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西太后_民鸣社与《西太后》
 

西太后_民鸣社与《西太后》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3:11 影响了:

  民鸣社是上海早期话剧演出中最成功的商业话剧团体,其演出的诸多剧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太后》。   民鸣社诞生之前,上海第一家进行商业演出的话剧团体是新民社。
  新民社的产生,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原本为拍摄电影而准备的剧团,因等待外国合作者未果,一班人马衣食无着。于是剧团负责人郑正秋情急之中仓促上阵,自己编写了两个剧本,以新民社的名义在兰心大剧院演出。不料演出效果非同一般,“公演两天,场场满座,除去开支还债以外,还有余款可得”。尝到甜头的郑正秋,由此改变初衷,将拍摄电影的想法全部抛到了脑后,开始专心于话剧演出。当时,上海最好的话剧演出剧场是兰心大剧院,由于租金太高,郑正秋便选择了英租界内南京路靠外滩的谋得利剧场作为长期演出的场所。那时新民社“所演的戏,如《恶家庭》、《尖嘴姑娘》、《雌老虎》、《酸娘子》等,浅显明白,颇为一般社会观众所欢迎”。而《申报》自由谈编辑王纯根、《中华民报》的编辑管义华、《时报》主笔包天笑,又经常为他们写宣传文章,因此上演三月,获利颇多,新民社的名气从此越来越响。
  原本打算拍电影而组建的演出团队却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了高额的票房利润,于是台作者经营三、张石川等便提出欲与郑正秋分享利润,但为郑正秋拒绝。所以,经、张等人“忿而以重价挖了新民社大部分社员”,并“于1913年即民国二年癸丑十一月”成立民鸣社,“上演于法租界歌舞台旧址,营业相当之好”。1914年年初,民鸣社搬迁至大新街中华大戏院,由于地点适中,剧院面积较大,设备较好,营业状况甚至超过了新民社,一举成为当时上海话剧演出的支柱。
  民鸣社成立以后,新民、民鸣两社之间为了争夺上海文明戏的演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竞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演员,二是争观众。民鸣社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重金相许,挖走了新民社许多台柱子,新民社的演出因此而受挫。
  民鸣社从新民社挖走了王惜花、黄小雅等一批演员,这批演员的“粉丝”也随之而从新民社转移到了民鸣社,于是民鸣社在观众的人气上首胜新民社一筹。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新民社的汪优游力主引进重量级的文明戏人才顾无为。他向郑正秋建言,如果顾无为为民鸣社所得,必为新民之大患,遂极力主张郑正秋招纳顾无为,因此郑正秋向顾无为伸出了橄榄枝。孰料对顾无为的引进,却影响了新民社内部另一位重要演员王无恐的地位。在欢迎顾无为的宴会上,王无恐便对他未来的对手冷嘲热讽。顾无为遭此冷遇,紧接着便毅然加入了民鸣社,演员之间的倾轧和争夺日趋白热化。
  顾无为加入民鸣社后,在民鸣社的选剧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主张民鸣社所演的剧目要宫廷化,舞台服装风格要旗装化,以满足上海市民观剧的猎奇之心理需求,而民鸣社也采纳他的这~建议,推出了《李莲英》一剧。该剧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舞台的服装也焕然一新。因为在此之前,上海舞台上的新戏服装不是洋装,便是时装,或者是不伦不类的混合服装,如笑舞台欧阳予倩的红楼戏,服装仅从美观上着眼,完全没有时代感。此番民鸣社上演《李莲英》一剧,由于宫廷神秘的传说故事、使人耳目一新的旗人服饰,引发了上海市民极大的观剧热情,演出为此大获成功,“因旗装戏之为创见,故营业特盛”。
