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主动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积极推进国家级及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建设,重点发展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提升芜湖、铜陵、滁州、巢湖、蚌埠、马鞍山等地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力,在全省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快信息家电、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微电子等在安徽省已具一定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产业门类的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力完善自身产业链,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盘子做大。软件是信息化的灵魂,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的“黏合剂”。近年来安徽省软件产业已有长足发展,嵌入式软件、语音合成等应用软件取得了重大突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和服务,重点支持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工具、中间件发展,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安徽时重要讲话中关于自主创新的指示精神,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在安徽省电子信息行业中,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华东光电、安徽三联、合肥芯硕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在迅速成长为产业的骨干。我们还必须培育出更多这样的企业。未来5年,要在微电子、数字通信、应用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等部分关键技术和生产技术方面有较大突破;在汽车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波通信、微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和技术再创新,尤其要支持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着力抓好公共技术平台和应用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安徽省重大创新项目的支持,并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和企业,增强产业整体实力,为推进“两化融合”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