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台湾饮食文化浅析】台湾的饮食文化
 

【台湾饮食文化浅析】台湾的饮食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24 09:41:19 影响了:

台湾饮食文化浅析

摘要:饮食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突出的海岛特征、独特的文化习俗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饮食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台湾饮食文化的介绍,使人们对台湾的饮食文化能有一个大概地了解。

关键词:台湾 饮食文化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地,暖湿的气候正是孕育新鲜蔬果的最佳环境,而四面临海的位置更是各式海产品丰富的蕴藏之地。因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各式美食文化的融合,而发展出于台湾人道地的美食。对于台湾人而言,饮食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尤其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突出的海岛特征,外来移民族系繁多,使得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仅各系的中华菜肴在此发扬光大,更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致饮食,包括美、欧、日、亚热带、地中海等世界美食,都可以在台湾吃到。而台湾菜作为中华菜系中的一种,在台湾占有重要的位置,成为台湾最基础的饮食,深为台湾人民所喜爱。台湾饮食文化,是和当地的物产、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它是在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基础上,经过多次的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化饮食文化。

1、闽客饮食文化:

台湾移民中闽南人移民时间最长、人数最多,所以闽菜可以说是台菜的主轴,是台湾最主要的饮食文化。闽菜以盛行汤菜和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尤以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味特色,独树一帜,以偏甜、偏淡、偏酸的“三偏”为特色。

俗话说“台菜、闽菜一家亲”。一语道出台菜主要来自福建的历史渊源。他不仅在文化上带有浓厚的闽南色彩,烹饪风格也传承了闽菜“汤汤水水、精于调味”的特色,因此羹汤类料理向来是台式宴席的主角之一。此外,因台湾四面环海,养殖、近海和远洋渔业都相当发达,肥美新鲜的鱼、虾、蟹等海鲜料理,自然也成为了台菜的招牌之一,以清爽不腻、色鲜味美著称。闽客饮文化中,餐厅酒店多设佛龛,以求保佑发财。

另外,与福建一样,台湾具有浓厚的饮茶文化,喜欢冲饮壶茶,讲究茶具的精美和冲泡方法,特别流行“功夫茶”。在历史上,台湾还生产过供春、秋圃、潘壶等几种质坚耐热、外观雅致的紫砂名壶。如今,台湾茶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喜欢饮茶的人越来越多,饮茶人口的年龄群降低,21-35岁的年龄占75.26%,而且饮茶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很高,三分之二以上的饮茶人口是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为台湾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台湾本土的华人融合了闽南、客家、土著(在台湾称“原住民”)等多种族群。饮食文化除了以闽南饮食文化为主外,还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

“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族群。一般而言,客家人原为中国北方居民,在五胡乱华、黄巢起义、北宋灭亡等时期相继南迁,被当地称为客,因而得名。客家人在台湾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目前共有4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1/6,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的客家饮食与昔日农耕劳动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糯米制的饭,因教一般的米食保存的时间长,而成为著名的客家主食,包括饭条、菜包等。由于生鲜食物比较匮乏,所以酸、咸和腌渍的菜肴特别多;像姜丝大肠、梅干扣肉、咸猪肉、客家小炒等都是知名的客家菜。

土著的饮食夺取自自然,如山产肉类、鱼、野菜、农产等,种类繁多,但吃法简单豪迈。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吃的时候用手。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特色,如兰屿的雅美族吃鱼有男女之别限制。土著人喜喝酒,尤其是自己用米或栗所酿的小米酒,风味香甜,呈现出了特有的饮酒文化。

3、宗教信仰的饮食文化:

宗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佛教了。近几年,佛教在台湾非常兴旺,不论是出家或在家居士的人口数都大量增加,吃素的专门餐厅,也就应运而生。许多喜宴场合,主人都另备素桌,招待吃素的客人。全世界大概以台湾的佛教徒吃素最虔诚了。

近年来,不少营养学家提倡饮食宜“三低一高”,即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素食越来越受到大中的欢迎,即使不吃全素的一般大众,也不排斥到素食馆用餐,因为对健康有益。素菜洁净清香,主要原料一般为三菇、六耳、蔬果、豆制品四大类,制作是完全不沾荤腥,并讲究营养,在烹饪上尽量做到“素质荤形,美观大方”,力求形似、味近、色香、美观。

4、食补文化:

