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PC惠普电脑【惠普PC再夺冠】
 

PC惠普电脑【惠普PC再夺冠】

发布时间:2019-02-28 04:33:56 影响了:

  10月23日,惠普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引领商用个性之道”的商用策略暨新品发布会。   惠普PC并未受到惠普拥有最长产品线的业务多元化之累,而是受多元化之益。   世界两大著名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和IDC近日发布的数据均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惠普PC全球出货量超过戴尔,跃居世界第一。自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惠普重回全球PC市场第一位置。
  在去年4月份,马克・赫德取代他的前任卡莉接过惠普CEO权杖前后,华尔街分析师关于分拆惠普PC的呼声还甚高。但现在,分析师们却一致追捧。
  
  全线飘红
  
  受利好消息影响,10月23日,惠普股价一度摸高至40.10美元,创下惠普自2001年11月以来最高纪录,瑞银(UBS)分析师Ben Reitzes也将惠普的目标股价由44美元提高至50美元。
  2002年惠普并购康柏之后,股价跌至谷底,之后的4年中,惠普股价一直保持着缓慢的增长态势,从十几美元一路抬升到2006年10月份的40美元。惠普股价一路走高,完全受业务的良性发展所支撑。
  除PC之外,惠普整体业务近期收获了诸多利好消息。据外电报道,自惠普CEO赫德去年3月份上任以来,惠普在电脑、服务器和存储等业务上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惠普的财报显示,惠普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营业利润在第三财季中增加了一倍,在刀片式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上一度逼近龙头厂商IBM,而在存储业务领域内惠普也保持着增长。与此相反,存储行业老大EMC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另外,惠普的服务业务和软件业务都扭转了先前的颓势。在业务良性增长的刺激下,投资者对惠普表现出强烈的信心。据计算,自赫德去年出任公司CEO以来,惠普的股价已累计上涨了72%。
  但是,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惠普目前的业绩不应该全部归功于履新刚刚一年多的赫德,他毕竟是在继承一年前离任的明星CEO卡莉“做大做强”的战略。在这位专业人士看来,惠普的业绩只是来自卡莉过去制定的战略的结果,“单个业务未受业务多元化之累,反而是受益于业务综合优势。”
  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倾向于“一揽子”项目外包的大趋势下,惠普凭借上面的优势长袖善舞,占了大便宜。这样的结果,正是2002年卡莉“力排众议”合并康柏――实现规模化的开放商业模式所期望达到的。
  一个有力的说明是,今年10月份,惠普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一份从2006年至2009年为期3年的战略性IT外包服务合同。在这份合同中,HP将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全面、长期的一系列IT外包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惠普刚刚与美国国防情报系统机构(DISA)签订了两份合同,合同金额高达4.4亿美元,时间长达约8年之久。这样的合同,将会带动惠普产品的销售。
  在为客户尤其是超大型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和经验上,惠普明显超过戴尔与联想,而与IBM“平起平坐”。另外,惠普还在为其“全能型厂商”的形象不断增加新的筹码,外电报道,惠普正将以45亿美元股票的价格收购以色列软件商Mercury Interactive,以此来扩大其商用软件业务,从而进一步增强与IBM和CA的竞争优势。目前,这一并购案已经获得欧盟的批准。
  相比PC仍然占收入大头的戴尔和以PC为主业的联想,惠普的综合优势明显。而且,在科技和产品研发投入上,惠普的投入比例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目前,惠普实验室每年的研发投资大约有36亿美元,大部分都投在三个产品集团中。
  
  显现后劲
  
  据专业人士分析,目前来看,虽然全球PC第一阵营继续由惠普、戴尔和联想三强占据的大格局不会改变,但三者之间的竞争将会越发激烈。
  另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三强中,惠普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最强,相比之下,戴尔和联想的国际化周期还很短。戴尔来到中国才8年时间,联想的海外拓展更是始自去年并购IBM电脑业务,在戴尔和联想目前的销售份额中,其在本土市场所占的比重都显得过大。
  Gartner刚刚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看法。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戴尔PC在美国本土的市场份额达到32%,而惠普PC为23%;另据消息显示,联想在中国本土的市场占有率则高达40%。
  尽管三强目前都着力拓展海外新兴市场,但拓展海外市场也需要品牌培育和积累的过程,虽然联想和戴尔都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联想在今年明显加大了品牌宣传的力度,分别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和NBA的赞助厂商,并在世界杯前夕签约全球炙手可热的足球明星小罗;加上它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联想在全球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方面动作频频。可以预测,如果逾越了品牌影响力的障碍,联想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但这也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和时间。
  而在戴尔来到中国的8年时间内,一直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其直销体系所带来的低价格和国际品牌的影响力无坚不摧。但进入2006年,戴尔遭逢“多事之秋”,两任CEO“受业绩压力”影响先后离任,并分别跳槽至竞争对手神舟电脑和联想。分析人士认为,其直销模式在中国遇到了瓶颈。今年,戴尔在中国建立了首家体验店,尽管其声称店中无存货,只用来展示,但业界还是感觉到了戴尔的改变。
  而惠普在渠道建设和目标市场的品牌树立上已经长期积累,本土化的力度明显强于戴尔与联想。以中国市场的开拓为例,惠普作为中美合资的第一家高科技企业,也是中国惟一带“中国”字头的高科技外资企业,如今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1个年头。IDC中国公司副总裁万宁认为,惠普早已实现了中国本土文化和惠普国际化管理的成功嫁接。所以,相比其他外资IT企业,业界普遍认为惠普是一家更本土化的公司。
  
  全面覆盖中国市场
  
  在中国,惠普整体上的增长率年均超过20%。10月23日,惠普信息产品及商用渠道集团(HP PSG)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引领商用个性之道”的商用策略暨新品发布会。这是今年6月惠普电脑率先提出“惠普电脑掌控个性世界”全新品牌战略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针对中国商业用户的策略和新品发布活动。
  在会上,惠普发布了一系列最新设计的商用台式机、工作站和企业解决方案。
  惠普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在中国整合其全球资源,针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研发,推出融合创新科技的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商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信息产品和商用渠道集团总经理庄正松表示,中国惠普正在酝酿一项对区域市场的变革和尝试,即把销售人员的短期考核向长期考核过渡。对惠普来说,这一变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惠普在中国的一、二级市场中已经具有了非常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但在三、四、五级市场中,却表现一般。在这些市场上,联想的优势非常明显。
  之前,惠普并没有专门的人员从事三、四级市场的开拓工作,尽管公司高度重视,但迫于业绩压力,不少销售人员还是将力量重点放在一、二级市场。据庄正松透露,目前正在酝酿变化:将划出专门的队伍来做三、四级市场,并把考核期放长。
  另据庄正松透露,2006年,惠普在渠道方面已获得长足发展。目前,惠普笔记本电脑在全国建立了1710个零售店面,遍布全国280个城市。在对3C卖场方面,也跟国美、苏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另外,惠普还刚刚完成了一个覆盖全国40个城市的大型巡展活动,每个城市都邀请到100个左右用户和15~20个渠道商参加巡展。
  在中国市场上,惠普在努力挑战联想、戴尔等对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