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课文翻译【古汉课文翻译】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课文翻译【古汉课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9-07-21 09:46:07 影响了:

⏹ 吏,一般来说,在东汉以后,多指小官。 在先秦和西汉时,“吏”和“官”的区别主要在于: “吏”是指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官吏”,不管大官小官都叫“吏”。 “官”主要是指处所,也就是官府。 窃,自谦的表敬副词,常用的还有“忝、猥”等。 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 (《后汉书·杨赐传》)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昔缪公求士,西取 由余于戎,东得 百里奚于宛,迎 蹇叔于宋,来 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阶层。 西、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百里奚:人称五羖(黑色公羊)大夫。 产,指出生。现代汉语只说物产于某地,不能说人产于某地,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孟子·滕文公上》“陈良,楚产也。悦周公、 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 引进地点的介词“于”有时不出现。这是秦汉文献一个普遍的特点。 1)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于”不出现】西戎。 2)快意【“于”不出现】当前,适观而已矣。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移、易:改易,改变。 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 殷盛:同义连用。殷实兴旺。 乐用:乐为所用。乐于效力。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亲服:亲附服从。 举:攻克,占领。《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治强: 治,太平、安定,治理得好。 强:“强”之本字,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拔:攻取。攻城拔寨。三川:黄河、洛水、伊水。 惠王攻巴蜀,目的是夺取那里的产粮地区,以解关中困难。 包:囊括。 从:“纵”之本字。六国合纵之计(苏秦)。 西面:面向西面。 施:延续。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杜:杜绝。 向使:假使。

⏹ ⏹

⏹ 内:容纳,后来写作“纳”。 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 互文,应理解为“是使秦国无强大富利之名实也”。 以上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为秦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之错提供依据。 〔宋〕李涂《文章精义》说:“起句即见事实,最妙。”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致:招引、招致、得到。 之:表示修饰限制关系,前面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 《荀子·性恶》:“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 建、树:皆为树立、设置之意。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然后:然,代词,如此、这样。“如此而后”之意,后凝固为一个词。 《尔雅》:“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 用:泛指使用的器物。“器用” 采:彩饰。 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治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所以:用来„„的东西。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所以:用来„„的东西。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所以,„„的原因。 下陈:堂下。《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释名·释宫室》“陈,堂途也。言宾主相迎,陈列之处也。” 娱、说:都是使动用法。 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雅:善于。 善于随着时俗的好尚改变(服饰打扮)。俗,许慎解释为习也,风习、习尚。非世俗、低俗之意。 佳冶:娇美妖冶。明 刘基 《裕轩记》:“目不耽佳冶之容,口不谈官政之是非。” 窈窕 娴静、美好貌。《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曰:“窈窕,幽闲也。” 妖冶貌。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李贤注曰:“窈窕,妖冶之貌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杨恽《报孙会宗书》:“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琴。奴婢歌者数

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 快耳:使„„畅快、愉快。

⏹ 声:音乐。

⏹ 《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魏文侯)曰: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

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取:择取。

⏹ 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

⏹ 然则:这样、那么。

⏹ 第二段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设喻丰

富,运笔酣畅,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

⏹ 宋代李涂说:“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

痛快!深得作文之法。”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兵:军队。

⏹ 让:辞让,拒绝。

⏹ 择:区别。《吕氏春秋·简选》:“今有利剑在此,以刺则不中,以击则不及,与恶剑

无择。”

⏹ 裘锡圭认为,古代“择”“释”二字通用,这里的“择”应该读为“释”,有舍弃义。 ⏹ 《韩诗外传》卷三“夫太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也。”

⏹ 明其德:使其德行昭著。

⏹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无:无论。

《史记·田儋列传》“政无巨细,皆断于相

⏹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黔首:“黔首,谓万民也。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孔颖达) ⏹ 藉:借给。借口、凭藉之“藉”后来简化为“借”。

⏹ 赍(赍):送人财物。

⏹ 夫物不产于秦者,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

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损民以益雠: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

⏹ 一曰:损、益对言,损者减少之意,益者增多之意。

⏹ 《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

不为。 ”

⏹ 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论述驱逐客卿之弊,雄辩有力。

⏹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

⏹ 论据充分,说理周密,继承了荀子散文的优点。在铺叙写物、抑扬开合方面,又有

纵横家的气势,对汉初贾谊、晁错等的政论文都有影响。文中多用排句、对偶,对骈体文的产生亦曾起到影响,后世评文者曾誉之为“骈体初祖”。

⏹ 总结本文语言特点

⏹ 对偶句、排比句大量使用,总结掌握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1)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取”、“得”是近义词。 2)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迎”、“来” 是近义词。 3)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收”、“取” 是近义词。 4)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实”、“名”是一组反义词。 5)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建”、“树” 是近义词。 6)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 “充”、“实”是同义词。 7)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可”、“否”是一组反义词。“曲”、“直”是另一组反义词。 8)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重”、“轻”是一组反义词。 9)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成”“就”是一组同义词。“众”、“庶”是一组同义词。 10)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多”、“众”是一组同义词。 11)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 “损”、“益”是一组反义词。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

⏹ 《艺文志》为《汉书》首创,继承刘歆《七略》而来。艺,古以易、诗、书、礼、

乐、春秋之术为六艺;文,指文学百家之言。此志实为包括六艺百家文献之总目录。分六略三十八种。每种后有小序,每略后有大序,简述先秦至西汉学术之源流。 ⏹ 清儒金榜曰:“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

之门户也。”

⏹ 司马谈 “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

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

说。小说家为小道,故称" 九流十家" 。

⏹ 关于先秦诸子的起源

⏹ 1、诸子出于王官

⏹ 自汉刘歆、班固创立“诸子出于王官说”,传承久远。直到章太炎仍认为诸子“大抵

出于王官” 。

⏹ 2、诸子起于救时之弊

⏹ 起于《淮南子•要略》。

⏹ 后胡适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诸子之学皆春秋战国之时势世变所产生 ”。 ⏹ 3、诸子起源与官师分离有关,起于救时之弊是就其社会背景而言的。

