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转型期的危机特点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转型期的危机特点

发布时间:2019-07-08 03:56:17 影响了: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经历了一年有余,经过轰轰烈烈的救市以及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刺激,全球经济复苏显有成效。面对后危机时代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结合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其加快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对其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38-08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1.国外需求减少,国际市场萎缩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各国均受到金融海啸的袭击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疲软不振,国际贸易形势出现逆转。美国、日本、欧盟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由于美、日、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滑坡,国民财富大幅度缩水,国内需求减少,进而影响到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同样,其他贸易伙伴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也大幅度的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外向型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2.经济运行的动荡性加剧
  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阻,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进入了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的时期,由此可能引发世界经济的动荡加剧。各个国家均从自身经济发展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采取了不同经济刺激手段,这都或多或少的对原有经济秩序和国际市场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虽然出现不断向好的局面,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也将面临新的困境。如要解决政府刺激内需的持续性问题以及有效实现“国进民退”等问题,解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而相关政策的任何制定和调整都有可能影响市场脆弱的神经,从而引发国内市场不同程度的震荡,这无疑将对外向性企业造成影响。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以贸易救济调查为例,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不锈钢压力管、管线管、柠檬酸、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厨房器具置物架和挂物架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金额5.1亿美元。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床用内置弹簧组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8亿美元。之后的轮胎特保案以及后续的案例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另外,我国还遭受其他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据统计,我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六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标签要求等五个方面。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橡塑皮革、农食产品、纺织鞋帽和化矿金属。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及市区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1]。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受贸易摩擦更加严重,出口困难进一步增加。
  4.市场监管日益加强
  2008年金融危机发展的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全球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美国总统里根开启,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世界范围内竭力推行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与国际化。正是有了经济全球化,美国的资本驰骋世界,美国将金融衍生品行销到世界,将风险转移给世界。经济金融化即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政府管理越来越依赖金融服务,社会经济高度依赖金融,各国经济运转也片刻离不开金融。在国际市场,每天有数万亿美元的交易,而反映实体经济的商品交换流转不到2%,绝大多数是钱与钱的交易。经济金融化不断演绎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虚拟经济远远超出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头重脚轻,失去了重心,惟有高速运转才能保持平衡。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对近年来西方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与经济金融化是沉重打击。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政府惟有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约束。
  5.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加快
  过去一段时期内,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的制造板块、金融板块、资源板块三大板块中,我国在制造板块形成了强大优势。金融危机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往的经济危机中,都因科技的突破得以化解。美国政府最近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了大量的科技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大量投资,同时还强调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可见,金融危机将给各国经济和企业带来强制性的调整,而且这样的调整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6.绿色经济和能源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资源、能源消费总量也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全球碳排放增长非常快。从长远看,各国对资源和能源的竞争将日趋激励,价格也将不断上涨。展望后危机时代,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能源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萨克斯最近撰文指出,现在是实施“绿色救助计划”的时候了。经济危机提供了历史性机会,那就是将泡沫经济和过度消费转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这些都决定了对外贸易在原有结构下不可能再持续快速增长,这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7.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并呈现升值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是在人民币币值相对低估、汇率基本稳定的环境下发展的。这样一种安排强化了我国的低成本优势,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开放和国际化,人民币汇率今后必将越来越市场化。未来一个时期,总体上人民币将呈现升值趋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必须适应这样一种浮动的、升值的汇率环境,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升高等因素,必然会给外向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2]。人民币升值使外贸出口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风险加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