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初三语文导学案:导学案答案
 

初三语文导学案:导学案答案

发布时间:2019-07-24 09:46:57 影响了:

初三语文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主备人:刘庆建 审核:

课题:《隆中对》 课型:新授课 时间:09年9月17日

活动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活动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课时安排: 2时

活动过程:

第 一 课 时

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握重点生字词的意思,顺畅地翻译全文。

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 组长检查

一、走近诸葛亮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的“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天三分”卓越才能。

二、了解文体和写作背景

1、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

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 ,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

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2、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

颇有名。陈寿,字 , 朝人, 家。诸葛亮,字 ,曾隐居隆中,后做 丞相。

3、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

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 ,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读课文二遍。

四、抄写掌握课下注释。(抄在作业本上)

五、你掌握了吗?

1、陇亩( )倾颓( ) 猖蹶( )存恤( ) 夷越( )胄( ) 殆( ) 沔( )

诣( )

课堂自学:

一、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意生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

二、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三、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合作研讨(团结就是力量)

一、学生自读课文 ,参照提示和注释粗通文意。

二.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展示交流(我最棒!)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 陇亩 好 每 时 莫之许 友善 信然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 器 谓„„曰 与俱来 就见 屈致 枉驾 顾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 遂 诣 凡 乃见 因 屏 汉室 倾颓 窃命 孤

度德量力 信 用 猖獗 已 计 安

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 不可胜数 众寡 非临„,抑亦 谋 挟令 诸侯 争锋 国险而民附

援 囹 利 尽 此用武之国 殆 资 险塞天府之土 因 暗弱 殷

存恤 胃 信义 著 总揽 岩阻 戎 夷越 修政理 身 箪食壶浆

诚如是

检测延伸

1.通假字:①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

②自董卓已来 :已,

2、词类活用:

① 名作动:箪食壶浆:箪, 壶,

信义著于四海:信,

②名作状。: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 西和诸戎:西,

3、一词多义:

① 信: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② 因:因屏人曰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余因得遍观群书

罔不因势象形

③ 遂:由是先主遂诣亮 然操遂能克绍

遂迷,不复得路。

④ 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如是

⑤ 已: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已历三世

⑥ 谓: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

⑦ 然: 谓为信然 然志犹未已

⑧用: 遂用猖蹶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4、句 式:(译句)

⑴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⑷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⑸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5、古今异义

顾 古义, 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凡 古义, 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孤 古义, 今义,孤立。

殆 古义,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危险。(百战不殆)

日 古义,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太阳或日子

6出自本文的成语。

将下列字组成语并要求用法一样:

① 躬:亲自。

②身:

③度:

(教)学后记

第 二 课 时

活动内容: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 组长检查

熟读课文,解决问题

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 :写 。

第三部分(第3、4、5段) :写 。

第四部分(第6段) :写 。

课堂自学: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1.为什么交待这个?——与《陈涉世家》联系:

2.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3.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4、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5、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合作研讨: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

6、一论曹操 军事优势政治优势

结论

二论孙权 地位巩固 地理优势

政治优势结论

三论荆益 (荆州) 地理优势 政治形势

结论

(益州)地势险要 政治形势

结论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蓝图:

方针:

根据:

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8、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9、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10、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

诸葛亮:

展示交流:

分组展示以上问题。

检测延伸:

一、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 备由是诣亮 B 、欲信大义于天下

诣太守,说如此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将军既帝室之胄 D 、信义著于四海

无丝竹之乱耳 皆以美于徐公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

的话简要分析。(4分)

4.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分)

三、链接中考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

也。今操已拥百分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将军既帝室之胃,信义著于

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

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选择题:

①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信: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

B 、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思而不学则殆.

C 、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上使外将.兵

D 、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之:此用武之.国 贤能为之.用

B 、其:而其.主不能守 保其.岩阻

C 、乎:将军岂有意乎. 箪食壶将以迎将军有乎.

