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巧用课本材料 新型生物材料
 

巧用课本材料 新型生物材料

发布时间:2019-07-04 04:21:07 影响了:

  掌握充足的材料,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但是不少同学都觉得自己的积累不够丰富,除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多阅读积累都来自课本,作文时便苦于“无好米下锅”。那么,如何才能用好课本材料,让有限的积累发挥最大的作用呢?
  一、同一材料用于不同主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读,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需要做到准确、巧妙且与材料内容联系紧密。如,众所周知的?将相和的故事,可以从“宽容”、“气度”的角度去解读,也可以从“和为贵”、“和谐”的角度去解读,还可以从“爱国”、“以大局为重”、“知耻近乎勇”、“勇气”、“不打不相识”、“化干戈为玉帛”等诸多角度去解读。如此,对同一材料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充分发掘和拓展,使之适用于不同的主题,可以提高材料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二、多个材料用于同一主题
  同一个材料能够用于表现多个主题,同样,同一个主题也可以运用多个材料来表现。如,以“赏识”为话题作文,可以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因得缪贤赏识脱颖而出”的事例,也可以用《管晏列传》中管仲得齐桓公赏识、助其赢得了春秋霸主地位的事例,还可以用《魏徵传》中唐太宗赏识直谏敢言的魏徵、终成一代明君的事例。这些材料的内涵很丰富,但都能从“赏识”这一角度去解读,用在同一篇文章里表达“赏识”这一主题,可使文章材料更为丰富,内容更显充实。
  三、同一材料对比分析运用
  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中材料的对比运用,能够加强表达的力度,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主题更为突出。然而,不少同学作文时,总觉得正面材料十分充足,反面材料却“_个难求”。此时,如果我们将一个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巧作对比,也能够加强表达效果。如,以“宽容”为话题:运用唐太宗和魏徵的事例,可以先从正面分析,“魏徵曾辅佐太子李建成欲除掉唐太宗,可算作他的死对头,但唐太宗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允其犯颜直谏,辅佐朝政。”然后再从反面进行假设,陈述不够宽容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假如唐太宗没有宽广的胸怀,定要置魏徵于死地,又哪里会有后来的‘贞观盛世’呢?”正反对比,利弊一目了解,论证水到渠成。
  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不妨多多练习整理课本材料。如,分析单个材料能从哪些角度进行解读,根据能够表现的主题对多个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对同一个材料进行正反对比分析等,久而久之,对课本材料的认识会更为深刻,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