  民鸣社由于选择了走宫廷戏的道路,为其在上海文明戏市场的角逐中赢得了优势。1914年10月10日,民鸣社第一次上演了头、二本的《西太后》,此后《西太后》一剧便成为民鸣社的压轴大戏和保留节目,一直常演不衰,且还陆续演绎为多部连续的剧本,相似于今天的电视连续剧。《西太后》一剧,由于内容为描述慈禧传奇的一生以及暴露清宫的宫廷内幕,对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市民来说具有相当的“现时性”,尤其是宫闱生活的神秘性对于猎奇的市民来说,也极具诱惑力。况且它以“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为诱饵,不断把市民观众牢牢地吸引到了戏场里,还成为了民鸣社最终战胜新民社的一件法宝,为民鸣社赢得了巨额的演出票房利润。
  民鸣社对上海话剧舞台的最大贡献在于将清廷的生活内容搬上了舞台,这是继新民社将家庭生活搬上舞台之后,上海话剧演出的又一大亮点,其成功之作首推《李莲英》,而“继之者为连台三十二本《西太后》,民鸣社遂盛极一时了!……二年零三个月寿命之初期民鸣社,得获利至十万元以上者,完全是《西太后》的力量,故当时社会上不谈民鸣则已,谈到民鸣社,必及《西太后》”。因此《西太后》的影响极大,就说《西太后》一戏的登场人物,有时都近百人。虽说当年民鸣社根本没有这么多演员,但他们另外组织了一个青年社,公开征求社员,凡社员应征入社者,除由社中供给膳宿外,并有登台实习的机会。同时在实习期内,每登场一次,更能享受两角小洋之津贴,于是一时入社者颇众,而《西太后》剧中所有的太监、宫女、侍卫,以及士兵等,则统归青年社社员包办,故一般人都称他们为“文明龙套”。这一做法在文明戏演出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有关清宫戏当年演出的盛大场面、豪华舞台,仅凭文字记载,已很难想象其辉煌。不过民鸣社在其建社周年的专号上就刊载过当时演出《西太后》一剧的剧照,则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资料。这一百年前留下的舞台剧照,在我们今人眼里,虽说看了并未有太大的陌生感(因为这种场景在今天电视剧的清宫戏里比比皆是),然百十年前就能制成如此壮观的场景,令我们还是不由得对早年上海话剧舞台上的置景技术肃然起敬,同时也对一些针对当年文明戏粗制滥造的批评多少产生了些疑惑。
  由统计数据可知,自1914年10月10日起至1915年11月18日,民鸣社《西太后》一剧的演出是跨年度的,从连台本戏的数量上来看竟达36本之多,演出220个场次,历时92天,一次连续不间断的演出最长天数达10天之久,一天最多连续演出达4本之多。所以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亦属长篇电视连续剧了。如此的演出数据也表明,该剧在当时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已成为文明戏“甲寅中兴”时期民鸣社最受市民追捧的一出戏。据朱双云回忆:《西太后》一剧主角“即以剑魂主演那拉氏,而民鸣社的舞台装置熊松泉,又恰从北京游历回来,凭他亲身经历,制出了几场富丽堂皇的真布景,又设计了几件辉煌灿烂的锦绣旗装,单凭这一点,已是轰动一般爱看热闹的上海人,更加上此剧舞台场面之特别热闹,一幕戏往往有五六十人上场,观众岂有不诧为新奇,而争以先睹为快者呢?”不过对于民鸣社每场演出的实际开销究竟有多大,迄今尚未能觅得详实资料,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按每场演出出场的演员总人数为100人计算,其中70%为“文明龙套”,每人每场小洋二角,则一场“文明龙套”的人工工资总和就是14元,220场次群众演员的总费用就达3080元,这还不包括主角的薪水、舞台布景的制作、服装、道具、餐费等费用。由此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日民鸣社《西太后》一剧的票房利润是多么的丰厚,否则是无力承担如此巨额的人工开支的。
  民鸣社选择宫廷戏作为文明戏的上演剧目获得极大的成功,为上海文明戏舞台继家庭戏之后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此后清宫便时常出现在上海文明戏的舞台之上,如《李莲英》、《乾隆皇帝休妻》、《清太后慈禧西狩记》等剧。可见,当年的上海市民社会,还是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发展提供了威长的空间,而后来文明戏自身技术上的缺失并非文明戏本身之错,它的商业之路与日臻完善的话剧技术的结合,终究是迎来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在上海的繁荣,使上海的话剧进入了黄金时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