⏹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

⏹ 仁义之际, 者,既不能看成是特指代词,也不能看成是起停顿作用的助词,有人认为这个“者”是用在同位语结构中的具有指代意味的词,相当于“云梯之械”的“之”,或同于“之子于归”的“之”,儒家者流,可以译为“儒家这种学派”。 《说文解字》 :“者,别事词也。”段玉裁:“者回、者个,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这’字代之。” 际,《说文·阜部》:“壁会也。” 壁会,两墙相交之处,两墙相交形成一个界域,故此义可引申为界域、范围之义。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师古曰:“祖,始也。述,修也。宪,法也。章,明也。宗,尊也。言以尧舜为本始而遵修之,以文王、武王为明法(效法文武),又师尊仲尼之道。” 以重其言:使其言为重。 (独言“于道最为高”,别儒于诸家)。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师古曰:「论语载孔子之言也。言于人有所称誉者,辄试以事,取其实效也。誉音弋于反。」 古之圣哲,皆坐言而起行。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师古曰:「辟读曰僻。」师古曰:「哗,諠也。宠,尊也。哗音呼华反。」 苟,课本注讲为苟且。有人认为应作表限止范围的副词,与《易·系辞上》“苟错诸地而可矣”的“苟”同。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认为此处的“苟”犹“但也”,“但”有“只”的意思,故“苟”当“只”讲。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 师古曰:「寖,渐也。辟读曰僻。」 惑者(迷惑不清之人),章句鄙儒(如秦延君), 辟者(辟邪偏颇之人),曲学阿世(如公孙弘)。 《文心雕龙·论说》:“若秦延君之注《尧典》,十余万字;朱善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 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位拜相封侯的儒者,史家认为他曲学阿世、从谀人君、阳善阴恶。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历记:普遍、一一记录。 君人南面之术,此一语道破道家之用。 王念孙:君人当为人君,《谷梁传序疏》、《尔雅序》引此皆不误。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师古曰:「虞书尧典称尧之德曰『允恭克让』,言其信恭能让也,故志引之云。攘,古让字。」 师古曰:「四益,谓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也。此谦卦彖辞。嗛字与谦同。」 四益:天益、地益、人益、神益。 君人南面之术在于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合乎谦下之旨,故能任人而不任智,无为

⏹ 而无不为。 课本注,“攘”通“让”。尚可探讨。攘,《说文·手部》:“推也。从手襄声。” 联系“揖”的解释“揖,攘也”,可知“揖”与“攘”同义,则“攘”本义就是揖攘、谦攘。而从言之“让”,《说文·言部》:“让,相责让也。” 是用言辞去指责别人,反而没有谦让、揖让之意。故段玉裁注曰:“经传多以为谦让字。” 则“让”作为“谦让”义讲倒应该是“攘”字的假借。 “嗛”本“衔”的异体字,(《说文·口部》:“嗛,口有所衔也。”经籍中多用作“谦”。这可以看成是通假。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师古曰:「放,荡也。」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散道德,放论。”可知道家思想,一变为旷放无羁、毁弃一切,自庄周始。秦汉以“黄老”并称,施之政治。魏晋以来,但言老庄,流于旷达清谈,与世隔绝。此间差别,须明辨之。 可以:可,能愿动词,以,介词,宾语“之”省略。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历象日月星辰: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运行。 师古曰:「泥,滞也,音乃计反。」师古曰:「舍,废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至《隋书•经籍志》不复立此门,立“五行”一类。 “歴、“暦” 两个字是古今字的关系。《说文·止部》:“歴,过也,传也。”段注:“引伸为治历明时之历。”《说文》无暦字,徐铉本新附有“历” 。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 理为治玉,治玉需要剖析,剖析以后得其玉之纹理,此过程与断狱有相似之处,故以治玉之理称治狱。理官即司掌刑法的官。 信赏必罚:语出《韩非子·外储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信,的确;必,一定。“使赏信使必罚” 师古曰:「噬嗑之象辞也。饬,整也,读与敕同。」 《汉书·贾谊传》:“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 如今之所谓道德与法律,废一不可行。 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任:凭任。 师古曰:「薄厚者,变厚为薄。」 或曰,轻薄厚谊。 薄,《说文·艹部》:“林薄也。” 段注:“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蚀皆是。” 可知,薄的本义是指树木长得很茂密,人或其它动物进不去为薄。故“薄”可用逼迫之义。薄厚可以译为迫害忠厚之士。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 ,而

⏹ 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 (釽)析乱而已。 师古曰:「论语载孔子之言也。言欲为政,必先正其名。」 晋灼曰:「譥,讦也。」师古曰:「譥音工钓反。」师古曰:「 (釽),破也,音普革反,又音普狄反。」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 《汉纪》卷二十五作“清庙之官”。 师古曰:「采,柞木也,字作棌,本从木。以茅覆屋,以棌为椽,言其质素也。」 选士大射:《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大射,古代射礼,中者参与祭祀。 宗祀严父:祭祀祖宗,敬事父亲。 如淳曰:「右鬼,谓信鬼神。若杜伯射宣王(《墨子明鬼下》),是亲鬼而右之。」 师古曰:「右犹尊尚也。」 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顺四时而行事,反对儒家之命定说。 苏林曰:「非有命者,言儒者执有命,而反劝人修德积善,政教与行相反,故讥之也。」 如淳曰:「言无吉凶之命,但有贤不肖(之)善恶。」 如淳曰:「言皆同,可以治也。」 师古曰:「墨子有节用、兼爱、上贤、明鬼神、非命、上同等诸篇,故志历序其本意也。视读曰示。」 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此言墨子节葬非礼,兼爱无父,为孟子所讥。后孟子渐为后世所尊,故儒者视墨子为邪说,墨学遂一蹶不振。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师古曰:「论语载孔子之言也。谓人不达于事,诵诗虽多,亦无所用。」 师古曰:「亦论语载孔子之言,叹使者之难其人。」 师古曰:「谖,诈言也,音许远反。」 奚以为:奚,疑问代词,什么。以,动词,用。为,本为动词,此处虚化为表疑问的语气词,但只跟奚、何等字连用,如“何以文为”、“何以伐为”。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师古曰:「治国之体,亦当有此杂家之说。」国体:国家之典章制度。 师古曰:「王者之治,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师古曰:「漫,放也。羡音弋战反。」钱大昭曰“犹漫衍也。”

