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推进均衡发展,共享最美教育 创新均衡发展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均衡发展,共享最美教育 创新均衡发展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发布时间:2019-06-11 11:09:07 影响了:

  综述  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市从2011年起,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实验区县共同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有效途径”的研究和实践。为及时总结研究实验的经验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挖掘提炼经验成果的理论支撑,不断把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规律,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北京教育杂志社将分专题进行系列报道。
  本期以学区化管理为主题,刊登了东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的小学学区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尽管学区化管理的内涵不同,模式各异,但措施是有效的,目标是一致的,不仅打破了校际间、学校和社会间的壁垒,盘活了教育内外的资源,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探索了“让校校精彩”的管理机制,创新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多元管理模式。
  本专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楮宏启做了点评,同时链接了广州市越秀区和沈阳市学区化管理的特点,目的是搭建高校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实践者对话的刊物平台,开阔教育者的视野,丰富其教育生涯,在实时研讨中审视反思实践的理论支撑,在观察教育实践中思考完善理论研究,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真问题。我们真诚希望读者参与其中,在这个平台上,发表您的真知灼见。乔树平(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北京市东城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一五”时期,提出了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从均衡配置硬件资源、促进软硬件资源共享等方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并被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实施“学区化管理”,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学区化管理”是我区为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它是指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以街道为单元划分若干学区,每个学区都有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施学校硬件资源、課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实现学区间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05年以来,我区已成立6个学区,计划再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学区化管理”模式全区域覆盖。
  1.盘活硬件资源,实现先进设施设备全方位共享
  建立东城区重点实验室,以学区为依托,以项目对接方式实现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心理实验室等学校特色学科实验室向学区及全区开放,为学科教师培训和特长学生培养服务。
  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学校、居民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专业教室等基础设施向社区及学区内居民及学生开放,有需求的个人和单位按照资源提供方的使用要求和时间共享资源。
  2.激活人力资源,实现优秀骨干教师资源共享
  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2004年至今,分三批启动14个名校长工作室和47个名师工作室,参与成员累计381人,带动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校长和教师迅速成长。
  实施“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按照名师、特级工作室带动6名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带动2名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带动1名教师的标准,促进了近2000名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实施干部教师跨校交流。自2009年6月起,我区出台《东城区教育系统人力资源共享实施意见(试行)》,逐渐将学校干部和教师全职跨校交流、教研、带徒、送課等形式走向常态化。截至2012年,我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全职跨校共计50余人,带动了挂职校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团队的快速成长。
  3.落实三级課程管理,实现优质課程资源共享
  建成課程资源中心,率先实现学区共享。我们先后成立东城区小学課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帽儿課程活动中心,采取联排課表方式,使28个现代化課程资源教室在学区内小学运作,以促进学校課程开发,满足学生需求。
  开通“走进骨干教师課堂选課系统”。2008年开通学习e网通,搭建起骨干教师网上选課平台,实现跨校听課近4000节,听課教师达到7000余人次。
  共享优质課程资源。集中区级教研力量研发《蓝天工程博览課》、《我爱东城》等地方課程,全区共享;在学区内挖掘整合优质課程资源,一次开发,多校共享,如普教、职教互开課程,特色学校输出特色課程等,呈现职普融通、特色凸显的課程特色。
  推进“学区化管理”,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三位一体”组织机制。区教委宏观指导,学区轮值主席或联盟校校长组织协调,教研部门或学校业务处室具体落实指导。
  二是建立“三级教研”常态机制。首先,探索学区教研新模式,成立510个中小学学区学科教研组,通过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共同备課、听課、评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次,积极探讨学校管理、学科质量、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确立学区内研究課题,引领教师走教科研之路。第三,依托学区平台开展中、小、幼教育衔接研究。
  三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机制。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东城区教委召开教育工作会,学区化管理和学校联盟实践探索向全区推广,在原来5个学区的基础上,新增“东花市—崇文门—前门”学区,学区数增加到6个,建立汇文校区,在汇文中学、汇文一小探索资源共享、优秀学生选拔的新机制,联盟校从原来的14对拓展到20对。未来2-3年时间,将实现学区化管理模式全区域覆盖。
  四是实施“深度联盟”建设,推进资源共享机制。“深度联盟”是在学区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两个有差异的学校结成对子,通过实施设备资源、課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等途径,共同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校际间的办学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我区共有深度联盟校20对,形成“中、小联盟”、“中、中联盟”、“小、小联盟”、“小、幼联盟”等多种横纵联盟模式,覆盖各学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