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歌唱发声中的反向控制|反向控制
 

歌唱发声中的反向控制|反向控制

发布时间:2018-12-27 04:21:43 影响了:

  [摘要]歌唱艺术即气息的艺术,气息在声乐艺术中举足轻重。在歌唱中气息的反身控制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反向意念、反向感觉、反向意识、反向力量的运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在发声过程中做到反向控制气息,从而使声音统一圆润。
  [关键词]歌唱发声;反向控制;声乐演唱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89-02
  
  声乐演唱艺术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主要体现为人体大脑精神活动及身体内部有关肌肉运动对发声器官产生影响的复杂性。歌唱家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除天赋条件因素和其他有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之外,主要依赖于主观意念和感觉对人体发声器官的控制和支配。对声乐理论研究与演唱技能的掌握而言,既需要了解生理学、物理声学等有关知识,并运用心理学成果进行考察研究,找出具有决定意义的心理、生理等;更需要结合自我意识、自我感觉对自身发声器官进行有效控制,使其综合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科学发声与艺术歌唱结合的完整体系,找到发出最佳声音的契合点,进而实现理想歌唱。
  
  一、歌唱发声中反向控制的含义
  
  歌唱发声中的反向控制,主要包括反向意念、反向感觉、反向意识、反向力量的运用。比如歌唱者要改变歌唱声音真声成分多而频率低的问题,须加强欲发假声的意念,要克服歌唱时气息上提等现象,加强低支持意识、低支持力点和倒吸气感觉;要想使歌唱声音向前、向上抛出,又必须适度向后、向下用力等。那些美好的音色、高超的技巧、洪亮的声音、动人的表现力……都是歌唱的表面现象,其实质在于歌唱者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对人体发声器官进行的支配、控制。所以,声乐训练的根本任务在于针对歌唱中存在的不良声音现象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实现对有关发声器官及相关肌肉的调整与改变。我们所提出的反向控制,主要是针对改变歌唱者日常讲话及自然发声中形成的不遵循科学发声与艺术表现的不良习惯、不良声音现象,以及对向前、向上抛出的良好歌唱声音的相对控制而言的。
  
  二、反向控制在实现科学发声中的表现
  
  (一)建立良好发声状态需要反向控制
  歌唱是把人体当成一种乐器来使用,和其他乐器一样,其有关部件的构造形式及质量的高低,对发出声音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然而,人体歌唱乐器是一个可变化的、活动的肉体,发声器官及各部件的存在首先是维持生命与生存的本能需要,而且多半抽象地隐含于内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要想使之更好地为歌唱艺术服务,必须通过某种意念的诱导控制及特定力量的支持,才能使相关发声器官的状态得到适度调整,从而达到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提高歌唱机能。
  众所周知,人们日常讲话是浅胸式呼吸支持的,以口腔共鸣为主的、支点较高的真声位置所支配的大白腔发声,这种本能发声状态与习惯使声音频率低、音域窄,远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要想使其得到改变,只有加强与之相反的欲发假声意念、低支持意识和向里、向下的倒吸气感觉,对其加以控制才能够实现。歌唱发声时运用这种与日常自然讲话发声习惯悬殊较大、看似相互矛盾的反向控制,既有助于气息下沉,喉咙打开,共鸣腔体可变部分(尤其是口咽腔)由日常松软、闭合或半闭合状态改变为具有一定张力的内开状态;又能使各腔体积极扩张、互为畅通,产生混合共振,发出混合共鸣音响,从而提高声音频率,丰富声音共鸣。因此,正确掌握反向控制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声的重要途径,也是声乐训练的关键所在。
  (二)良好的声音效果与歌唱者实际发声时的操作手段和运作感觉具有内在反向性
  良好的声音效果与歌唱时的实际操作手段及运作感觉具有反向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歌唱者要想使声音获得高频率、高位置,并向前、向上抛出,必须具备低支持意识、低支持力点和向里、向下的倒吸气感觉,不断加强适度向后、向下用力的反向性运作和反向性控制;其二,歌唱者要想使声音富于穿透力、传远性、上下贯通,必须受与之相反的低八度意识和欲发假声意念的支配。歌唱发声中这种前与后、上与下、高与低、真与假相对相反控制,从某种角度讲,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对动作的操作一样,其追求的目标往往与操作方式、运作感觉具有一定的相反性。认识掌握这一规律对实现科学发声与美好歌唱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演唱难度较大和戏剧性较强的声乐作品而言。否则,只从声音表现做起而缺乏对人体歌唱器官应有的理性操作,不仅无法使人体发声器官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而且也不好把握这样的声音。向前、向上抛出的良好声音离不开与之相反的低支持意识、低支持力量的控制;富于高频率、高位置、上下贯通,并且有金属般声音的歌唱,少不了与其相对的低八度意识和欲发假声意念等相关感觉的辅佐。美好的歌声是人体歌唱乐器整体配合、协调一致的结果,是歌唱者全身肌肉力量对立统一的产物。明确这一点,运用恰当的控制手段,人体歌唱乐器的有关部件才能在正确歌唱意识指挥下发挥积极作用;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才能随演唱需要而建立、调整和完善,并在一定时间内得以保持;瞬间吸入的气息才能维持一个个悠长的乐句;胸、咽、口、鼻等共鸣腔体才能得以混合共鸣,产生具有高音质的音响效果。如若忽视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无论先天条件多么优越,终将不能取得良好的歌唱效果。
  