⏹ 漫羡,由于杂也;无所归心,则去道本远矣。

⏹ 《隋书·经籍志》:“放者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学,言非而博,是以杂错漫羡

而无所指归。”

⏹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誖上下之序。

⏹ 农稷:后稷为尧时农业之官,故此曰农稷之官。

⏹ 《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

七曰宾,八曰师。”

⏹ 师古曰:「言为君之道,所重者在人之食。」

⏹ 《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

⏹ 师古曰:「言不须圣(主)〔王〕,天下自治。」

⏹ 师古曰:「誖,乱也,音布内反。」

⏹ 《隋书 经籍志》:“鄙者为之,则弃君臣之义,徇耕稼之利,而乱上下之序。” ⏹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 如淳曰:「《九章》『细米为稗』。街谈巷说,其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

立稗官使称说之。」

⏹ 师古曰:「稗官,小官。《汉名臣奏》唐林请省置吏,公卿大夫至都官、稗官各减什

三,是也。」

⏹ 顾实曰:“稗者,小也。小官之称稗官,犹小贩之称稗贩也。”

⏹ 造:开始。《尚书·伊训》“造攻自鸣条。”

⏹ 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

议也。

⏹ 《隋书 经籍志》“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

⏹ 如或:复合虚词,如、或都表示假设,连用与单用时义同。

⏹ 如《搜神记·葛玄》:“为客设酒,无人传杯,杯自至前;如或不尽,杯不去也。” ⏹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说)〔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 师古曰:「政,亦征也。言专以武力相征讨。」

⏹ 世主:一曰指世袭之君主。一曰指当世之君主。

⏹ 师古曰:「好音呼到反。恶音一故反。」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

⏹ 顾实曰:“十家去小说,故曰九家。九家亦曰九流,向、歆所定。”

⏹ 取合:谋求迎合、适应。《史记 ·韩长孺列传》:“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 ⏹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 师古曰:「辟读曰譬。」

⏹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此“之”字,用于名词与介宾结构之间,表示名词与介宾结

构是对待关系。 “之”将名词与介宾结构粘连在一起,可以做主语或宾语。介词一般是“与”、“于”。

⏹ 《吕氏春秋 长攻》“夫吴之与越,接土临境,道易人通,仇雠敌伐之国也。” ⏹ 《论语 卫灵公》“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

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

肱之材已。 《淮南子·泛论》:“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师古曰:「裔,衣末也。其于六经,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 得其所折中:去其偏激之说而得其中道之论。 师古曰:「已,语终辞。」无实际意义。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师古曰:「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 师古曰:「索,求也。」 师古曰:「愈与愈同。愈,胜也。」 师古曰:「舍,废也。」

论语选段

← 《汉书·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

语》。”

← 《论语》不是某人在某一时间编成的。一般认为,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定的,

延续了一两代人,前后达三、五十年的时间。

← 最后总的编定人可能是曾参的学生。

← 《论语》全书二十篇,为了称说上的方便,每篇有个篇名。篇名是根据这篇开头一句话

中的某两三个字起的,它与本篇的内容是没有关系的 。

← 《子路从而后》章选自《微子篇》。《微子篇》开头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

谏而死。”

← 篇下面是章。章是根据内容所划分的段落。

← 《论语》在古代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多系口语记录,因此具有口语的生动活泼的特点。但它又是经过加工的,语言精炼而典

范。

例如:过犹不及、温故知新、既往不咎、尽善尽美、巧言令色、文质彬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道听途说、举一反三、任重道远、循循善诱、后生可畏、欲速不达、怨天尤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患得患失、是可忍孰不可忍、朽木不可雕也、三思而后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海之内皆兄弟、生死有命,富责在天、君子成人之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小不忍则乱大谋、既来之则安之等等

← 孔子的思想

← 1、孔子强调礼治,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 。强调“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

← 2、强调“仁者爱人”,反对残暴政治,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

盾。

← 3、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冥冥之物不欲深究,对抽象的、纯思

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

← 《论语 •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二、课文讲解

子路从而后

← 从,跟从。后,做动词用,落在后头,后字在古文字里写作 ,足有所系,故

后不得前,是会意字。引申为位置、时间、次序在后的。

← 遇丈人,以杖荷莜

← 用拐杖挑着锄草的农具。

← 以,介词,拿的意思。莜,一种锄草农具。一说是竹器,类似箩筐一类器物。 ← “荷”字在现代汉语有两读。一读为 hé,一读为hè ,是扛的意思。“荷”引申还有负

担的意思。如载荷、负荷等。在书信用语中,有感荷、是荷(荷德、荷恩),也是从这儿来的。

←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 夫子:是一种尊称,古人用的地方很多。一是对大夫以上官员的尊称,如《季氏将

伐颛臾》章。孔子在鲁国做过大夫,所以孔子的学生尊称他为夫子。后来,“夫子”一词就成为对老师的尊称。另外“夫子”还可用做对男子的尊称,也可用于妻子称丈夫。

← 最初是第三人称尊称,战国以后也可用于第二人称尊称。

←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分:《郑注》:“分犹理。”《包注》解作“分植”之意。《集注》始解作“辨”。或以为

此二句是丈人自谓,或以为丈人责子路语。

←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 植,古置字。《尚书·金縢》“植璧秉圭。”孔安国传:植,置也。 一曰:树立,插。 ← 芸:同耘。耘田除草。

