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的认识与思考]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评估合格单位
 

[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的认识与思考]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评估合格单位

发布时间:2019-02-04 04:18:55 影响了:

  【摘要】本文从自考生的现状入手,对自考生的心理进行了讨论。提出通过因材施教分层管理的主要模式,通过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学生社团建设,学生心理引导的辅助手段来讨论如何带好自考生。
  【关键词】自考生现状;心理状态;管理对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于1981年,他是一种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具有开放性、学制灵活、花费低、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时间自由、学习者不受年龄限制等特点,具有其它形式的高等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社会各界考生的欢迎。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由于受到总体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资源还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自学考试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它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教育形式。伴随着自学考试的蓬勃发展,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自考助学机构,招收全日制自考生,这不仅充分贯彻了国家开放高等教育、多种形式办学的精神,而且使高校现有资源得到更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更使得自考生有机会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自考生的成长。但由于自考生在生源结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上均有别于普通大学生,而且一些学校在自考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管理人员配置紧张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全日制自考教育的发展。
  
  一、自考生特点
  
  随着自考的发展,自考生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高校招生比例的扩大,读自考的学生以中专生、职高生和普通高中里成绩较差的那些学生为主,甚至是高中还没毕业或者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学校的社会人员。所以现在自考生有以下现状和特点。
  (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经受过高考和社会的洗礼之后,部分自考生在开学的时候想来学知识拿文凭,掌握一技之长,但也有部分学生是被父母逼着来感受大学气氛的,不是出于自愿,根本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
  (二)学生大多为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为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深受家长溺爱
  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要求,没有成才目标,不求上进。
  (三)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自我学习能力较弱
  由于自考的广泛性,宽进严出,没有入学考试,如今的自考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中专、职校生。我国现在的中专生职校生还不能直接升高职,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中专生,职校生考高职比例不是很大,所以这些学生只能选择自考。而中专职校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所以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2)普通高中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中有的是高考失利,但更多的是基础较差者。还有部分为高考上线而志愿没有填报好不得不选择自考的学生;(3)中专、职高、普高还没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更差;(4)社会人员,由于工作之后感觉并不如意,选择重新回到学校充电的社会人员,这些学生的基础一般来讲也不好。
  (四)学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
  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家里条件较好,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只在物质与金钱上一味的满足;(2)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缺乏关心和教育;(3)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类的学生一般比较刻苦,但缺乏灵活与主动创新。
  (五)心理较为复杂
  由于生源的复杂性,自考生的心理也比较复杂,其中很大一批学生具有自卑心理,学习行事不够自信。由于高考的失利或是社会的歧视,他们选择了自考。但是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他们不能享受到普通高校的资源,很多时候不能普通大学生的待遇。
  相关研究表明,自考生过于自卑是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87.1%的自考生存有自卑心理,而 67.6%的自考学生认为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相异的待遇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可见,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自考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更为复杂。
  (1)不平等待遇让学生心理失衡
  全日制自考生平时学习生活在大学校园之中,他们希望融入到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之中,这也是自考助学这种办学形式的初衷所在。同时,他们也希望获得学校对他们身份的认同。但很多学校在自考生使用图书馆、语音室、计算机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要么收取额外的费用,要么限制使用时间。这种在公用设施使用待遇上的双重标准极易导致自考生的心理失衡,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校园的真正主人,他们还游离在大学校园之外。这对他们原本就脆弱敏感的心理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打击。
  (2)社会偏见是自考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社会对于自考生的偏见主要表现为对自考学历和自考生能力的认同度不高。这种偏见源于我国曾经沿袭了数百年的科举制度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一卷定终身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自考生一般都是高考的失败者,尽管他们付出了几年的艰苦努力,通过与普通大学生要求相类似的考核,但他们的努力和成绩却往往被一次高考的失败所掩盖、被社会所忽视。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社会相应程度的认同,这是自考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表示不招收自考毕业生,高校在研究生录取中对自考学生的不平等待遇,这些方面都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目前自考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高职院校从自身的发展和国家赋予的教育使命出发,不断吸收各种层次的学员统一组织参加自学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可是高职院校本身更多的是由市场来经营运作,不完全靠政府来扶持,尤其是民办高职,在更多的时候招收自考生只是为了生存,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教育事业的高度。而且由于社会上部分人对自考生的偏见,也造成了对他们物质与精神上的不公正待遇,甚至于歧视。主要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规范
  负责自考生管理工作的专职教师,主要是由高校的老师兼职或是由无编制的招聘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因本身具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管理处于分身无术的状态,这可能会导致对学生心理动态掌握不够及时、管理工作不到位;而招聘教师的人员流动性大,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了解没有一个持续性,同时还存在文化道德等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自考学生只需通过专业所要求的课程,即可拿到毕业证书,而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主要针对普通大学生,对于自考学生约束力不强。
  (二)教学与考核的脱节
  教学与考核的脱节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作为助学单位,只是提供课程内容的传授,教学环境的配置,而考核则由国家通过自学考试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就容易引起片面追求通过率而忽视素质教育的情况出现。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自考生与学校处于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也制约了管理工作。
  (三)收费与待遇的不对等
  由于自考助学这一办学方式是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则,各项开支都来自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国家没有任何形式的补贴。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自考生所需要交纳的费用更多,但在公共设施的使用上却受到更多的限制。比如自考生使用机房、语音室的机会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而自考生使用学校的图书馆需要缴纳额外费用;并且在缴纳同样住宿费用的情况下,自考生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差。
  
  三、全日制自考生的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开展助学的目的作用就是扬自学之长,补自学之短,将自学与大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自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增进自考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师资力量、办学环境和管理优势,保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学校的指导作用
  在全日制自考生招生过程中,学校与学校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学校纷纷以降低学费来吸引更多的生源,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全局出发,通过考察各高校的软硬件环境,对各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以保证助学单位各项条件的完备。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一些细节问题加强政策指导,例如部分高校为了追求英语四、六级或专业八级的通过率,对全日制自考生报考有严格的限制性规定,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助学高校及时协调,采取相应灵活的政策,尽量给自考生的报考提供便利条件。助学单位本身也应加强招生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提高班主任及辅导教师的管理水平
  自考助学单位一般都会配备有专职班主任或辅导教师,来负责全日制自考生的学生管理工作。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自考生的生源组成更为复杂,自学考试的学习特点也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负责自考学生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自考生自制能力差的特点,要求辅导员要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处理学生中的个别事件,起到学校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桥梁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针对自考生的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助学单位要合理安排相应的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教育活动,尤其在一些特殊时期,如考前及考后的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来缓解自考生的压力,增强自考生的自信心,辅导员可以通过开班会、走访宿舍及个别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可以适时组织优秀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校园团体的辅助性作用
  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学生团体以及社团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积极参与校园团体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组织新生军训、运动会、各类球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拓宽学生的交流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因材施教,分层管理
  针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再优化课程的基础上,激发学习成绩较好的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对于自律性较差的部分同学,要严格考试考勤制度,建立好监督和激励机制努力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上是本人对自考生现状特点的分析和如何带好自考生的思考,自考生在心理上处于迅速变化的时期,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自己和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但又非常敏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但是如果合理利用自考生这一年龄段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开展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09.
  [2]闻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自学考试制度[J].中国考试,20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