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2-25 04:46:51 影响了:

  摘要:目前,社会急需动手能力强、毕业及能上岗的汽车类人才,而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轨现象严重,进行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环节以及多媒体使用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构造与原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液压控制、电子控制、无线通讯等技术的应用,汽车检修诊断涉及的仪表仪器种类繁多、操作与维护各异,现代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工艺更是复杂多样,要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汽车人才,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改进、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1 高职高专“1+3+2”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长期按前苏联模式举办高职高专教育,基本上办成了本科的压缩型,其症结在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忽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试点,效果不是很明显。高职高专“1+3+2”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期为教学模块,以职业化人品塑造、职业化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训练为主线,达到毕业生上岗即能顶岗,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1+3+2”人才培养新模式具体内涵是:1是第一学期的基础理论模块,3是第二、三、四学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模块,2是第五、六学期的综合职业素质训练模块。如下图:
  1.1 基础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要本着够用为原则,进行课程整合。比如:将力学、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机械基础、机械设计、气压与液压传动等整合为《汽车机械基础》,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原理等整合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侧重点要进行转移,把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基础内容作为重点,其他知识作为了解性内容。
  1.2 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本模块要合理安排理论与实验的课时比例,开设次序、紧凑性,课程内容重复、滞后性等问题。专业课程实验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所选教材要求、实验条件设置。像《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有理论、有实验、还有拆装实训,就要考虑开设实施的紧凑性,讲完构造原理后,马上进行结构认识实验,课程学习结束安排整体拆装实训。
  课程内容重复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像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在发动机构造中有专门一章,而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中又详细讲授;发动机气缸磨损测量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中有讲解,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中又有详细介绍等。选用成套的专业教材;科学合理、全盘考虑编写教学大纲,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授课,可以解决内容重复性问题。
  1.3 企业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本模块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教学环节,影响此教学环节关键因素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利用人际关系(教师、毕业学生等)联系校外基地,也可以出资费用让学生进场实习;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企业接纳在校生实习。
  2 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改进
  2.1 汽车构造类课程。汽车构造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子电器设备》和《汽车车身构造》四方面。此类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各系统总成结构、零件配合关系和工作原理,其特点是结构复杂,内部配合关系抽象,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讲解清楚。只有通过多媒体授课,现场教学,集中实训三个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借助flash动画让原本复杂、抽象的工作原理更加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视频可以使错综复杂的零件结构、配合关系一目了然,使用ppt图片可以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现场教学和集中实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现场教学与集中实训是理论与现实的接轨,是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是理论课堂教学的升华。比如,在讲解化油器时,教师可以利用ppt文字及图表讲授混合气浓度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和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然后讲授化油器的五大基本结构。先讲解系统功用、结构组成、用语言描述工作原理,然后flash动画演示工作过程,五大系统讲解完进行实物演示教学(分解实物、讲解结构、内部关系及工作原理、装配),培养学生对零件的感知认识,最后分组让学生进行拆装认识。
  2.2 汽车理论类课程。此类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汽车发动机原理》主要讲述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燃烧与排放和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几大块理论,《汽车理论》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内容。这些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像数学、物理、汽车构造等知识。只要学生具备基础理论知识,授课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完全可以达到较好地教学效果。
  2.3 汽车检修类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案例分析》等课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基础知识,汽车发动机、底盘各系统(包括电控)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汽车构造知识、才行进行此类专业课程学习。此类课程还培养学生汽车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课程动手操作性强,必须进行实验或实习才能真正培养动手能力。因此,相关测量诊断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测量仪器要求尽量齐全,比如:汽车用数字式万用表,解码器,点火正时灯,气缸压力表,内径百分表,百分表、转速表、尾气分析仪,汽油机喷油器清洗机,柴油泵试验台,汽车万用示波器,四轮定位仪,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等。
  3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
  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进步,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必将改变课堂教育教学的模式手段,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讲授汽车复杂的结构原理,培养汽车检修动手能力,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不足,不恰当的使用,结果会适得其反,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3.1 融合多媒体技术、建立汽车维修专业教室。所谓专业教室是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实训室的结合,墙上有挂图,工作台上有实物和模型,地面上有台架和实车,柜子里有工具和仪器,讲台上有计算机,投影仪、VCD。讲构造原理时,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的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视频动画方式把各种机构的内部结构、结合关系,工作原理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现出来,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2 要正确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在选材立意时要考虑课件的开发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必要使用课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宜进行演示的教学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制做课件。如发动机配气机构时,结构复杂,借助多媒体可讲解透彻,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电磁感应原理,用传统教学方法可以讲解清楚,就没有必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4 结语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配备齐全的硬件与软件条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汽车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晓晖.现代汽车维修人才培养[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5).
  [2]叶金霞.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有机的结合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4).
  [3]汪晓晖.浅谈高职汽车专业的教育模式[J].南京职业大学学报,2004(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