←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食之,是使动用法。让子路吃,款待子路。

← 见,使动用法,使他的两个孩子来拜见子路。

←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

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 如之何,怎么能。

←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 ·君子于役》)

←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洁:形客词,干净、清白,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自己干净清白。

← “仑”本来指条文、条理,伦就指人与人之间的条文和条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 “天伦”指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也就是血统关系。

← “伦常”,封建社会里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准则。君臣关系被看成是最重要的,

所以,称为大伦。

←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

← 《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

← 参考《微子》篇其他章节:

←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季氏将伐颛臾

← 季氏:

← 鲁国属姬姓,与周天子同姓。鲁国的国君。就《春秋》记载,首为鲁隐公,接着是

鲁桓公(桓公是隐公的异母弟),桓公传其子庄公,庄公有三个弟弟叫庆父、叔牙、

← 季友,这三个人的后代发展成三个大族,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都姓姬,要强谓他们后代的不同发展的分支,就用氏来表示,以排行为氏。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是固定结构,不是、莫非,用来表示推测,可译为恐怕。 过:责备、批评。为了强调宾语“尔”,把宾语提前,然后用“是”来复指它。与:是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 何以伐为 何以:以何,凭什么。为:表示反问的语气词。反问就是无疑而问,有否定词,表示肯定,没有否定词,表示否定。 连词,表示假设。“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 表示选择。“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北史 何妥传》 语气词“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逍遥游》 介词,被。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危而不持”是个紧缩句,主语省掉了。危:主语是指盲人。不持:主语是帮助盲人的人。 焉:副词,何必,表示反问。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龟玉,龟甲、瑞玉。古人事事要占卜,向神请示,根据占卜来行动。所以龟甲,特别是大的龟甲,是宝物。玉,古代十分珍贵的东西,它的用途很广,比如用玉做的圭,是一种礼器。贵族朝聘、祭祀都要拿着它。 虎兕、龟玉,古代都设有专门官吏来管理,管理野兽的官吏叫“囿人”,管理龟板的叫“龟人”,管玉的叫“典瑞”、“玉人”。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是主语。“疾”下面是宾语。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是“疾”的宾语,它是由两个动宾词组构成的,中间用一个“而”连接起来。舍曰欲之,这里又有动宾关系。“曰”的宾语是“欲之”,“欲之”又是动宾结构。“而必为之辞”,“为”是动词,后面是个双宾语,一个“之”,一个是“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有国的,指诸侯,有家的,指大夫。不患寡而患不均:清人俞樾认为,第一句的“寡”字应是贫,第二句贫字应是“寡”。 俞樾《群经平议》 :“寡、贫二字传写互易。贫以财言,不均亦以财言,财宜平均,不均,则不如无财矣。故不患贫而患不均也。寡以人言,不安亦以人言,人宜乎安,不安,则不如无人矣,故不患寡而患不安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邦,国,指整个鲁国而言。 分崩离析,旧注认为,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离,不可会聚曰离析。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一日长:年长一日,夫子对弟子谦称

自己年长之意。乎:表比较的介词。

← 毋吾以:没有人用我了。毋,同“无”;以,杨慎《丹铅录》引王符语,释“以”为

“用”,动词。吾,作“以”的前置宾语。

← 以,《郑注》作“已”,停止之意,释此句为“毋以吾一日长乎尔,而止口不言”。 或曰:以,因为。不要因为我(而不敢说)。 居:平居,平日。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老子》) 如或:假如有人。或,有人,无定代词。 则何以哉:何以,即何以为用。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率尔:轻率、急切。 “尔”,可作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摄:迫于、夹于。 师旅:军队。古代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 因之以饥馑:因之,继之。《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 比及:比,音bì。等到。古者三年为考核政绩之期。 方:义方,道义的方向。 然、尔、而、如、若。作为形容词词尾,五字同源。 然:《列子·汤问》“杂然相许。” 尔:《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 而:《论语·微子》“今之从政者殆而。” 如:《汉书·诸侯王表》“海内晏如。” 若:《诗经 ·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夫子哂之。 哂:马融《注》:“笑也。” 《论语集注》:“微笑也。” 《论语正义》:“《曲礼》:‘笑不至矧’,《郑注》:‘齿本曰矧,大笑则见。’《释文》:‘矧,本又作哂。’是‘哂’与‘矧’同。宋氏翔凤《过庭录》:‘《说文》:“弞,笑不坏颜曰弞。从欠,引省声。”《说文》无“哂”字,作“弞”为正,“矧”是假借。凡笑以至矧为度,过此则坏颜,且失容,故曰“笑不坏颜”,非微笑之谓。曾晳亦以夫子有异常笑,故问之尔。’”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六七十:四境各长六七十里之国。 如五六十:如,或者。 足民:使民足于衣食财用。 如其:至于那个。如:至于,若。表转折。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宗庙之事:祭祀祖先的仪式。 如:或者。清人王引之《经传释词》认为当训作“与”。如《史记·虞卿列传》“赵王问楼缓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 会同:诸侯之间举行盟会。 端章甫:端,玄端,古代礼服的名称。 章甫,古代一种礼帽的名称。都用作动词。 相:赞礼人,司仪。 子曰:“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论语. 公冶长》)

← 《释名·释衣服》:“玄端,其袖下正直端方。” 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希:同“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孔注》:“思所以对,故音希。” 铿尔:犹“铿然”。象声词。 作:立起来。《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撰:具,才能,才干。《孔注》:“撰,具也,为政之具也。” 何伤:不妨,无妨之意。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莫:“暮”的古字。莫春,季春三月。 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舞雩:用舞蹈方式祈雨的祭祀仪式,舞雩台是古代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与:许与,赞同。 朱熹《论语集注》: 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 杨树达《论语疏证》:“孔子所以与曾点者,以点之所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亦有人以为,曾点是孔门之狂者,本无意于世,孔子之所以赞许他,只是遭时不遇,与汝偕隐之意。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为国:为,治理,动词。 让:礼让,谦让。 “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冉求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邦,安邦治国,名词用作动词。 《集注》以此下二“唯”句为曾点问孔子之语,《皇疏》、《邢疏》皆以为均孔子之语。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之:用法相当于“其” ,相当于“那个”。 唯求则非邦也与? 唯赤则非邦也与? 此二句有不同理解,一曰孔子所言,自问自答,一曰曾点之问。

