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特征、载体及引导对策]什么是新闻舆论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特征、载体及引导对策]什么是新闻舆论

发布时间:2019-06-30 03:55:56 影响了:

  摘 要: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舆论的形成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分析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表现载体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15-03
  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体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2月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2011年4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再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1]高校作为人才、知识、技术的聚集地,校园网络舆论往往领跑整个社会网络舆论。因此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关系了现代高校的发展,也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信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任务、新使命。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
  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开放、快捷以及超强的交互等属性,使得传统媒介关于个人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无法实现的状况大为改观。在互联网时代任务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畅所欲言。校园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喜欢挑战、喜欢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活跃且情绪化严重易冲动,这些特征使得当前大学生成为了营造和接受校园网络舆论的生力军。
  (一)校园网络舆论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校园舆论主体往往属于校园广播、报纸、电视以及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的策划者和制作者,大学生往往是单纯的舆论受众。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介在高校的普及,特别是近些年出现的微博等新兴网络工具的运用,舆论传播由传统的点到面的单向线型传播方式转化为点到点的交互爆炸式传播方式。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日益发展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者,甚至是制作者。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特别是2010年以来微博在高校受到了大学生热捧与追逐以来。微博使得媒体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了,“人人都是新媒体”。正如李开复在《微博改变一切》所说得那样,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 100个粉丝,你就像一个小规模报纸的编辑。如果你有 1000个粉丝,你就像是街头海报、大字报的创作者。如果粉丝到了 1万,你就创办一家杂志。如果你有 10万个粉丝,你发出的每条微博就像刊登在地方性报纸上那样受人瞩目。当你的粉丝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假设你有1000万个粉丝,自己就像电视节目的播音员一样。所以说,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运用,校园网络舆论主体也将日益多元化,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校园网络舆论坚持正确导向的困难。
  (二)校园网络舆论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化
  网络舆论内容的复杂性是指网络舆论的混乱无序、缺乏理性、权威性以及评判性不足。当前网络的自由开放属性决定了当前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丰富多彩,网络的海量信息在给大学生带来个性化资讯的同时,也冗集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存在着大量的色情迷信**等不良信息,激进情绪化言论也比比皆是,谣言蛊惑甚至引导青少年错误意识形态的言论也不乏其中。导致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以网络色情信息蔓延为例,据2010年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的报道显示,随着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在校大学生踊跃举报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仅2010年1月15日至2月2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就收到在校大学生的来信76件。在校大学生建言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中,揭露了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对在校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严重危害。很多同学来信反映,在校大学生涉足淫秽色情网站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同学深受其害,通宵或者逃课上淫秽色情网站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个别同学长期沉溺于其中,抱着一种“我堕落,我快乐”的心态,荒废了学业和青春,迷失了人生方向,甚至走上了歧途。[2]2012年2月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全国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会议上指出,随着网络技术裂变式发展,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传播形式和渠道更加复杂和多样,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动向。
  (三)网络舆论传播越来越便捷化
  网络舆论传播已突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网络把全世界联系成一个地球村。大学生可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事件,也可以就当前发生的任何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让全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微博与手机的结合,使得微博日益发展成为一家小小的媒体,每位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记者,成为主播人。这使得各类新闻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或者与广大学生有重大关联的事件往往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并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网络传播的快捷与便利,也决定了网络舆论形成传播的便捷性。我们日益发现,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都可能在校园网络掀起强烈的反响与争论。一般网络舆论会形成几个派别,譬如反对派或批评派、赞成派或表扬派、中立派或不予评论派。如果网络舆论出现观点高度一致或一面倒现象时,往往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例如“郭美美事件”引起亿万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关注,质疑与指责之声不绝于耳,校园网内大学生的跟帖评论不绝于耳,网络舆论的监督功能被放大。
  (四)网络舆论的导向越来越难以掌控化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重大新闻事件在网络世界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校园网络普遍关注的焦点,进而形成舆论。在舆论形成传播扩散过程中,一旦形成“权威”意见或出现能代表网民普遍心声的帖子后极易爆发式扩散,在网民中形成一呼百应、引发共鸣形成滚雪球效应。事实已证明,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信息的策源者利用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可以较容易地避开各种限制与障碍发布传播信息,网络舆论监管者也不可能对网络言论进行逐一的斟别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的掌控。校园网络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身心特征决定着他们更关注自身的感受与主张,追求标新立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校园网络舆论较之社会网络舆论的导向更难以掌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