D 、则:则.命一上将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③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自董卓已来 B、欲信大义于天下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D、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④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争锋

②存恤

③总揽

④岩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翻译: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塞,活野千里,天府之土,四海,信义著于四海,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天下

翻译:

4、诸葛亮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对策?

①曹操:

②孙权:

③刘表、刘璋:

④诸戎、夷越:

5、针对刘备的现状,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先用 划出原文,然后概括成三个具体步骤:

6、诸葛亮替刘备策划,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

7、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8、用“诸葛亮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写一句评价他的话。

拓展阅读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④则不能励精⑤,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集》)

注释:①行:操守,品德。②淡泊。不追求名利。③宁静:安静,集中精力。④淫慢:淫,过度;慢,怠慢。⑤励精:振奋精神。⑥险躁:暴躁,与“宁静”相对而言。⑦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

9、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0、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

①夫君子之行 夫学须静也 ②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③年与时弛 意也日去 ④无以明志 无以广才 ....

A 、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④

1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12、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是哪两句话?

14、《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15、读下面的对联,填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西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火攻。”

①“收二川”指 、 ,“排八阵”指 ,“六出”指 ,“七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是为了 ,后被 踩灭主灯,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一心只为酬三顾”指 的故事。

②“取西蜀”指 ,“定南蛮”指 ,“东和西拒”指 ,“水面偏能用火攻”的战例有 。

16、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人臣的楷模”。你能写出一些评论他的对联、名句吗?

17、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请把你收集到的故事简要的写在下面。

(教)学后记

《隆中对 》答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五、l ǒng tuí chāng jué xù yí zhîu dài

mi ǎn yì

检测延伸

1.通假字

“伸”,伸张 通“以”。

2、词类活用:

用箪盛,名词作动词。用壶盛。 讲信用。

一天天 向西。

3、一词多义:

⑧ 确实 诚信 同“伸”,伸张

——于是 ——因此 ——凭借 ——因此 ——就着,根据

——于是,就 ——终于、最终 ——终于、竟然

——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如果

——停止——通“以” ——已经

——认为 ——对„„说

——这样——然而,但是

——因此——利用——运用

5、古今异义

拜访。总共。我,古代王侯的自称。大概。一天天。

6出自本文的成语。

度德量力 箪食壶浆 挟天子而令诸侯

7用法迁移。 (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审时度势、以己度人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 :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 :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 :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课堂自学:

1、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

②为下文作铺垫。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

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1. 小说 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从很多细节上进行文学加工,如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2. 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以衬托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3. 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合作研讨:

——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

——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用武之国 交通便利(易攻难守)——其主不能守(既不会用兵,又不会用人)——可争,但作为根据地不保险。 ——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图,作为根据地。 “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刘备是持肯定、赞同的观点。诸葛亮是个有卓越政治才能的人。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检测延伸:

一、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

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二、1. (3分)A

2. (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

3. (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2分)

4. (2分)司马光《资治通鉴》(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三、1、①D ②A ③D ④A 2、①争强,争胜;②爱抚、爱惜;③广泛地罗致;④险阻,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3、①(曹操)挟持着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②可以争取他作为外援却不可谋取他。4、①“不可与争锋”;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③可以取而代之;④“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5、①“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②三个步骤:a 、夺取荆、益两州;b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c 、联孙抗曹,并从荆、益两州出兵。6、霸业可成,兴室可兴。7、“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8、诸葛亮是一个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人。

9、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脾气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10、C 11、学习和做人。 12、告诫子孙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培养高洁的情操。1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4、示例: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要志存高远,方可成大器。15、①收东川 西川 排八卦阵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禳寿 魏延 刘备三顾茅庐 ②取荆、益两州 平定南方夷越地区叛乱 联孙抗曹 赤壁之战 16、示例:①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②澹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③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17、示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素材精品屋

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吊孝——装横作样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要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条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 糊涂一时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给周瑜看瘤——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 有敢干的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载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实于貌 诸葛亮毛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面诚——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见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熬头

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诸葛亮帮局国——鞠躬尽瘁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 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 诸葛亮兄弟争国韦——各为其主 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