《孟子· 许行》

一、孟子简介

《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1、孟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政论。

2、孟子仁政论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孟子仁政论的历史根据是“先王之道”。 “言必称尧舜”,“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 课文讲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着录《神农》二十篇,班固自注曰:“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 许行,生平无考。 神农为太古时期的三皇之一,伏羲、神农、黄帝,神农为炎帝,因教民稼穑,故称神农。 为,治也,这里可讲为研究。者,特指代词。为神农之言者,研究农家学说的人。 愿受一廛为氓 廛,“居也。”古代一户所居占地二亩半,称一廛。《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氓”,指的是从别国迁来的居民。“氓”字从“民”从“亡”,“亡”是逃走、逃亡。现在这个字和“流”结合成“流氓”一词,是贬义词;但“流氓”一词,开始是指无业的游民,不带贬义,后来才指那些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捆屦织席以为食 “捆”不是 “捆绑”的“捆”,教材上注为“编”,其实也不是一般的编织,而是特指编织草鞋时的一种动作。赵岐注说:“捆犹叩椓也,织屦欲使坚,故叩椓也。”“叩”就是敲打。“椓”也是敲击的意思。 以,介词,宾语“之”省略。为食,犹如说为生。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则,副词,帮助判断,诚,情态副词,的确。这是一个判断句,滕国的国君,的确算得上是一个贤明的国君。 虽然,让步连词“虽”和指代词“然”的结合,可译为“即使这样”、“虽然如此”,不能译为“虽然”,文言文中单说一个“虽”时,才可译为“虽然”。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东汉的赵岐和南宋的朱熹都说“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可见上古的人一天吃两顿饭。这里的饔和飧,都是名词用做动词。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今也”的“也”字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仓廪”和“府库”是有区别的,“仓廪”是放粮食的,“府库”是存放财物的。 “厉”,教材解释为病,受到损害的意思,本来是不及物动词,这里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以,介词,宾语“之”省略。 恶,疑问代词作状语,当“哪里”讲。得,得到,这里是“够得上”的意思。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必,副词,表示对动作和情态的推测,可译为“一定”。“而后”相当于“然后”。 害于耕: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以,介词,引进行为的凭借,当“拿”、“用”讲。 者,者字结构,相当于“┅┅的情况”、“ ┅┅的行为” 。 为,算作。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舍,赵岐注:“舍者,止也。止不肯皆自取之其宫宅中而用之。” 焦循注:“舍,为居止之止,此为禁止之止,故又申解止为不肯。” 毛奇龄《四书剩言》“言止取宫中,不须外求也。” 章太炎《新方言》,认为”舍“即“啥”,什么。 杨伯峻注:何物也。 有人认为“舍”系“盇”(盍,何不)之形讹。 宫:指宫室。《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经典释文》“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独可耕且为与? 独,表示反问的副词。“岂”“难道”,“怎么”。 “物之饮食,天不能知;人之饮食,天独知之?”(《论衡·雷虚》)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乎?”(《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下文“尧独忧之”,用法不同。 一说,私下、暗自。一说,特别。 “独”用法举例 1、单独。“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学记》) 2、私下,暗自。“齐桓公独与管仲谋伐莒,而国人知之。”(《韩诗外传》) 3、特别,超常。“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三国志·周瑜传》) 4、只,仅仅。“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5、单单,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第二十章) 6、尚且。“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说苑·杂言》) 7、反诘语气。难道,怎么。 是率天下而路也。 朱熹:“谓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也。” 一曰“疲劳,疲蔽,羸弱。”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路,通露,败也。 治于人者食人。 赵注:“民治公田以奉养其上。” 食,读音有二。 1、sh í。名词义为“食物”,动词义为“吃”。 2、s ì。动词义“给…吃”,引申为“养”。《左传·文公十八年》:“事以度功,功以食民。”杜预注:“食,养也。” 《淮南子·说山训》:“幸善食之而勿苦。”高诱注:“食,养也。” 又《孟子·尽心上》:“食而勿爱”。《论语》皇侃疏作“养而不爱”,“养”与“食”同义替代,可知“食”即“养”也。 洪水横流 横流,古人思维有一定势:凡事纵则顺,横则逆,横行霸道,横冲直撞,都带有贬

义。

同义联合的合成词。《说文·十一上·水部》“泛”与“滥”为转注(即可以互训,大徐本,页230),为漫无边际的样子。 畅茂 同义联合的合成词,“畅”的本义是“禾苗不生”,字本从田,昜声。后来发生形体讹变,田变成了申。(见《说文·十三下·田部》,大徐本)徐铉等认为通畅之义是假借义,段玉裁注认为这不是同音替代的假借,而是词义的相反而相生。段注可信。词义相反而相生在汉语的词汇中是不乏其例的。 比如:乱,本来是用手理顺一团乱麻,有混乱与治理两种词义包含其中。词义的相反而相生,今人称为反正的引申,指反正义同词和反正义同源的现象(见王宁《训诂学原理》,页57)这里实际上也是反正义同词,“畅”一词兼有不生与畅茂两种意义。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举,有任命、指派之义,不是推举之义。 赵岐注,敷,治。王念孙以为《孟子》文中的“治”是后人据注文加进去的。 朱熹《集注》、焦循《正义》皆训作布, “布”有散义,散有分义,敷治即分治。 《说文解字》:“敷,施也。”所以“敷治”即实施治理。 舜使益掌火。 “火”是一种官职的名称,又叫“火正”。上古设有五行之官,分别掌管金、木、水、火、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这几句列举了几条具体的河流名,又分别说“注诸海、注之江”,大多数和后代的河道不合,所以后来有许多学者进行考证。其实孟子的本义不在列举,而笼统地讲注之江海。分别说“注诸海,注之江。”这是古人一种修辞手法——“互文见义”,没必要一一去考证。这句的大意可以理解为大禹疏通了九河,疏导了济水、漯水。挖通了汝水、汉水,排除了淮水、泗水的淤塞,使它们分别流入长江大海。 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助动词“得”与连词“而”连用,用在动词前。“得”之前有时还有“可”。“可以”,“能够”的意思。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关于“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比如《大雅•民劳》中说:“惠此中国”。 后来使用上大致有两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毛传:“中国,京师也。”刘熙《释名》:“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二是指中原地区,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农业上种叫“稼”,收叫“穑”。 “树、艺”,都是动词,种植的意思。 人之有道也。

