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巧妙施教,打造魅力课堂:村民巧妙施计
 

巧妙施教,打造魅力课堂:村民巧妙施计

发布时间:2019-02-15 04:33:58 影响了: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讲授、导学、提问都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只有精讲、巧导、善问,才能激活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1 精“讲”,使学生想学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教师讲得淋漓尽致,讲得各个方面都是细致入微,不留余地,可稍加变换、综合,学生还是动不了手,动不了口。究其原因,问题多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因此,讲授应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精讲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促其主动求得,而不是被动接受。
  
  1.1 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
  对于某些时间跨度较大的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快速切人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如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细胞的减数分裂”这一节,教师可在课始复习提问一下有关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特征引入课题。
  
  1.2 教学导入要有“磁力度”
  新课伊始,教师可巧设导语,“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探索的氛围。
  如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本质”就可以采用如下的导入(播放视频――“大宝”SOD蜜护肤品广告):
  师:刚才播出的广告,同学们应该很熟悉了。广告宣传的是一种护肤品――“大宝”SOD蜜。那么,什么是“SOD”呢?
  生(疑惑):……
  师:SOD是一种叫超氧化物歧化酶物质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源于生物体的活性物质,能够清除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引起机体衰老的物质――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衰老的特殊功效。其实,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除了会产生“自由基”这种有害物质以外,还会产生其他许多有害物质,比如过氧化氢。那么,人体内的过氧化氢是如何被清除掉的呢?
  短短的几句话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1.3 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
  如八年级有关基因的章节时,笔者是如此构思发问的:
  师:“你的身上有特别的标记吗?”
  生:“我的下巴上有个痣!”
  “我是双眼皮!”
  学生饶有兴趣地回答。
  师:“你和你的父母有何相像之处?”
  学生的回答就更热烈了。当教师再问到为什么会这样时,学生迅速地安静了下来,这时拿出了DNA模型和自制的DNA与基因关系的模型。
  “告诉大家,就是这种结构决定了你的遗传性状。”
  带着对模具的疑惑,谜底一步步地解开,学生们兴趣盎然。到第二节进行课前提问时,连一些平时的“调皮大王”也能回答得井井有条。
  
  1.4 课后小结应“高浓度”
  俗语“编筐编篓全在收口”。高明的教师常把最重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地求索知识的真谛。如“尿的形成和排出”学完后,归纳为如下几点:2个作用(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2次毛细血管网的形成;3个比较(血浆与原尿、原尿与终尿、肾动脉中血液与肾静脉中血液);1种疾病(肾小球肾炎);3点意义。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完善化。
  
  2 巧“导”,使学生会学
  
  “导”是控制整个教学的“遥控器”。“施教之法,贵在启导”。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当学生出现“厌学”时,应着手于“诱导”
  有的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多变,学生就容易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诱导。
  讲遗传病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月亮儿女”之谜,进而引出白化病内容。这样利用故事导思,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智力和能力,进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2 当学生感到“难学”时,应及时“疏导”
  学生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讲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体占多少,显性个体占多少时,笔者按常规思路,先画出遗传图解,再统计后代各种类型的概率,这样做十分复杂,而且极易出错。笔者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引进数学中概率计算法,不难得出结论:后代中纯合体占1-1/2",显性个体占2n+1/(2n+1 研的热情,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 善“问”,使学生乐学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质疑,有助于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教师提问,要问得开窍,问得美妙,启人心智。
  
  3.1 曲问
  曲问即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脑筋转个弯儿,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番思考才能回答。如讲述“生物的遗传”一节时,可运用有趣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初生的老鼠会打洞”。这样使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指出这就是遗传。那么,为什么亲代的性状能传给子代?这时学生脑筋必须思考,同时还需转弯,亲代并没有将性状直接传给子代,仅仅将生殖细胞传给下一代,生殖细胞中究竟有什么呢?原来生殖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物质,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遗传的物质基础,结果不言而喻。这种以曲代直、变换角度的提问方法,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提高。
  
  3.2 悬问
  悬问即通过悬而未决的问题构成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理。如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笔者抓住机会跟学生说:“同学们,人类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请看这幅挂图:图中的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一个孩子,你们说这孩子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嚷开了:“双眼皮”、“单眼皮”、“一双一单”、“没有规律可循”。有的急于催促老师快讲下去。问题一旦提出,就构成2种悬念,使学生答之不能,又罢之不忍,其思维就让教师“导着”,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3.3 逆问
  逆问即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造成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判断:“教室里所有的学生是不是一个种群?”学生一听到“所有的学生”便不假思索地作出肯定判断,而对“种群并非同种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具有种群特征”这一要点往往缺乏深层次思考,甚至常被忽视。此时,如果教师对此直接作出是非结论对学生的触动不大,为此笔者顺着他们的思路错下去:“那么浴室中所有沐浴的人也是一个种群?”此问一出,教室内立刻哗然一片,学生意识到刚才的回答过于草率,纷纷反思并加以纠正。
  
   3.4 梯问
  梯问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步步深入。如“水分代谢”一节,笔者围绕吸收水分这一主线提出一系列思路完整而明确的问题,层层推进:(1)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哪儿?(2)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哪些?(3)渗透吸水的原理怎样?(4)根内部的水分何时会渗到土壤中?(5)根吸收的水分有何用?最终去向怎样?(6)什么叫水分代谢?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最后弄清细胞对水分吸收的原理及水分代谢概念。同时教师应注意,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巧妙增加思考的阶梯,使问题简单化,学生思考后能迎刃而解,提高学生兴趣。
  精讲、巧导、善问能激活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者、思考者和探究者,使生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场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