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雪崩―生死一线】雪崩
 

【雪崩―生死一线】雪崩

发布时间:2018-12-29 04:00:59 影响了:

  对于国内大多数地区来说,春节并不是徒步穿越的好时间,所以,选择这时走长坪沟―毕棚沟穿越路线,更多的考虑是为了积累冬季雪地穿越经验,以及对自己新的挑战。   然而,雪崩袭来的瞬间,没有谁再想挑战什么,在自然面前,人实在太渺小了,既无力抗拒也无从躲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以毁灭一切的气势席卷而来,根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
  长坪沟―毕棚沟穿越路线位于四川省四姑娘山地区是古代“唐蕃古道”的一段,被列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穿越路线的起点是日隆镇长坪村口,终点是理县毕棚淘口309林场,全程大约111公里。正常情况下全程需要3天时间。
  穿越时需要翻越海拔4668米的垭口。无积雪期间走,山间小路非常明显,只是一般的体力型登山,具备一定体能的山友都可以顺利完成。但如果是冬季穿越,山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雪深没膝,深处可能及腰,许多锋利的岩石埋在雪中,极易形成雪坑。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向导,非常容易陷落,或者滑坠悬崖,引发事故。
  冬季穿越难度骤增,是个不折不扣的挑战。
  
  出发―致命诱惑
  
  我们到达日隆镇的时候,天气阴晴不定,旅店老板说最近每天午后都要下雪,向导们纷纷推测垭口的积雪应该很深了,穿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和同伴将信将疑,关于路线和是否穿越的讨论直到出发前一直没停止过最后决定边走边看,绝不冒险。
  一开始天气非常好,四姑娘山的所有山峰都呈现在眼前,巍峨,雄伟,秀丽。按照穿越计划,第一天行程是进入长坪沟,并徒步到沟尾扎营,徒步路段约29公里。
  
  虽然在究竟能不能穿越的问题上我们一直争论,可是天气实在太好,我们越走越乐观地认为穿越还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最后一致同意无论如何应该尝试一下。
  除了海拔需要适应之外,第一天基本都在风景秀丽的谷底穿行,行程轻松愉快。在营地,我们遇到了两个打算登骆驼峰的四川驴子,大家围着篝火谈天说地,虽无美酒佳肴,但仍兴致勃勃。
  
  前进―危机四伏
  
  第二天早上,一个同伴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领队只好陪着她下撤了。剩下我和另一个同伴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前行。
  第二天的计划是从海拔3700米左右的长坪沟沟尾营地上到两沟之间的雪山垭口下在海拔4300米相对平坦的一块传统营地“大平台”扎营。
  虽然曾有多次高原徒步的经历,但这次才是我第一次真正的高原负重徒步。
  出了长坪沟沟尾,开始连绵不断的上升,坡度陡峭很多路段超过45度,爬升6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渐渐接近大平台。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几乎被耗尽了,每前进一小段都无比艰难,风开始肆虐,大平台上的情形令人绝望,积雪厚可及膝,狂风呼啸,雪花狂舞扑头盖脸卷裹而来,我们几乎不能站立。
  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扎营,我们和向导商量认为根据这样的天气状况和积雪厚度,即使勉强扎营,也无法穿越垭口,最终决定下撤原路返回。跟在同伴后头往回走,我心里非常茫然,我知道不能冒险,可是就这么无功而返,毕竟有些沮丧。
  下山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来自重庆的另一支穿越队伍,他们显然有备而来,一行6人雇了3个向导,还带着一大捆路绳,其中一个驴子停下来对我说:“你从北京来一趟成本多高呀,如果不穿越的话太可惜了,跟我们一起走吧,我们一定能过去!”
  他的语气非常肯定,也许是他的这份肯定打动了向导和我,我们最后果断地转过身,和他们走在一起。后来我才知道,他名叫冷山,喜欢登山,和本地许多向导都很熟。
  大平台上已无法扎营,我们就把营地建在了平台下的山坡上,我第一次意识到雪是体积最大的水的状态,为了烧锅水,我大概至少要收集6―7倍的雪。整晚我都不断从雪地里盛雪回来,然后等待向导烧水,然后吃饭,喝茶。
  冷山跑到营地来和我们聊天,这个帅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任何时候看起来都像是在笑。他乐观而坚定地对我说,明晚此时,我们一定已经在理县的古尔沟泡温泉了。我说你肯定?他说,我保证。
  我是带着这份美好的承诺睡下的,高原寒冷的夜(实测帐外温度-25℃),狂风大作,几乎要把帐篷掀翻。我无法安睡,思想回到了最原始的单纯,所有的念头只剩下对明晚的期待。
  