些例子作为证明,其中包括《许行》中的这一句话。后面又说:“为、有,一声之转,故‘为”可训为“有”。”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在《孟子·许行》的前一篇文章里,还有个类似的句子。就写作“民之为道也”,可见“有”和 “为”可以互相解释。 有字用法举例: 1、犹“为”。 “克国得妃,其有吉孰大焉?”(《国语 晋语》) 2、犹“或”。 “日有食之。”(《天论》) 3、介词,与“以”相通。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秋声赋》) 4、连词,如果。 “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左传·僖公 二十八年》) 5、连词,因为。 “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扞楚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6、连词。除非,要么。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 公孙丑下》) 7、副词,相当于“又”。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饱食”、“ 暖衣”、“逸居”是三个并列的以动词为中心语的偏正词组,“食”、“逸”、“居”都是动词,“饱”“ 暖”“逸”都是形容词作状语。 “暖”,后来写作“暖”,是异体字。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互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杨伯峻《孟子译注》)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曰”,该字当作“日”,清人焦循《正义》已作考证(见《正义》上,页389-390),教材是承唐石经之误,作“曰”与上下文为叙事体不合,也与整个文章的意思不连贯。 “劳、“来”、“匡”、“直”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劳”、“来”是同义词,《尔雅》的《释诂·下》说:“劳、来„,勤也。” 教材解为“徕”。 把它解为勤劳,不但讲得通,而且和“匡、直”,“辅、翼”相同,成了三组同义词,结构上显得匀称。 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其独立性。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谓之仁。 谓之是一个固定的表达格式,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认识和称谓,一般构成一个双宾语结构。 以,介词,当“把”讲。把财富分给别人就叫它“惠”,用善来教导别人就叫它“忠”。为,介词,替。者,特指代词,替天下寻求到人才的人就叫他仁者。这里孟子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不能包容惠、仁、忠的全部含义。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也是主谓倒装句。 尧之为君是一个主谓结构,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其独立性。 民无能名:《说文》:“名,自命也。”即作器刻铭之铭,有颂扬赞美之意。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古代的尺比现在的短,古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七寸。“适”,去。“莫之或欺”的“莫”

是无定代词,指没有一个。“或” 是语气词,和“莫”配合,加强否定的语气。“莫之或„”这种格式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

楚辞:

楚辞渊源于楚地的歌谣,受《诗经》的某些影响,同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有直接血缘关系。楚地的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 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论语》载《接舆歌》,《孟子》中有《孺子歌》等等。到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作品出现后,楚辞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骚体诗)来指称楚辞的。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 《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

《橘颂》、《悲回风》等9篇作品。

• “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 《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写作年代如朱熹所

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楚辞集注》卷四)

•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 皇天:老天,皇是大的意思。百姓:先秦有二义:A ,百官;B ,平民。这里包括两

者,相对“皇天”而言。

• 震:震荡,动荡。愆:罪过,这里指遭罪,受苦。震愆:动荡不安而遭罪受苦。 • 何+名词+之+形容词,是古汉语的常见句式,表示“„„多么„„”

• 《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 关系到对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和主题的解释 。

• 一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迁都于陈,陈在郢的东面,所以说

东迁。百姓随楚王室东迁,结果妻离子散。因此“哀郢”是在楚国都城郢被攻陷之后写的。但诗中明确说“至今九年而不复”,与历史记载屈原闻白起破郢,悲愤之极,投江而死相矛盾。

• 另一种解释:这首诗作于屈原被流放之后第九年,是屈原对自己被放逐的回忆;“民”

指屈原自己,“离散而相失”指屈原被放逐,与家人亲族分别离散。这里“迁”指流放、放逐。《史记·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

• 这一段是总纲,屈原叙述自己遭罪而流放。

•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而流亡。

• 去:离开。就:走向。遵:沿着。

• 江:长江,专名,后来泛指江河。夏:夏水,古代的一条河流,今已湮没。长江和

夏水都是东流,所以古代经常江夏并称。

•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

• 国门:国都的城门,即郢都的城门。轸:悲痛。轸怀:伤怀,心中悲痛。 甲:古人用天干纪日,“甲”就是“甲日”。鼌:通“朝”,早晨。 以:介词,表时间,宾语是“甲之鼌”,正常语序是“吾以甲之鼌行” 。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闾:本文是里门,古代二十五家编为一里,每一里有一门,叫“闾”,后来“闾”也表示居民组织单位,同“里”,因此“闾里”可以连用,又往往以之表示自己的故乡。“三闾”者,从王逸的说法推断,大概是指楚国贵族有昭、屈、景三氏,他们于郢都之内各有居住区,每个区以所在街门为别,呼为“昭闾”、“屈闾”和“景闾”。 怊:远的样子。荒忽:联绵词,远的样子。在联绵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同义词,构成三字状语,是楚辞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比如《离骚》:“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怊荒忽”作“焉极”的状语。焉极:极于何处,哪里纔到尽头呢?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容与:双声联绵词,相当于“犹豫”,缓慢的样子,指船开始慢慢启航。 《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以:相当于“而”,连词。 哀见君而不再得:即“哀不再得见君”。 可见楚王仍在郢都。 以上八句叙述自己离开郢都的情景。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长楸:高大的梓树。淫淫:水流不断或泪流不断的样子。“淫”在上古汉语中常见的意义是“过分”、“无节制”。 在古代,高大的树木被看作是古老都城的标志,因此古文中经常可以看到“故国”与“乔木”连用。 《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夏首:夏水从长江分流出来的地方。 西浮:向西浮行。过夏首之后长江水流曲折,有一个回弯,又转而向东,所以说“西浮”。 龙门:郢都东门。 以上四句写尽管心中眷恋郢都,但船已越走越远。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婵媛:叠韵联绵词,心绪缠绵,有所牵挂。眇:遥远的样子。跖:到达。 从流:顺着水流。 焉:于是,在这时。洋洋:飘流失所的样子。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凌:乘。阳侯:波神的名字。传说阳侯是古代陵阳国之侯,溺水而死,成为波神。 泛滥:波涛汹涌的样子。 忽:迅速。翱翔:飞翔。薄:止、停下。 之:补足音节,没有具体意思。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絓结:指心中鬰结苦闷。蹇产:联绵词,弯曲的样子,形容心情不舒畅。释:与“解”

