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05 04:12:39 影响了: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关键词】朗读;发展语言;审美;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18-0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1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对语音的感受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春雨的色彩》《秋天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课文。课文从天气、物候(植物、动物)各方面认识秋天及秋天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八月的凉爽初秋,到九月丰收,十月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菊花,可爱的大雁等优美的景色。这么鲜明的三种不同秋景让学生深刻体会秋天的美,那美如同一丝丝无声的细雨沁入孩子的心田,令人为之倾醉。学生在陶醉中享受祖国语言的美妙,同化自己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语言。同时也认识了“对偶”的句式,如“天对风,转凉对变爽……”。又体会了诗句格韵的美,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学生从课文中不但学习到句式,也学习到植物传播种子常识。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传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语言。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2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是打开文美意境的钥匙,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自然贴近作者感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联想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小鸭子回家》,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如小鸭子玩前时的“开心”,到迷路时的,“恐慌、害怕”,到“勇敢”地想办法的变化,最后在其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走出黑暗的森林,勇敢的品格。这些道理对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单靠分析去理解文中的含意是非常困难,其效果也非常差。学生对珍妮的诚实精神的赞美,对小鸭子勇敢的品格认识。只有通过反反复复的朗读,才能领悟的。从无声的文字到声情并茂的语言,它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所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不断发展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3 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默读由于只有“眼脑”一条通路,而朗读有“眼脑”和“耳脑”两条通道,在大脑皮层上留下双重刺激的痕迹,有助于对朗读材料的记忆。注意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是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 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4 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黄山奇松》、《雾凇》《九寨沟》、《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黄山奇松〉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如写迎客松时作者写到“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入情入境。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九寨沟》中“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下,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丛林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教师用绘形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些小动物的可爱,自然景色之优美!表达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长青.《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2]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3] 林天行.《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研究和探索》.湖州师范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