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铁十字旗下的高卢轻骑 台铃旗下筑慧轻骑
 

铁十字旗下的高卢轻骑 台铃旗下筑慧轻骑

发布时间:2019-02-12 04:09:56 影响了:

  看到这个标题,相信许多朋友会立即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军中服役的法制装甲战斗车辆。由于法国在西欧战役中迅速溃败,大批完好的法军坦克和装甲车辆为德军所俘获,继而被涂上铁十字标志,被迫沦为纳粹侵略扩张的工具。这些铁十字下的高卢铁骑,实在是法国人心中那段不堪回首历史的缩影。
  不过,本文的主角却不是那些二战时期的法制德军战车。虽然它也是由法国制造,在德军中服役,但却形似而神异,其历史背景和所包含的政治意义,已截然不同于二战时期。而所有这一切,还得从二战后的法国霍奇基斯公司开始。
  
  机缘巧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老牌的法国军工企业霍奇基斯公司就恢复了生产,开始为法军设计试制TT6和CC2系列轻型履带式装甲车。TT6是一种能搭载6名乘(载)员的小型装甲人员输送车,采用动力装置前置设计,动力舱位于车首右侧,驾驶舱则位于左侧。车首上装甲板倾角较大。车体两侧各有4个单轮缘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车后有两扇侧开门。CC2则是TT6的货运改型,其后部装甲室被取消,改为开放式货物舱。
  除运输车之外,霍奇基斯公司还研制了多种变型车。如参加法军“轻型战斗车”(ELC)计划竞标的ELC-AMX轻型坦克,是在CC2底盘上安装了一座轻型炮塔,炮塔内装1门D914型90毫米火炮,能够发射破甲弹和高爆弹。CC2-57则是试验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其后部装甲室被扩大,用以安装SS-11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TT6和CC2装甲车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但作为单纯的人员/货物运送车辆,其有限的车体空间限制了承载能力,因此并未得到法国军方的重视。在其底盘上研制的变型车也没有被法军采用。到50年代中期,性能优越的AMX-VCI装甲车开始进入法军服役,看起来霍奇基斯的小家伙们很快就要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了。但就在此时,重建中的联邦德国国防军向这种小巧灵活的履带式车辆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1955年5月,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联邦德国成为主权国家,并很快加入了北约。同年11月,联邦国防军正式组建。身处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严峻的国际环境要求联邦国防军必须尽快建立一支强大的装甲武装力量。在建军之初,国防军陆军就根据前国防军以及美军的作战经验,提出了部队完全摩托化和机械化,以提高火力和机动能力为目的的编制原则,要求师属战斗营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并能随时组成特种战斗群。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装甲部队急需装备一种轻型装甲侦察车。当时,联邦德国军事工业尚处于恢复和积累设计经验阶段,陆军主战装备主要由美国提供。但在德国人看来,美国产品中缺乏适宜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型车辆,倒是在法军中默默无闻的TT6装甲车引起了德国人的兴趣。
  1955年冬,西德陆军对一些霍奇基斯装甲输送车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让德国人感到这些车辆过于小巧,因此向霍奇基斯公司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将车体适度扩大。法国人为此将TT6的车体延长,并增加了一对负重轮和一对托带轮。改进后的车型令德国人感到满意,很快就同意采购这种车辆。1958年,巴黎的霍奇基斯工厂开始为西德陆军生产这种改进型装甲车。
  
  小巧适用
  
  初期生产的型号在西德陆军中编号为Spz11-2,并作为轻型装甲侦察车配属给陆军装甲师属装甲侦察营。Spz11-2的车体为全焊接装甲钢结构,装甲厚度为8~15毫米。和TT6一样,Spz11-2同样采用动力装置前置布局。发动机位于车体前部右侧,驾驶舱则位于左侧,中间有防火隔板将驾驶舱和动力舱分隔开来。动力舱内装有一台霍奇基斯6缸4.7升直列汽油发动机,功率120千瓦C3900转/分)。车内燃油携带量330升。与发动机相匹配的传动装置采用克利夫兰型差速式转向机构和干式离合器,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车体两侧有5对单轮缘负重轮和3对托带轮,采用独立扭杆悬挂系统。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所配用的履带采用双排诱导齿,宽0.305米。
  在动力舱和驾驶舱之后是战斗室,装有一座单人炮塔。炮塔偏置于车体左侧,最大装甲厚度30毫米,配备一门由莱茵金属公司按许可证生产的法国“希斯帕诺一苏伊扎”820型85倍口径20毫米机炮,备弹500发。火炮的俯仰和回旋都由手动操纵,其高低射界+75°~-20°,方向射界360°。炮塔后部两侧还装有4至6具烟幕弹发射器。
  Spz11-2可搭载5名乘员,分别为车长、炮手、无线电操作员、驾驶员和一名车载步兵。乘员通常通过车后部两扇侧开门出入,但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车体底部装甲板上开设的安全门撤离战车。车内无“三防”装置,但装有空调设备和自动灭火装置。车辆不经准备可徒涉深1米的河流。按照1960年的币值,Spz11-2单车造价为20万西德马克。
  在Spz11-2进入西德陆军服役的同一年,联邦国防军针对驻东欧苏军开始装备战术核武器的状况,对陆军编制进行调整:师取消了原来的战斗群编制,代之以由诸兵种组成的小型旅,每个师下辖三个旅。在这种编制下,Spz11-2转而成为旅属装甲侦察连的主战装备。每个侦察连下辖3个侦察排,每排编有8辆Spz11-2。通常由2辆车组成一个侦察小组,遂行侦察任务。
  Spz11-2在装甲侦察连中颇受官兵的欢迎。这种小巧的车辆拥有强劲的火力,其20毫米炮足以对付敌方的侦察车辆、装甲输送车以及前线步兵经常遭遇的其他目标。无论是对同时期苏军装备的BRDM-1轮式装甲侦察车(战斗全重5.6吨,主要武器为一挺7.62毫米机枪),还是稍后美军装备的M114履带式侦察车(战斗全重6.8吨,主要武器为一挺12.7毫米机枪),Spz11-2都具有显著的火力优势。尤其可贵的是,与当时德军装备的其他装甲车辆相比较,Spz11-2在行进时相当安静,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就更是如此。而这对执行侦察任务来说,是具有很高实战价值的。
  
