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长安道情渊源及其他_长安道情
 

长安道情渊源及其他_长安道情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7:14 影响了:

   长安道情是陕西长安地区道教徒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唱词诵经,演绎道教教义中的情理而得名。它起始于唐代中晚期,距今已一千余年,以坐班清唱和皮影形式流行于古长安地区,也叫“关中道情”。1960年,陕西省将其重新搬上舞台,定名为长安道情,其发展史承载着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艺术、乡俗礼习、宗教文化等多学科的衍变信息,保存着较为丰实的史料,具有重要的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一
   唐代“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在茅山道教徒协助下夺得了皇权。而道教徒为了巩固已取得的社会地位,即与佛教徒竞相采用近于口语化、有说有唱的俗讲变文来扩大宣传。这种说唱形式说部为散文,唱部为韵文,来自道观中说唱“道中情理”的活动,被后人称之为唱“道情”。
   唐中晚期,由于佛、道两家为争取信徒而进行的“讲唱”活动愈演愈烈。道教信徒除“讲唱”外还简单化妆并有少量表演动作,道情坐班演唱形式已具雏形,同时也吸引了一些文人和音乐修养较高的人才参与。这批人才的加入,对“道情”曲种的充实与发展功不可没。《全唐诗》中有“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它出又沉”等,可见道情当时的演唱盛况。
   宋靖康年间,产生了“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冒皮为鼓为节奏”的新的道情伴奏乐器。道情真正走向戏剧化是在元杂剧中的运用。元杂剧在不少剧目中都穿插道情演唱,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等。
   明清之际,道情曲种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变化过程。至今,仍保留着用我国传统工尺记谱法记录的不少道曲。其中,既有承袭唐宋旧乐的,又有吸收南北曲音调的,还有直接采用民间小调和音乐的;有独唱、吟唱、齐唱等。道情曲种与全国诸多曲种相互吸收、交融、发展、变化。而流行于古城西安郊区及关中各县以至外地的民间道情班社其活动却久经不衰,甚而流传至今。1927年春节期间,长安区高山庙村道情社在本村“踏席”(化妆演唱)演出了《康熙王陆游南京》一剧,为道情曲种的“舞台戏剧化”奠定了基础。
   1958年冬,长安剧团成立了道情演出团,邀请民间老艺人郝鸿辛、许成礼两位老师来团教授。将“代言体”的曲目改写成舞台剧目,并先后排演了小喜剧《隔门贤》、传统戏《八仙上寿》《槐荫媒》《四岔捎书》及大型古典喜剧《墙头马上》 等,为长安道情这一剧种的传承和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安剧团又先后排演了大型古典喜剧《鸳鸯谱》和现代戏《江姐》等道情剧目。2008年在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上,长安剧团参演了(由田井制、党小黄、郑智军编剧,王昭玺谱曲)大型长安道情现代剧《祥云谷》,获得了多项大奖。长安道情那明快细腻、优美婉转的乐曲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为长安道情音乐表现现代生活积累了更多可借鉴之处。