• 是同义词,解开。 以上八句描写航行中诗人的心境。郢都越来越远,眼前只剩下一片波涛。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运舟:行船。下浮:顺流而下叫浮。下: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上洞庭而下江”是说诗人乘舟东下,过了洞庭湖与长江的汇合之处。 另一种解释认为“上”是右,“下”是左。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终古:永古,即自古以来。 逍遥:指漂泊的样子。 第三节写诗人顺着长江,船行如飞,离开世居之地,来到遥远的东方。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羌:句首语气词,楚辞特有。 何须臾而忘反:何曾有一时一刻忘记返回故乡? 夏浦:“夏”指夏水,“浦” ,一指水边,一指河流注入大江大河的地方,这里应该是第二个义项。夏浦就是夏水流入长江的地方,即夏口。 西思:西向而思,即思念西面的郢都。 日:一天天地。时间名词作状语。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大坟:大堤。“土之高者为坟”,可以指坟墓,也可以指堤岸,这里指堤岸。 聊:暂且。以:介词,用来。 州土之平乐:江汉平原上人民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江介:即江边,指长江两岸。遗风:指祖先遗留下来的楚国风俗。 诗人联想到楚王昏庸,国家处于危亡关头,这里安乐的景象将遭到破坏,美好的风俗将要丧失,这是诗人“哀”和“悲”的真正含义。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盖叹楚之政俗,已多驳变先人,旧习隳败,故步不存,故曰悲遗风也。” 以上第四节,写诗人行程未尽,却时时渴望返回故土;中途弃舟登高,眺望楚国河山,想以此舒忧,更增添心中之悲哀。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当:面对。陵阳:一种意见认为是陵阳侯的简称,指代波神,“当陵阳之焉至兮”是第二节“凌阳侯之汜滥兮”的重复,面对滚滚波涛能够到哪里去呢?另一种意见:陵阳是地名,是屈原流放的终点。 淼:大水茫茫望不到边。 曾:竟然。夏,通“厦”,高大的房屋。这里屈原以委婉的方式责问楚顷襄王误国,竟不知有破国亡家之祸。孰:一般性疑问代词,与“何”同,表反诘。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不怡:不乐。忧:内心的忧虑。愁:忧愁,《说文》:“愁,忧也。” 郢路:返回郢都的道路。涉:本义是徒步涉水过河;引申为乘船渡水。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鬰鬰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 忽若:忽然,意料不到。“若”、“然”,形容词词尾。不信:不被信任。

• 惨鬰鬰:三字状语。惨:忧愁,悲痛,指人的心情。鬰鬰:忧鬰。惨鬰鬰:心情悲

痛忧鬰。不通:心情鬰结不畅。

• 蹇侘傺:三字状语,蹇:困顿,困苦。侘傺:联绵词,不得意的样子。含戚:满怀

忧伤。戚:今作“戚”,忧伤。

• 以上写诗人到了流放地,为楚王的昏庸而忧虑,为楚国岌岌可危的前途而担心,为

自己不能返回故土而鬰闷,在九年中心境一直忧鬰愁闷。

•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妬被离而鄣之。

• 承欢:顺承楚王的欢心。汋约:可写作婥约、淖约、绰约,原是描写女子婀娜娉婷

的体态,柔弱的样子,美好的样子。《荀子·宥坐》:“夫水,淖约微达,似察。”《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 谌:实际上。荏弱:软弱。

• 湛湛:本指水积得很厚的样子,引申指忠厚的样子。愿进:愿意进身为君主效劳。 • 妬:指妬嫉的小人。被离:也作“披离”,联绵词,纷乱的样子。鄣:通“障”,遮

蔽,堵塞。

•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妬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 抗行:高尚的德行。瞭杳杳是三字状语,形容十分广远。

• 谗人:说别人坏话的人,即谗佞之人。被:动词,加在头上。不慈:对子女不慈爱。

伪名:捏造的恶名,与实际不符合的坏名声。

• 《吕氏春秋·举难》:“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庄子·盗跖》:“尧不

慈,舜不孝。”又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

•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 憎:憎恨。愠惀:藴藉,连绵词,有修养、含才不露,深忧远虑。修美是同义词连

用,楚辞里常见,指内心的美好。

• 夫人:那些人。慷慨,贬义词,指小人们装出慷慨激昂的样子,即善于花言巧语。 • 众:指小人。踥蹀:本指小步行走的样子,此指小人奔走钻营的样子。

• 美:指贤臣。超远:指疏远。逾迈:逾,通“愈”。迈,远行。

• 诗人这一段叙述了朝廷里君子和小人两种势力的斗争,也说明了自己被流放的原因。 •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 乐章的末章叫“乱”,相当于今言“尾声”。