一位外国旅游者曾讲过这样的话:“中国有两颗明珠,以可是中医中药,另一颗是烹饪。”而食补药膳,既是中药,又是烹饪,正好将两颗“明珠”合璧在一起,深受大众欢迎。

药膳是中医中药、饮食烹饪中的一朵奇葩,是饮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共同结晶:饮食文化是内容,中医文化是基础。药膳的最大特点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男女老幼皆宜。他首先讲的是“膳”,即以食为主;然后才讲的是“药”,其药效寓于食品之中。现代药膳,是根据中国医药学的传统理论,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成果,精心设计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用中药和食物相配合进行烹调加工,在考虑药物功效的同时要兼顾到味觉的可口,以收到“食助药力,药助食威”的效果。

台湾与大陆南方一样,饮食非常讲究食补,可以说是一种健康饮食文化。在台湾,养生防老,“阴阳互补”,“五行调和”等观念深厚。台湾民间常有以“四神汤”(淮山、芡实、莲子与茯苓)作滋补饮料,是著名的滋补小吃。民间食补习俗中最独特的是所谓的“半年补”,即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家家户户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粢丸,吃后可除炎夏百病。另外,台湾还有“补冬”或“养冬”,即立冬日进补的习俗。目前台湾食物养生方式除了传统的药膳食补外,还有素食、生食、有机饮食、断食疗法等。

5、小吃文化:

台湾小吃的发源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最能诠释台湾本土文化、体现民间生活真实的一面。“就地取材”是个是小吃的特色。台湾四面环海,渔产丰富,因此“海鲜”经常是料理的主角之一,如蚵仔煎、生炒花枝、海产粥、鱿鱼羹等,鲜美的滋味,往往让人吃的大呼过瘾;至于在烹调手法上,不论清蒸、生炒、油炸、火烤,都使口味更加多变。林林总总的台湾小吃,不下1000余种,令人目不暇接、食欲大增。

而夜市则是体验台湾小吃的最佳场所,他以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地道的乡土原味,紧紧住住了台湾本地人的胃与游客的心;不但拥有琳琅满目的小吃种类,而且相对于传统中国菜的讲究与精致,反而有一份不必正襟危坐的自在感。台湾各地都有夜市,多半位于交通枢纽、庙会和集市等人潮最旺、发展最早的地方。台湾虽然不大,但因为各地文化特色的不同,长期以来各夜市都有自成一个的特色小吃。如基隆庙口小吃以新鲜鱼浆做成的天妇罗、外形像潜水艇油炸成金黄色的营养三明治以及泡泡冰等著名;而台南小北夜市可以说是棺材板、担仔面、鳝鱼意面的发源地;彰化的肉圆;新竹的贡丸;台北士林的大饼包小饼等,都具有鲜明而美味的特色,让人留连不已。

不过同为一种小吃,却因地因人而有不同的口味和做法。一肉圆为例,台湾

肉圆就可分为“彰化肉圆”、 “新竹肉圆”、“台南肉圆”、“屏东肉圆”。 彰化肉圆一般较为常见,多放在油锅内温热,要食用时才将油沥干,用剪刀将肉圆剪开,淋上特制酱汁;新竹肉圆与彰化肉圆大同小异,差别在于新竹是以红槽肉为主,再加上葱花、香菇或栗子。台湾南部的肉圆制作方式多以蒸为主;口味也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台南的“虾仁肉圆”以虾仁为馅儿;与屏东肉圆内包赤肉、葱酥有所不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让人们“爱不释口”。

除了多样化的小吃种类外,小吃摊汇聚人潮的效应,带动了民生消费商品的进驻,如各式服饰、鞋类地摊与百货公司、餐饮店等,让以“吃”为主要形式的夜市,增加了“逛”的趣味,“有得吃又有得玩儿”成了台湾夜市最大的特色,从而聚集了更多的人潮。

6、外来饮食文化:

外来饮食文化表现在西餐及可乐、麦当劳、披萨等食品上。尤以速食食品,发展的速度很快,形成了台湾的另一种饮食文化。特别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几乎完全无法幸免于这些外来速食文化的“魔掌”,每一个小朋友几乎都很喜欢。另外一种外来文化表现在外籍新娘的地方菜。因为许多东南亚来的外籍新娘,为了家计,开了餐饮店,标榜的就是东南亚国家的地方料理,所以东南亚风味的料里在台湾也非常盛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