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食品安全技术意味着什么] 食品安全意味着什么
 

[食品安全技术意味着什么] 食品安全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16 04:33:44 影响了:

  从“三鹿”奶粉肇始,进而暴出“伊利”、“蒙牛”等一大批国内奶制品生产企业均涉嫌食品安全隐患,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一定程度的恐慌。联想到近年来发生过的“酱油风波”、“月饼风波”、“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等,公众的关注、恐慌、甚至愤怒都是可以理解的。饮食是生命的基础,食品安全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于是,对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者的诚信缺失,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观念淡漠,甚至是利欲熏心、道德沦丧的指责:还有对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水平、职业操守的质疑,也再一次成为社会舆论的指向性主流。这很自然,因为向社会提供安全的产品是生产企业最基本的义务和社会责任。
  如何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高效、安全、环保的食品加工、运输、销售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美的总体设计,还需要每一个环节的优质、到位、不出纰漏;而提高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伦理道德水平,用诚信理念夯实市场经济的交易基础,则是更为宏伟浩大的文明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上述二者已超出本刊的讨论范畴,笔者也自知没有发言权。仅就点滴所知,就事论事,以引发公众更为广泛、深入的思考。
  
  是福音还是误导
  
  奶粉事件还在沸沸扬扬之际,读了同事介绍的一条网上新闻。称某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能检测所有毒性的试纸,这种试纸一旦面世,价格不会太高,有望成为家庭日用品,市民外出买菜只需带上一包,非常方便。超市的苹果是否有农药残留?看着新鲜的肉变质了没有?用这种试纸一试便知。该条新闻联系实际地提到:“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不少人担心入口的东西有毒,但苦于自身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只能干着急。最后,新闻引用某教授的话说:“能检测单一毒性的食物试纸早就面世了,而且不贵。由于蔬菜,水果和肉类可能出现多种问题,用一张试纸就能检测所有毒性的技术正在攻克之中。”言外之意,广大消费者健康的保护神即将面世,到那时,什么“苏丹红”,什么“三聚氰胺”都不在话下。也就是说,给公众报福音是这条新闻的价值所在。
  笔者以为这条新闻的令人生疑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利用时事为“即将研制成功”的产品做广告之嫌,二是夸大其词、有违反广告法之处。试想“一张试纸就能检测所有毒性”是什么概念?怎么实现?且不论所述“毒性”的定义、种类及检测的定性、定量标准,就引出话题的三鹿奶粉而言,这种未来的试纸能检测出三聚氰胺吗?三是误导公众的思维、判断。让公众以为包括三鹿奶粉在内的所有食品安全事件都是技术问题,可以用“技术”加以解决。这怎么可能呢?你总不能设想让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化学分析师吧。至于人人都使用这种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研制成功的“万能试纸”,对每一种食品先检查一遍再放心食用,不仅几乎没有可能,而且简直就是滑稽可笑。这样说、这样做的动机有两种可能:一是过低地估计了公众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幼稚得近乎天真:二是不折不扣的投机行为。利用突发的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对某一事物的关注,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借机推出自己的产品或言论、形象,自以为聪明,其实害人害己。因为凡是利用社会突发的群体性事件而投机取巧的行为,无不是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
  
  技术与人都有局限性
  
  “食品安全”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其实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对十几亿中国人来说,吃饱早已不是问题,吃好、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传播渠道的高度发达使越来越多的人“耳聪目明”,但也难免有虚假或夸大了的信息混杂其中,影响人们的正确判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与此同时,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也在发展与变化,使人们得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隐患及隐含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的致病因素,这是个矛与盾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也会带来不能如实反映产品品质的后果。
  造成广泛影响的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生产甲醛树脂(MF)的原料,也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等。这样一种与食品并无关联的化合物,怎么成了奶粉生产企业青睐的添加剂呢?读者只要对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稍加了解,便可知其原委了。
  蛋白质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体,而各种氨基酸共同的也是最重要的性征,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氮原子与氢原子组成的氨基。因此,国际通行的蛋白质检测方法,是以氮原子为标定基准物。具体做法是将待检测的蛋白质食品与硫酸、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后的氨与硫酸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因此,按照这一检测方法,游离的氨基越多,酸的消耗量越大,也就表示蛋白质含量越高。三聚氰胺是含氮的杂环有机化合物,从其分子式C3N6H6即可看出,其结构中的氮、氢比例相当之高,且物理性状也恰堪其用。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众多企业青睐三聚氰胺了。
  检测方法上的漏洞暴露出了技术的局限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改进技术便可以彻底解决问题。显而易见的是,技术是人发明的,也是为人所用的。
  
  新技术意味着什么
  
  几年前,有关部门在归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几大隐患中特别提到:新技术不断带来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大多数来自化工、生物等技术领域,采用这些新技术生产出来的食品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影响,需要很长的认识过程。
  这的确是个内容丰富、技术性很强的话题。前所未有的新工艺、闻所未闻的添加剂,在增加食品产量、改善食品外观、性状的同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包括长期潜在的影响?需要及时跟进的相应技术加以定性、定量地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限定或修正。两者之间的时滞,则会在难以确定的时间段里,引发或多或少的质疑与争论。就此而言,影响最大、也最难于确定的新技术,大约当属转基因了。
  2008年4月,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石油战争》一书。很快,该书作者威廉・恩道尔著的另一本书《粮食危机》亦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到目前为止,粮食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食品。如果谈到食品安全,粮食大概是第一类,无出其右者。而威廉・恩道尔则从地缘政治的立场出发,既宏观又具体地阐述了转基因技术产生,发展,进而大行其道的背景与现状。作者强烈希望带给读者的信息是:极少数发达国家的决策人物意在通过控制能源和粮食,达到控制全世界、全人类的目的。先进技术和专利保护是他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该技术可能带来的隐患难以确定,专利保护则有助纣为虐之嫌。为证实这一观点,作者援引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和历史记录,令人信服。但难以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居心叵测的少数人认为,限制人口无止境增长并利用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说法,只是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之目的。”因为毕竟这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总要设法解决。倒是第二个观点值得国际社会予以关注。
  引用《粮食危机》一书中的关于转基因大豆生产技术的描绘,也许可以使非专业人士对此有所了解。“孟山都公司于1995年开始生产Roundup Ready大豆。这种大豆从农杆菌中复制了1个基因,然后用基因枪将其嵌入到大豆基因组中,使这种基因植物能够经受非选择性除草剂甘膦的喷洒,后者能杀死传统大豆。这样既无杂草,又能保存转基因大豆。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会随风飘散,致使传统大豆种植倍受影响。很显然,转基因大豆的引进与传播是非常强势的。以转基因技术及专利保护的控制与优质种子供应的垄断来保证其利益。”这一段叙述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水平以及技术控制的利弊得失。若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值得忧虑的则是转基因技术原理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在欧洲大陆,欧盟至今未认同转基因技术的技术,拒绝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包括转基因技术产品的进口。
  在中国,尽管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产生了大批转基因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抗除草剂的棉花、抗虫杨树、抗病番木瓜、玉米、油菜、大豆及主要林草等新品种,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回报,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却迟迟得不到我国政府的批准。因为水稻这种产品对民生太重要了。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错综复杂的利弊权衡、博弈的表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局限与动力之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