• 流观:周流观览,四下观望。

• 壹返:返回一次。

• 壹,假借为“一”,“壹”“一”可假借,但一般也有区别,“一”常见的是数词,也

可作形容词一致、统一。“壹”常见的是形容词,专一。

•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 首:头朝向。丘:土山,指狐穴所在的山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何日夜而忘之 :“信非吾罪而弃逐” 这件事哪一天哪一夜能忘掉它。

孙子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

• 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国:本指国都。古人一般以国都代指整个国家。 军:本为驻屯之义。商代西周时期军队的最高一级编制是师(师字亦起于驻屯之义)。东周以来,军逐渐成为各国军队的最高一级编制。 旅:本指宗族子弟。《周礼》所记军制是以500人为旅。 卒:是兵车编组的基本单位。《左传》“卒”、“乘”往往连称。卒下包含4个两(一两25人) 。 伍:军队编制的最低一级,有5人。古代各种军队编制都是从伍法起源。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善之善者。 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伐谋:指破坏敌人的计划、打击敌人的意志。 《汉书·息夫躬传》:“则是所谓上兵伐谋。”注:“言知敌有谋者,则以事而应之,沮其所为,不用兵革。” 古人也把“伐谋”叫做“攻心”。如《战国策.韩三》:“昔先王之攻,有为名者,有为实者。为名者攻其心,为实者攻其形。”《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记蜀将马谡说:“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伐交:指破坏敌人的外交。郑友贤《遣说》曰:“破谋者,不费而胜;破交者,未胜而费。” 伐兵:这里指野战。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 橹:是一种攻城器具,即“楼橹” ,又叫“楼车”或“巢(轈)车”。因车上架有顶部无覆盖的望楼(即橹或巢)而得名。一说即大盾。 《释名》:“橹,露也,露上无覆屋也。” 《说文》:“轈,兵高车,加巢以望敌也。从车,巢声。《春秋传》曰:‘楚子登轈车。’” 轒辒:也是一种攻城器具。 杜牧注《孙子》:“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俗所谓木驴是也。” “距堙”,是指堆积用来攻城的土山。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曹操注:“将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必杀伤士卒也。” 杀士卒:《通典》卷一六引和《十一家》无“卒”字。《孙膑兵法.杀士》和《尉缭子.兵令下》都有“杀士”之说,意思不是敌杀之或将杀之,而是士卒自愿效死拼命。 《尉缭子.兵令下》“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战:本义主要是指野战,最初又主要是指兵车对战。 第一,有别于突然袭击,往往指列阵而战,如《左传》庄公十一年:“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 第二,有别于实力悬殊的攻守,专指旗鼓相当的对战。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

老子 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注:“小不能当大也。”李筌注:“小敌不量力而坚战者,必为大敌所擒也。” 《荀子.议兵》:“是事小敌毳(脆)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 此二句亦可解释为:小的对手如果能集中兵力,即使大的对手也可擒获。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縻军、惑军、疑军,都是所谓“中御之患”,国君乱干预会造成混乱。 比如宋代的授阵图,明代的太监监军,都是如此。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御:干预。将既受命,得专军事,国君不得干预,在古代是一种制度。 《司马法》佚文:“阃外之事,将军裁之。” “进退惟时,无曰寡人。” 《汉书.冯唐传》:“臣闻上古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闑以内寡人制之,闑以外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尉缭子》之《兵谈》、《武议》说:“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殆:一作“败”。

《老子》的思想

• 1、“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道”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

“为天下母”,是第一性的,宇宙万物是从它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道于是取代了上帝,成为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的次序是: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第四二章。)

• “一”指原始物质,是为元气,“二”指阴阳二气,“三”即为阴阳之气冲动而

达到和谐统一,于是宇宙万物形成。

• 2、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中存在矛盾对立的两方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五十八章)

• 3、 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老子的思想主要是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 “小国寡民”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 《老子》选讲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斯,此,这样。或曰则、就。

• 已,通矣。《说文》“矣,语已词也。”《经传释词》“矣,犹‘也’也。”已、矣、也,

古可通用。

• 吴澄:“美恶之名,相因而生。”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 帛书、楚简皆作“高下之相盈也”。 “盈”,包含也。盖汉人避汉惠帝刘盈之讳,改

为“倾”。

• 帛书最后有“恒也”。二字为句,通行本无。

• 陈鼓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

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高亨认为“是以”乃后人所加,以下文字是错简,因为前面所讲的是老子之相对论,

后面所讲是老子之政治论,文意截然不相联。

• 处事,等于说“行事”。处无为之事,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施行不用言

词说教(指政教号令)的教化。

• “无为”者,非谓无所作为也。倘人皆无所作为,则人事皆息,而文明亦于是乎止。

老氏之所谓“无为”,兹出其三语曰:弗治,任人民自然而治;弗恃,即无所负,无所赖;弗居,于事不居其功。由是则弗去,即不违,亦不离也。

• “不言之教”,此日常所见者也。扬眉瞬目,举手投足,皆可示意,不待语言。为教,

则非言教而为身教。此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作,兴起。“不辞”,魏源解作“万物作焉而后应之不辞耳,此因应无为之道也”。“不

辞”就是不拒绝。完全随应万物,也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见《老子本义》) • 一说此处“辞”应读为“始”,二字古音同,故可通假。

• 帛书作“万物作而弗始也”,义为“作始”或“为始”。

• 夫唯„是以„

• 固定句式,表示因果关系。《淮南子·说山训》“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

夫唯能下之,是以能上之。”

第八十章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 小、寡,形容词用作使动,使...... 小,使„„寡。

• 什:十倍。伯:通“佰”,百倍。

• 或曰:各种各样的。

《一切经音义》:“什,众也,杂也。”

• 俞樾曰:什伯之器乃兵器也。

• 重死,看重死,即不愿轻易死。

• 重:形容词用作意动。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 无所,没有什么(地方、东西或原因、必要等)。是动词“无”和代词“所”组成的

固定结构。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用作意动,意思是“认为...... 香甜”、“认为...... 好看”、

“认为...... 安适”、“认为...... 满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