  三、反向控制的主要手段
  
  事实证明,高标准的声乐演唱并不是人们日常发声状态所能做到的,也不是欣赏多少大歌唱家的音响资料或背会若干声乐术语所能做到的。要想使人体这部歌唱乐器发出良好的声音,就必须树立和研究声乐的正确观念,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弄清楚歌唱发声的脉络。也只有把握住人体歌唱乐器的发声规律,使有关发声器官得到有效控制,才能达到希望和效果一致。在此列举几种主要手段:
  (一)欲发假声意念、状态的运用
  假声意念即人在欲发假声时的意识。这里所讲的欲发假声意念、状态指歌唱在深呼吸支持下的一种欲发假声时的状态反应感觉,这种感觉恰似人们欲打哈欠时下意识深吸气引起的胸、咽、口、鼻等腔体的状态改变反应,而不是一般声乐理论中所讲的假声音响。歌唱发声中保持运用深呼吸支持下的欲发假声意念、状态,首先能使人体有关发声器官的日常讲话发声状态得到适度调整。如软腭提起,下巴放松,喉咙打开,后咽壁挺立并向后、向下绷紧,胸、咽、口、鼻等腔体形成内开状态等,这些发声器官状态感觉的改变,能削弱不利于歌唱发声的日常讲话习惯,缓解自然发声时以浅呼吸支持的、以口腔共鸣为主的支点较高的真声位置大白腔发声现象,使人体歌唱乐器呈现出科学发声需要的基本状态,从而提高声音频率,丰富头腔共鸣,为实现美好歌唱提供有利条件。
  (二)低八度意识的运用
  低八度意识控制手段是指歌唱中任何一音发出时,歌唱者在心理意念上都应保持发该音下面假声低八度音的感觉状态。如唱C2时要保持发C1时的感觉,这种低意识的保持,在中、低声区应低于一个八度,在D2以上高声区甚至要有低两个八度的感觉。歌唱发声中利用低八度意识进行诱导、控制,有助于下移控制呼吸部位,使腰腹部软组织肌肉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使胸、咽、口、鼻等歌唱器官保持放松并具有内开感,同时也有助于歌唱声音获得胸腔、口咽腔、头腔等混合共鸣,并使中、高、低不同音区的过度有所依托。从而克服声音越高气息越浅、喉咙越紧、声音越挤越尖的不良发声现象,使优美缭绕的歌唱声音具有扎实的根基。
  (三)倒吸气感觉的应用
  所谓“倒吸”,即非同于一般的“吸”,其区别在于歌唱中要求的倒吸气强调低支持和向里、向下、向后的意识,因此,不存在浅呼吸使胸、喉产生的挤卡感觉,而仿佛歌唱者身体内部产生吸力,通过胸、咽、口、鼻、喉把空气微微抽进去一样。这种倒吸感觉在歌唱中与假声意念、低八度意识协调并用,能使歌唱时向上、向外呼出的气息得到有效控制,胸、咽、口、鼻等腔体积极扩张形成内开状态,使人体有关歌唱器官趋于科学发声的需要,从而呈现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些教学研究资料与演唱学习的实践中,正确掌握和控制气息是声乐学习命脉的主要手段之一。欲发假声的意念、状态和低八度意识、倒吸气感觉,都是气息反向控制的几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正确操作和运用这几种手段,对人体歌唱乐器实现科学发声与高标准艺术演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3]程淑安.声乐与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张淑芳.歌唱艺术与训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01.
  [5]许勇三.攀登音乐艺术高峰的途径[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6]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7]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