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黑色五月”悲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中风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黑色五月”悲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中风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8:11 影响了: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出现,给家庭学校带来悲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还是要归结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漏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以及学生自身人格特点等,然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找出事件的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来预防这种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教育管理体制 思想政治教育 预防措施
  
  一、“黑色五月”的阴影
  据了解,五月是一般中国大学生毕业离校期,恰恰是大学生压力最大的关键时候:论文与毕业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离校后与大学恋人分合难料的压力,面对社会前途未卜的压力,全集中在同一个时节,这就成了大学生“黑色5月”产生的背景。
  2008年2月26日下午3:50左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6级研究生李冬旭在学校宿舍楼地下浴室自缢身亡。
  2008年2月27日清晨5:40左右,人民大学大四女生被证实坠楼身亡。
  2008年6月29日上午,南通大学大四某男生跳楼自杀。
  2010年3月22日,北邮09级博士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一跃而下。3月28日,南京林大化学工程系一女生在宿舍内上吊……
  血淋淋的事实让本该五月花开的季节变得血腥,也让我们产生了“黑色五月”的阴影,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自杀悲剧的结果。然而我们应该收起我们的悲痛,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教育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打破“黑色五月”的传言,阻止悲剧的再度发生。
  二、大学生自杀悲剧的原因分析
  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各样,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生命如此仓促地画上句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代大学生的轻生冲动?这是需要我们慎重分析的。总地来说,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对竞争的过度强调。我们的社会提倡的是竞争,是比赛,是当仁不让。这本是好的激励方式,但是在当今社会过度的鼓励强调之下,就变成了攀比、虚荣和不择手段;相应的就忽略了团结友爱、人文关怀。那么受这种思想教育的学生们,从出生就要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没有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正确的处理冲突的方法,他们有的就是被现实压的树立不起来的所谓的自尊心。“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在这种巨大落差下,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太残酷了,他们无法承受自己的自尊一直被这样打击,逐渐转为自卑,这也对他们选择轻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2.畸形的成功观。当下社会,人的成功只有一个衡量标准――物质标准。具体到教育,能否取得硕士博士等高学位、能否找到高薪工作、能否去北京上海就业,都是重要指标。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意味着这个大学生“失败”了。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在被扭曲掉的竞争的压力下,大学生――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无处释放的时候,选择轻生也不足为奇。可以说,他们是社会大环境的牺牲品。
  (二)现有教育体制的漏洞
  自古以来中国都强调教书育人,然而,现在的大学中,教书很多,育人却不够。现有的应试教育,只是把学生的成绩当作衡量学生素质能力高低的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另外,高校近年来持续扩招,造成的结果就是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意味着失业,每年全国都有大批的毕业生成为就业大军。大学毕业生开始出现了“就业难”,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使得原本压力就很大的学生更加雪上加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预防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高校却把它变成了单纯的说教,没有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两项基本功能,即事后教育和事前预防,前者被比喻为“医生和消防队”,后者被喻为“教练和导演”。高校应把预防教育提高到一定位置,用实际行动改变学生的观念。所谓预防教育,就是针对人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将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加强预防教育,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恰恰忽略了这一点,造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2.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缺乏相应的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跟思想道德修养,这些都没有具体的对生命和挫折的解释跟训练,应该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遗憾。高校应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及挫折教育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这样,在遭遇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就不会轻易选择放弃生命。
  3.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心理咨询中心是当今高校必备的部门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而现在各高校虽然都设立了这样一个心理咨询室,却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没有宣传,没有专业的心理学的老师,形同虚设。
  (四)学生自身的人格弱点
  1.自我调节能力差。大多数自杀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有困难和痛苦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他们很少和同学交往,没有很好的处世方法,容易产生失望与挫折感,面对心理压力,他们不善于自我调节,没有释放和发泄情绪的途径。这些不良情绪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他们的身心失衡,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2.适应能力差。在新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新鲜感,有的只是畏惧与陌生,他们会不断地拿新环境和原来的环境做比较,总是觉得不如意,做事情畏首畏尾,拒绝这种新环境、新事物。在这种心理冲突长期存在下,他们会陷入自己设定的矛盾中,不与别人交流便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心理冲突,他们很容易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离新的生活环境。
  3.缺乏抗挫能力。很多轻生的学生在结束生命以前学习生活都是一帆风顺,没有或者很少遭受过挫折、困难。太过于顺利的学业生涯让他们对困难和挫折没有心理准备,一旦遇到这些他们没有能力解决的事情,就显得手足无措,乱了方寸,不能也不敢正视这些挫折和困难,结束生命就成了他们逃避的途径。
  三、如何预防“黑色五月”悲剧的发生
  (一)制定合理的教育制度
  合理的教育制度是教育的纲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教育制度都漏洞百出,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是怎么样呢?因而,在教育理念上,我们必须把教育看作是通过文化启蒙和教化,拓展每个人的个性精神,发展每个人的价值与才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鼓励和促进他们的创造精神和价值的自我实现的根本方法。教育的价值必须以人的价值为根本取向,而与社会、政治、经济保持独立的地位。
  在保障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的基础上,还是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可以只扩招学生的数量,而忽视学生的质量。要以制度来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不受到教育和教师的伤害,保护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受到损害,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保证学生精神和身心的健康,减少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降低自杀率。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场所,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完整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当在良好学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融入突出人性的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与娱乐等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独一无二的校园文化,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感受生命、感受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也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充实、快乐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心胸开阔,朋友增多,在无形中化解了大学生因挫折而产生的自闭、忧郁等不良情绪,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渐渐恢复到乐观、开放的心境中来。
  校园文化传递一个学校的精神,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关键。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定位关键时期的大学,是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做铺垫的。因此,作为高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切实发挥学校应有的作用,预防悲剧的发生。
  (三)规范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应逐渐规范起来,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学生轻生事件的发生。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对于自己的一些心理困惑、心理问题能够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要尽可能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要从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以十分的热情和爱心来对待学生的问题,力求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咨询中心与辅导员、德育教师共同结成拯救学生的链条,尽可能不要让一条宝贵的生命从我们的身边丧失。
  心理咨询中心要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安全的氛围,切实做好保密及相关工作,对待前来咨询的学生要真诚、热情,给予积极关注,让他们没有负担地讲述自己的困惑,释放自己的压力。
  对于个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积极有效的关注,主动收集学生的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找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一种最让学生接受、又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尽可能帮助学生回归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轨道。
  (四)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选课,国家对其也有相应的明文规定。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来说,应该做些调整。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的同时,还应该做到积极联系现实,针对当下的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能只限于以前的理论。具体来说,要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生命的价值,放弃生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挫折并不可怕,逃避挫折、不敢面对挫折才是一个大学生所应不齿的。
  另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说,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仅限于口头说教。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较高,毕竟关于生命,关于死亡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要起到预防作用,是要避免更多的学生想不开,选择轻生。但是,如果方法不得当,或者受教师自身素质影响的话,有可能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反叛情绪,酿成悲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总是通过内引起作用,要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轻生,就要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那么就需要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发展自己,提高素质,远离轻生。
  参考文献:
  [1]王昕,孙仲文.大学生轻生现象透视及预防策略.法制与社会,管理视野,2008,(08).
  [2]步德胜,李勇,马骥.大学生连续自杀事件给高校教育者的警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5.
  [4]李琦.浅论高校学生自杀成因及预防措施.读与写杂志,2009,5.
  [5]杨欢欢.预防大学生轻生途径分析.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