  变型车
  
  霍奇基斯公司在Spz11-2侦察车的基础上,根据德军的需求发展出了多种变型车辆,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车族。车族内的车辆都采用相同的发动机、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冷却系、履带和悬挂装置。在完善作战能力的同时,还有效减轻了对后勤保障体系的压力。这个车族主要包括以下型号:
  Spz2-2装甲救护车 救护车取消了武器装备,提升了车体高度。战斗全重7吨。乘员减为3人,分别为驾驶员和2名卫生员。车内可容纳两副担架和一名坐姿伤员。应急情况下还可以在车顶上安置两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
  Spz22-2炮兵观察车 该型车主要供炮兵观测和指挥之用,车内安装了3部 电台,两根发射天线安装在车体后部转角处,一根则装在车顶前部。取消了炮塔和20毫米机炮,自卫武器仅为一挺安装在车顶的MG3型7.62毫米机枪。车体首上装甲板前部两侧各安装了3具烟幕弹发射器。该车初期型号在车顶设置了两个供观察人员使用的小型塔座,后期型号则在车体靠前部位增设了一具潜望观察镜。车内乘员5名,分别为车长、观测员、无线电操作员、驾驶员和车载步兵。
  Spz51-2自行迫击炮 该型车加高了后部舱室,内装一门81毫米迫击炮,车首上装甲板倾角相应地有所增大。车顶后部设置了两扇向后开启的舱门。随车备弹50发。迫击炮方向射界左右各30°,高低射界为+45°~+90°。车顶一般还装一挺MG3机枪用于自卫。
  Spz91-2雷达车 该车车体构型和Spz51-2基本一致,但在后部舱室内安装了一部AN/TPS-33A地面监视雷达,可用以监测地面活动目标。雷达天线安装在一个可收放的支架上,不使用时可完全收入车内。为此车顶部专门开设了可折叠的大型舱门。
  Spz42-1轻型运输车 该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霍奇基斯CC2型运输车的德国版,其构型与CC2如出一辙,只有驾驶舱有装甲防护,后部则为敞开式的货舱。车体长度缩短,负重轮相应地减为4对,战斗全重5.4吨。德国人也把这个型号称为Spz Kurz(Kurz在德语中有短、小之意)。
  有意思的是,尽管Spz42-1身形小巧,但在其基础上还发展出了一种履带式消防车。该车在货舱内安装了灭火器材,同时还在后部增设了一个人员坐席,以搭载一名消防员。
  除了上述投入西德陆军服役的变型车辆之外,在Spz11-2的基础上还曾研制过一种轻型坦克歼击车。该车装有一座八角形焊接炮塔,炮塔内装一门带炮口制退器的75毫米火炮,还配有一个颇具二战德军遗风的大型外置防盾。不过这一变型车的发展止于原型车阶段,没能投入德军服役。
  
  结束语
  
  包括各种变型车在内,霍奇基斯Spz系列装甲车共生产了2374辆。生产过程从1958年持续到1962年,主要由霍奇基斯工厂生产,但也有部分车辆是在西德境内装配的。到70年代中期,随着新型“山猫”轮式装甲侦察车的服役,霍奇基斯装甲车开始逐步退出现役,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完全为前者所取代。在二十年的服役历程中,这种法兰西血统的装甲轻骑不仅是新铁十字旗下日耳曼装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战后法、德两国关系变迁的一个小小的局部缩影。霍奇基斯Spz装甲车也藉此在德军装备史上留下了独具高卢风情的一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