  雪崩―生死瞬间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翻越雪山垭口,下到毕棚沟内,然后穿越毕棚沟而出,全程约22公里。
  一大早就被向导喊起来,两个小时后,我们上到了徒步路线的最高点――雪山垭口,至此上升路段就全部结束了,后面将是传统观念里相对轻松的下坡路。所有人都非常兴奋,我们还在垭口拍照留念。
  可是,当我们向前走了一点,往垭口下张望时,不禁大吃一惊!从垭口向下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坡,因为坡度太大,已经看不到底,根本找不到任何路的迹象。似乎往前一步就会滑向无底深渊,令人不寒而栗。我回头问向导路在哪里,他居然充满信心,用手指大雪坡,说,就走这里,跟着我就能下去!
  几分钟后,我们列队向雪坡出发了。走上去才发现,雪坡看起来虽然极为陡峭,但是因为积雪已经深没到大腿,移动起来非常缓慢,基本不会出现滑坠。可是有的地方积雪实在太深,考虑到雪地里还深藏着许多雪坑,为了避免发生深陷没有把握的路段向导干脆指挥大家坐在雪地上滑行。
  第一次从完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坡度超过70度光滑的雪坡向看不见底的断崖直冲下去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我几乎是闭上眼睛心一横才滑了下去。不过我很快发现,速度远比想像中慢,基本可以随时制动,而且,滑行向下比在雪地里深一脚浅脚地跋涉速度快多了,很快我就能够从容享受滑行的乐趣了,我对着同伴大笑,让他给我拍照,登山杖甚至被我用作了雪杖。
  但就在这时雪崩发生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正午时分,向阳山坡上新落的积雪很容易被太阳晒至表层融化,随着我们滑行或者呼喊的共振,极易发生雪崩。
  事后很多朋友都问过我,雪崩是什么样的?我说,那场面真的跟电影里看到的模一样。积雪先是从山巅缓慢滑落,几秒钟之后就越来越快,一开始只有一小股,很快就带动了大片,像一条直泻而下的雪龙,腾云驾雾,越向下波动的区域越大,飞快落下的积雪扬起漫天雪雾洪水一般向我们席卷过来……
  所有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走在最前面的三个队友霎那间就被卷入了白色的漩涡中。一开始还能看见小小的黑点移动,一会儿就不见了。有人大喊一声,雪崩了!所有人才反应过来,可是没有人再敢移动或者发出声响,我们都呆呆停留在原地不知所措。
  在那个雪崩袭来的瞬间我忽然感到深深的恐惧,在自然面前,人实在太渺小了,既无力抗拒也无从躲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以毁灭切的气势席卷而来,根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只有雪崩行进路线上那擦肩而过的区区几米,一呼一吸之间,几乎已经嗅到了 四姑娘山绝美面具下冰冷的死亡气息。
  万幸的是雪崩停住了,没有继续。很快,三个被埋的队友陆续从雪地里冒出头来,然后,在焦急的询问声中我知道,他们都平安无事!
  
  归程―恐惧12时
  
  雪崩几乎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由于害怕会再次雪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加快了行进速度,一刻都不敢停留,不论谁在深雪中因为疲惫稍作休息,后面的同伴已经迫不及待:“快点走快点走,我们可不能死在这里!”这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彻底刺激了大家,几乎连喘息都不敢有,我的雪套松了,裤子,鞋子,纷纷进了雪,甚至上衣都在滑行中灌进了雪,很多同伴的情形甚至更糟,有人不断摔倒,有人在雪地里丢了手套,即使这样,谁都没敢停下。
  从这时起,我们冒着随时发生雪崩的危险,在到处都充斥着雪洞雪塘和断崖的雪地里艰难行进,因为积雪太深,其实向导从开始就没找到路,我们只能沿着悬崖边缘不断横切着缓慢下降,最绝望的一次我们站在断崖上,已经能看见沟底的路,却怎么也找不到下去的路,向导们商量了很久说只有往回走才是安全的,那一刻,我回头望着已经高高在上的垭口,知道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回去 那种绝望太深刻,几乎没有感觉了,我想起很多救援故事,有人甚至开始尝试拨打救援电话……我们都应该感谢向导马老幺,是他和其他向导冒险横跨过一段山崖,搭好路绳,带我们走出了险境。
  在这漫长的天里,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我们不间断地行走了12个小时,米水未进。我的衣服已汗湿透了,鞋子湿得甚至可以拧出水来。到后来,我吞食过切可能的水源,包括雪地里的积雪,石缝里的冰凌,以及小河里的冰水,我的思想几乎完全停顿了,极度饥渴让我甚至出现了幻觉,眼前不断出现各种鲜美多汁的水果……在我所有的徒步旅程里,这无疑是最艰难的一次。
  毕棚沟最后段路上,我的身体透支几乎到了极限,即使是普通的林间小道,对我来说都变得无比艰难似乎永远都走不到头,我终于支撑不住,把背包交给了向导。
  当我们浑身湿冷精疲力尽地走到景区入口处的时候,那一点昏黄的车灯,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的最美丽最温暖的光芒了。
  那天以后,经历雪崩的恐惧始终缠绕在心中,差不多一个月以后,心情才慢慢平复我开始有勇气回望,并讲述那段故事。无论如何,雪崩是一种灾难的力量,它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任何时候,自然的力量都不能被忽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