   目前,长安终南山北麓太兴山脚下杨庄乡的魏家岭道情社,是迄今唯一能组班“坐唱”长安道情的原生态活体。该社现有成员9人,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6岁,且都能兼工各色行当演唱。如羽化仙道类、神话故事类、历史题材类、民间故事类约20多部曲目。该社还保存着40多部曲目的手抄本。成员中数人还能演唱一些与南、北曲异曲同名或与明、清民歌有着某种血缘关系的“词牌”。长安道情的发展史承载着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艺术、乡俗礼习、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衍变信息。保存着较为丰实的史料,具有重要的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二
   长安道情音乐分词牌体和板腔体音乐两大类。
   (一)词牌音乐
   词牌音乐的曲式多为一段体,也有引申式二段体、多段体和散句式乐段构成的曲体。
   一段体如:〔两头蔓〕、〔大还香〕、〔莲花词〕、〔神点花〕等。
  引申式二段体如:〔皂罗袍〕、〔耍孩儿〕等。
   多段体如:〔观四方〕、〔天�花〕、〔金钱韵〕等。
   散句乐段:主要体现在道情音乐的“吟咏调”里。
   词牌音乐除吸收了明、清以来关中地区的民歌,还有承袭宗教音乐或与南北曲名同实异者。而坐班演唱的“正扎”戏就是以一首三段体结构的词牌为基本曲调,倚声填词、多次重复讲唱曲目的。
  (二)板腔体音乐
   由“词牌”演化为“正扎”戏的道情音乐,其结构严谨、曲调单一,传统曲目必一韵到底,且需严格遵守“一合三韵”式规律,第三韵还必须加上“回韵”带“鹞子翻身”,规律严谨,所以极大地影响了剧目的发展。在艺人们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了板腔体音乐。板腔体是在〔耍孩儿〕、〔皂罗袍〕等词牌音乐基础上发展变化,且穿插使用词牌、小曲的结构形式突破了“正扎”戏的戒律,成为道情唱腔音乐主要形式,取代了主体位置。
   板腔体音乐有:慢板、二流板、飞板、串板、说道情等。有阳波(欢音)、阴波(苦音)之分。由叫板、起板、板头曲、唱腔及间奏过门和嘛韵落板等部分组成。
   (1) 慢板:速度较慢,节奏平稳,善于抒情。安排在唱段前部分的开始。分阳波、阴波。慢板只有上下两句,第三句唱词接腔〔皂罗袍韵〕或〔耍孩儿韵〕等,也称〔阴・阳波慢板皂罗袍韵〕或〔阴・阳波慢板耍孩儿韵〕。2/4节拍,偶有3/4拍。分有腔叫板和无腔叫板,起法多为一锤起,嘛(指“帮唱”)完第一韵即转入二流板。
   (2)二流板:二流板是最常见的基本板式,2/4、3/4节拍,分〔阳波〕、〔阴波〕。它速度适中,长于抒情、叙事。词格为上下句,上句落仄声字,下句落平声字。起板、叫板分有腔、无腔两种。落板多由“嘛韵”完成。
   (3)飞板:在二流板的基础上,“快简慢繁”变奏而来。它节奏较快,用于气氛紧张、情绪炽烈处,1/4节拍。起板分叫板(多为无腔虚词)后击乐起接基本过门和动作铜器后一锤起两种。唱分上下两句为乐段,多次重复后减慢落板或转紧打慢唱落板或接其他板式。
   (4)串板:串板是由词牌〔观四方〕中段旋律在一个音型相近的高度上多次重复或变化重复,造成“垛句”结构,使部分唱词串联演唱而形成,2/4、1/4节拍,单独组成唱段。但更多的是在二流板中穿插使用,由叫板、起板、板头曲、唱腔及间奏过门和嘛韵落板等部分组成。
   (5)说道情:说道情是二流板吟咏化的一种板式,以说唱见长,节奏较自由。起板多为一锤起,也可由其他板式引入说道情,无板头曲,上句节奏自由,下句后半腔因接过门,节奏相对规整。直接落板较少,一般转入其他板式。
  (6)搭留:搭留是根据剧情需要,在唱腔中说白或表演插入的间奏曲。长短不限,根据需要经击乐在一乐句中起接二流板下句。
   (三)长安道情的“嘛韵”
   “嘛韵”是由数人对某些唱词或衬词拖腔的应和帮唱,也称“拉波”。嘛韵对烘托气氛、渲染环境、刻画人物、推动剧情发展,营造高潮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长安道情唱腔音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阳波、阴波之分,常用韵有五类,即阴波、阳波耍孩儿韵,阴波阳波皂罗袍韵,大欢韵,小欢韵,墩句梅韵等。
   以上是我多年来师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昭玺老师学习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还望专家学者予以赐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