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大棚生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_大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生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_大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9-02-15 03:54:23 影响了:

  摘要 介绍了大棚生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生姜;大棚高产栽培;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32.5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17-01
  
  生姜原产东南亚,我国南方普遍栽培,生姜以地下根茎供食用,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和多种生物碱等,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也为我国远销国外的特产蔬菜之一。掌握其栽培技术,尤其掌握其大棚早熟栽培技术,可提早上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生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播种前准备
  
  1.1 良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生姜品种可分3大类,一是山东大姜、二是凤阳中姜、三是当地小姜。根据近几年市场调查,中姜、小姜很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也更适合于大棚栽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本品种特性、地上茎精壮、分枝多、肥大饱满、皮色淡黄明亮、肉质新鲜、不干裂、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大小适宜的健康姜块留作种用,严禁从病姜区引种。
  1.2 整地
  生姜最适于在地势较高、无污染、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中生长,要求栽培土壤前3年没有种植过生姜、花生等作物,pH值6~7。大棚栽培生姜一般在2月中下旬(农历正月中旬)开始,1月先将腐熟的农家肥约30t/hm2,均匀撒于地面深翻混匀。建棚高2.5m,宽8~10m,选透光性和质地较好的薄膜作棚膜。把地平整后起垄,每垄之间间距60cm,垄高30cm,垄宽30cm,工作沟内留备用土。为防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可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药剂选用辛硫磷、速灭杀丁等拌毒干撒入穴内,用锄头翻匀。
  1.3 姜种处理
  播种前20~30d将姜种从窖中取出,在背风向阳的平地或草席上摊晒1~2d,但不可曝晒,中午若日光强烈,应遮盖,防止受冻,晒到姜皮发白变干即可收回室内准备催芽。在2月15~20日前后进行催芽,将风干的稻壳用1%的石灰水喷湿(70%),在棚室内先铺10cm厚作垫层,趁着种还热时摆在垫料上,1层姜1层料,堆高100cm,最上层再盖上5cm厚的干净稻草;覆膜保温,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75%左右,幼芽长度为1.0cm左右时即可播种。
  
  2 播种
  
  大棚种植生姜主要是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需要密植,应先将种姜分切开,一般中籽姜每手分出13~15片(一般将姜种掰成50~70g),每穴株距15~20cm,每片种姜上只留1个粗壮嫩芽(少数姜种也可保留2个壮芽),其余的幼芽用手抹去,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给主芽,保证苗齐苗壮。为预防姜种自带病菌发病,播种前用1%的波尔多液浸种20min,或用1%的石灰水浸种30min后取出晾干待播。在姜种伤口处蘸草木灰后下种,下种时将姜芽与行向垂直平放于播种沟内,做到姜芽上齐下不齐且在一条直线上,以保证苗齐苗壮;然后在姜种上面覆1层4~6cm厚的细土,再覆盖农家肥,一般用农家肥60~70t/hm2,与复合肥225kg/hm2、锌肥45kg/hm2、硼砂30kg/hm2混合后施用。
  
  3 田间管理
  
  3.1 温度控制与化除
  大棚种植生姜在农历2月下旬和3月初,定植期间室外温度较低,定植后扣棚不需放风;出苗后,如天气晴好,温度较高可适时(中午)少许放风。播种后2~3d,用丁草胺或乐福灵等进行喷雾或毒土处理,注意要按照喷施要求配比浓度,喷施时姜田土壤要保持湿润,齐苗后若垄上有杂草应进行人工拔除。
  3.2 肥水管理
  生姜生产期长,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同时,中后期需肥约是全生育期的80%,施肥上一般采取分期追氮、磷、钾等肥料。生姜在苗高13~16cm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硫酸铵、二铵或45%复合肥150kg/hm2对清水浇施。弱苗、小苗在苗期施用追赶肥,宜采取少量多次,直到培育成壮苗,达到全田苗高苗壮一致为止。7月上中旬是大棚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吸肥量迅速增加,这时可结合除草和培土进行第2次追肥,可将肥效持久的腐熟农家肥和速效化肥配合施用,可用沼肥或腐熟猪栏粪45~60t/hm2,辅以腐熟的细碎饼肥370 kg/hm2、硫酸铵或复合肥225~300kg/hm2(复合肥用人尿泡2~3d后施用效果较好);当生姜长至6~8个分枝时(约8月上中旬),正是根茎旺盛生长期,需肥量大,也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可施复合肥或硫酸铵300~375kg/hm2、硫酸钾150 kg/hm2,以促使姜块迅速膨大,同时防止后期因缺肥而引起茎叶早衰。如以收嫩姜为主,在施肥时可适当加大氮肥用量,以收老姜为主,则应控氮增磷,土壤缺锌硼时,追肥时也应补施,以延缓叶片衰老。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幼苗前期,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地面湿润,一般以穴见干就浇水,幼苗后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7月下旬至8月正是生姜生长的最佳时期,水分对其生理生长特别重要,如遇干旱,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可漫灌,浇水间隔期以7~10d为宜,梅雨季节少浇(霉雨水),浇水时间应在早上和傍晚,中午不能浇水。暴雨之后,要及时排除地面积水。
  3.3 中耕除草,适时培土
  生姜的幼苗生长处在高温多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植株早衰。幼苗旺长期肥水条件好,杂草滋生力也强,若除草不及时,草与姜苗争肥、争水、争光,姜苗易出现生长不良。黑暗湿润的环境条件对生姜的根茎生产很有利,为防止根茎膨大后露出地面,在除草和追肥的同时结合进行培土,一般培土3~4次。第1次应有3株幼苗时进行,盖土不能太厚,以免影响后出苗的生长,15d后依次进行第2、第3、第4次培土,培土时做到不能将根茎露出地面,把沟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变沟为垄,为根茎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3.4 扒老姜
  在中后期中耕培土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在生姜的旺长期扒出老姜出售,以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是顺着播种的方向扒开土层,露出种姜,左手按住姜苗茎部,右手轻提种姜,使之与植株分离。注意不能摇动姜苗,取出种姜后要及时封土。弱小的姜苗不宜扒种姜,以免造成植株早衰。
  3.5 揭膜与遮阳
  一般在出梅后7d就可揭去顶棚,为防夏天强阳光照射,选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覆盖棚顶,以减少强烈光的照射。
  
  4 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虫害种类不多,但危害严重,如不及时防治损失严重。生姜病害主要有茎部病害和叶部病害。茎部病害主要有姜瘟和姜腐烂病等。田间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的土壤,并带出大棚外深埋。姜瘟病应以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雨后及时进行深沟排水,防止病菌随水扩散。与此同时,在病穴内撒生石灰消毒,药剂防治选用百菌清、姜瘟宁、敌克松、1%漂白粉等在穴内泼浇,然后用无菌土封住。叶部病害有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塑料袋内带出大田烧毁或深埋。同时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溶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采收前20d停止用药。虫害主要有姜螟、蚜虫、小地老虎。姜螟可用杀螟松、敌百虫、速灭杀丁等防治。小地老虎可用毒饵诱杀、药剂喷杀、毒液灌根相结合,药剂选用辛硫磷、敌敌畏、杀虫双等防治;同时,晚上开启杀虫灯诱杀成虫。
  
  5 采收
  
  生姜采收时间和市场价格是分不开的,根据近年来的经验,销售旺季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根据生姜的产量适时采收,种姜宜在初霜后采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