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再生资源专业课程研究]过程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再生资源专业课程研究]过程导向

发布时间:2019-07-07 04:05:33 影响了:

  摘要:高等学校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是以服务于生产、应用于实践为教学目标,而传统的教学方案却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在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案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该类课程的教改方案,并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分析了固体废物处理的工作过程和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设计了以涵盖该门课程各知识要点的五个工作情境,制定了该门课程教学和实验的具体实施环节。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固废处理;再生资源专业
  作者简介:张旭芳(198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讲师;马斌(1979-),男,河南郑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公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2102310689)、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JKGHAG-0318)、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75-02
  一、再生资源专业课程概述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材料工程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依附于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某一工作环节的现场工作人员。他们需要对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职能、对象和手段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熟练地处理工作环节内的各项事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步骤、方法和实现手段。在此,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情景、实施手段及反馈等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方案通常按照处理和处置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运输、破碎、分选、脱水、焚烧、热解及生物处理等;第二部分是对处置方法的讲授,包括填埋、制备建材等,相关实验环节同时开展。这种课程方案虽然简单、可行,但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教学初期,容易碰到学生提出“针对某种废物如何去处理”、“处理和处置是什么关系”等问题,尽管这种情况随着讲授的深入可以得以较好地解决,但还是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实验环节过程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学进度条块分明地进行各类实验,但很难了解在整个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过程中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缺乏站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固体废物资源化这一目的。另外,在学生走出校门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真正进入生产第一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案脱离工作实际情况,忽视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过程和任务,致使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汲取自己所缺知识。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改方案制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就是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和归纳,制定具体的教学步骤,从而使学生具备独立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各项要求的方案。[1,2]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实践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案设计。
  1.工作过程的分析
  在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知识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
  2.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第一个方面的基础上,设计多个学习情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知识体系。
  3.课堂和实验教学的组织
  以学习情境为核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出使学生自己按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这种学习性的工作过程的环节来进行学习。
  从教改方案的设计可知,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的本身,这让学生在工作之前就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工学结合问题。
  三、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分析与设计
  在工矿企业中,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过程通常包括收集、运输、破碎、分选、处理(热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和处置(填埋、利用等)等六个步骤。[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真正了解针对某类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处理原理和规定、工艺方案设计及选定、设备选型及处理能力计算等方面。因此,根据通用处理流程,设计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行动领域,如图1所示。
  四、学习领域分析与设计
  传统“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案是建立在学科体系基础上,其知识点相对孤立,缺乏课程间的沟通和综合。而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体系中,一个学习领域从形式上来说就是一门课程,它不仅要涵盖原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点,还须融合相关课程的知识,并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贴近于实际。
  参照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工作任务分析与行动领域内各知识点,分析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发现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群、生产工艺知识群和扩展知识群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
  第一,基础理论知识群主要是指固体废物与生俱来的物理特性、基本组成、化学性质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主要来自大学阶段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导论、环境材料学等课程学习。
  第二,生产工艺知识群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在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所用到的破碎、分选、脱水、焚烧、热解及生物处理等工艺知识点。
  第三,扩展知识群则是指与生产工艺流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如再生资源工艺和设备、现代测试技术、固体废弃物监测与分析及相关规章制度等。
  从课程知识体系可见,“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学习领域由许多表述知识点的主题学习单元组成,这些学习单元在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中又被称为学习情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