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修己慎独_慎独:外修于形内养于省
 

修己慎独_慎独:外修于形内养于省

发布时间:2019-06-26 03:59:25 影响了:

  时间的坐标在延伸,它让一份理性与追求在充满智慧光泽的平台上走向宽广和透彻。魅力来自智慧的尽情释放,这是向观众更深刻地表达。  编者按:主持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不仅要培养自己强烈的职业兴趣,还要养成谦逊不燥、笃学反思的习惯。在和观众互动中不断找到主持的乐趣和动力,让每一次的主持都变成自己智慧的凝练。一个主持人最精彩的时刻不是风光熠熠地站在舞台上,而是不断把最完美的节目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当你的节目成为许多人无法割舍的一场思想盛宴时,这时作为主持人的价值才能凸现出来。今天,我们特邀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伟鸿,请他为广大读者讲述他绚丽多彩的主持人生。
  陈伟鸿,男,199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2000年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毕业;1990~2000年曾担任厦门电视台主持人、编导、制片人、节目总监等。2000年至今担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获得2003年金话筒“百优”节目主持人、2003年全国城市电视“十佳”节目主持人、2004年度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2005年“全国优秀节目主持人”。2010年首次当选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第七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2011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陈老师!您的阅历与经历都很丰富,从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到中央电视台,做过电台和电视台的主持人,您觉得两者如何才能更好被受众接受?
  陈伟鸿:电台节目主持人是广播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适应双向交流的情感需求应运而生的,因此堪称时代的产物。电台节目主持人与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不尽相同,前者更加强调与听众的交流,所以更加需要有个人魅力。电台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包括较好的外在形象,辨识度以较高的嗓音、及些许的神敏感;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介的形象、代表和门面,是电视媒体水平高下的反映。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魅力无疑是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魅力是人与人交往中很吸引人的一种力量,而电视节目主持人魅力是主持人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对电视观众所产生的吸引力。在灿若星河的主持人队伍中,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观众,而这种魅力所生发出的特殊的“场”效应,有效抓住观众眼球便可使受众接受。
  记者:您从福建师大英语系毕业后,先后在厦门电视台做过几年兼职主持人,随后创办《厦广音乐排行榜》、《红红工作室》、《知心音乐直播室》等王牌节目;最后又成为专业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在主持方面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请问又是什么让您在主持传媒这条路上走的这么远又这么久呢?
  陈伟鸿:每个人往往在自己的岗位上克服诸多困难从而不断前行与进步,这是需要一种永不动摇的动力,恰恰这种动力不是坚持、不是坚韧,而是对本职工作的认知与喜爱。之所以能在主持的这条道路上小有成绩,主要归结于三点:1.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人主动接触到更多该领域的内容;能够驱动人去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容易让人质疑思辨、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回顾与重温;兴趣的重要性就在于人们能够提出比较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很容易从专业的学习中获得成绩和成就感且不易让人感到疲惫。2.主持人的专业素质与素养。主持人的要求就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独立地思考与判断能力以及平日的积累与历练3.回顾自己,审视自己。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所进步,每一步都不能浪费,不能错过。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即要在不断地反思与自省中,正确审视自己,从而达到“外修”与“内省”。
  记者:您能充满自信地站在演播厅里,与那些可称之为“社会精英”的嘉宾自由交流,把一期又一期精彩的《对话》节目奉献给广大观众朋友。有人说是《对话》成就了陈伟鸿,也有人说是陈伟鸿成就了《对话》,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陈伟鸿:首先,感谢那些对《对话》栏目以及对我本人厚爱有加的受众群体们,正因为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才成全了今天的《对话》和我。其次,《对话》在舞台上的光鲜熠熠,离不开幕后整个团队及其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劳工作,没有哪一个个体是完美的,只有整体搭配起来才能释放出团队中的最大能量,使得《对话》暂露头角,备受关注。最后,至于《对话》成全了我或是我成全了《对话》这个问题不能单一去看待。主持人仅仅是个“符号”,栏目则是符号的载体,载体让符号更具魅力,符号使载体更为充盈。恰恰,《对话》找到了彼此的影子,进而彼此成全、相互成就!
  记者:您主持过很多节目,您觉得在您主持的节目中,哪种节目类型是您喜欢的?哪一期是您最满意、印象最为深刻的?
  陈伟鸿:自《对话》开播至今已十一年之久,成功录制了五、六百期节目。让我记忆犹新的节目数不胜数,但作为对主持人来讲,使自己印象深刻且最满意的节目主持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台上能够将平时积累、沉淀的主持人专业的内在修养转化为一种从容、机智、敏锐的舞台表现、发挥个人才能,对节目有一定得对时间的把握能力、谈话内容的掌控能力以及舞台的驾驭能力,并且不拘泥于节目形态与形式;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每一期节目都是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这一观点,应认真回看、查漏补缺,在反思中弥补不足、进而完善自己。我想使我最喜欢、最满意、印象最深刻的节目应该就是在主持时发挥自己平日积累且使自己不断进步的节目。特别是2012年初,我荣幸作为中国经济的年度盛典评选启动仪式的主持人,见证了那些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经济人物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当时用三个词形容我的感受:自豪、充实、欣慰与兴奋。
  记者:如今已步入传媒经济时代,节目的好坏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及收视率密切相关,《对话》作为央视一档谈话节目当然也不例外,在收视这一方面,您会不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有,您又是怎样减压的?
  陈伟鸿:不可否认,曾几何时“万恶收视率”的说法一直是衡量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作为一项大众性普及度较高的传播媒介,电视节目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所认可,收视率的高低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传播和评价,也曾对电视节目培育观众意识、建立测评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全传媒和大传媒时代的到来,媒体已经不再将收视率作为唯一指标,而是重视收视率而不唯收视率;将单一的收视指标综合化,提出一种综合判别、衡量的评价指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