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北京公共交通线路查询_北京公共交通全接触
 

北京公共交通线路查询_北京公共交通全接触

发布时间:2019-02-08 04:07:50 影响了:

  北京的交通构成自古就比较复杂。从道路形态来看,既有陆路,也有水路,而且水路又有运河与海路之分;既有城市街巷通衢,又有乡间人行小道。就道路功能来说,既有皇家御路,又有普通商旅之路;既有漕运专路,又有兵家进军之路,还有官家邮传驿道。由交通工具考察,既有豪华的御辇龙舟,又有官僚的肩舆坐骑;既有商家的车船驼队,又有民用的马车、独轮车、小船以及笨牛拙驴、赢马瘦驼等。清末以来,又出现了近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城市马路以及火车、汽车、有轨电车等。这种复杂的交通构成,道路等级高、管理严、效益大,是北京城市功能复杂且居民构成也复杂的反映是几代皇室和封建朝廷所在的结果。如今,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装载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奔跑在北京的各个角落,然而,大家面对的是越来越长的交通时间。据某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人平均上班距离19.3公里,通勤时间平均需要花费43分钟,有40%的北京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这几项数据都排在全国首位。而在遭遇交通拥堵时,65%以上的乘客首先会产生焦虑感,其次还会产生的负面情绪有:恼怒感、对城市的厌恶感、紧张感、挫败感及恐惧感。这些.都是“大城市病”的典型症状。另外,由于交通而产生的城市污染,北京也名列前茅。而实际上,掌握交通状况,选择便捷工具就能让出行更便捷。
  各城市评选生存要诀,北京只有一项:住在离单位近的地方。一位朋友刚来北京上班,安顿好住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到单位的公交线路,每天上班花费20分钟挤点也无所谓,一个月后某周六从家里出来闲溜达,走了15分钟后穿过一条巷子,发现前面那建筑物不就是单位吗??!!
  走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在越来越庞大的城市中,尤其在已经是世界特大城市的北京,已经变得越来越稀有。即使有路走,也大多是穿插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片段,走路成了两条腿的“11路”,而且在充当交通工具上使用甚少。走路上班,似乎只是小城镇人的专利,而只有经历过日复一日的堵车以后,才知道在北京,走路上班原来是一件很享受、很奢侈的事情。
  对自行车失窃,北京的“有自行车族”再熟悉不过了,甚至有人见面戏谑地问:“今天你丢了没有?”在一年之内就丢了三四辆自行车也不奇怪。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为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2007年3月~7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公安部要求逐步建立自行车购销实名制,即在自行车销售环节实行实名制,明确自行车购车人的“所有权”。
  回顾北京近年来的公交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公交线路大大增加、公交设施迅速升级、交通管理不断倾斜的情况下,公交效率反而不断下降。据调查,北京公共汽车的运营速度由1994年的每小时16.7公里下降到目前的每小时9.2公里,每逢上下班的高峰期,近1/5的路口和路段交通不畅,车速不到每小时5公里。而公交出行占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究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交通建设速度。
  从2006年以来,北京的公交状况实现了飞跃,取消公交月票,2007年1月实行成人公交卡四折、学生公交卡二折优惠的政策,专门公交通道增多,实行时间从原17:00~19:00改为16:00~19:00,而且推行力度很强。今明两年,北京的目标是尽快建成总长近300公里的准快速公交系统,覆盖整个北京市区。规划中的北京路网采用了方格网、环线加放射线的布局,整个道路系统划分为3个功能层次,即市区快速路网、主干道网和支线网。快速路上将建快速公交线路,同时建立公交优先系统,包括公交车道、公交先行和信号优先等。
  在交通工具中,最能保证时间的当属地铁。目前北京地铁长114公里、日客运量180万人次,目前运营的地铁有四条线、1号线、2号线、3号线、八通线。2002年,构建一个更科学、更具前瞻性的地铁交通体系,北京市面向全球招标,对现有的地铁规划方案进行完善。北京地铁正在为2008年的奥运会进行升级扩展,工程投入630亿元人民币,包括13条地铁线、奥运支线及城市铁路线,将形成两横、两纵、两环、两射线的格局,完工后的北京地铁网络总长将达到483公里,有望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地铁。估计过不了多久,即使对北京的地铁很熟的人,面对着地下迷宫,也得迷糊一阵子。不过希望把防护栏赶快安装上。北京地铁票价3元~5元不等,可以刷公交IC卡也有窗口售票。
  在北京骑自行车换乘地铁是一种方便的办法,北京每个地铁站门口都有大堆的自行车。在地铁里能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生存状态,北京地铁表现出的有文化、有拥挤、有杂糅。在这里能看到许多独特的风景,行乞的老人(虽然规章规定不允许)、推销保险员、车厢里的地图王、地下通道里长头发的流浪歌手,放着音乐独自跳舞的奇怪女郎,拉二胡唱秦腔的陕西艺人,练习街舞的少年人,以及笛子的清越高音……地铁站之间匆忙的脚步是饱满的生活再现。每到上班时间,地铁车厢里就可以用“沙丁鱼罐头”来形容,到了这个时段,你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站台上的列车员和维持秩序的保安会把半个身子仍在车门外还拼命往上挤的最后一个乘客推进车厢,然后辅助车门关闭。
  2007年2月11日,是北京市首个“排队推动日”。排队日标志是从市民中征集到的,两个可爱的小人排成人形“11”,这既提示市民每月11日是排队日,也表示两人以上就要排队。为推动排队日深入人心,相关部门将招募志愿者引导市民。大众的公共文明行为提升有一个过程,譬如,日本形成有序的排队秩序花了6年,台湾也用了7年。形成一个习惯有一个长期过程,改变一个习惯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会陆续有综合措施出台。
  出租车是大城市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2006年,北京出租车也驶入了规范化。目前北京市的出租车公司数为500多家,出租车数量已经达到6.7万辆,趋于饱和状态,北京将不再增加出租车数量。今后,将通过电话预约等方式来解决目前出租车空驶率较高的问题。北京的出租车型有红旗、索纳塔、伊兰特、捷达、普桑。夏利车已经退出了舞台。近年来新增的出租车是双色的,每辆车都配有出租车标识的顶灯、两侧面车门喷有或贴有出租车公司名称。北京出租车是在06年5月以后开始调整2元每公里的。起步仍是3公里10元,15公里之内每公里2元,15公里以后是每公里3元(这里加收了50%的空驶费)。夜间收费是从23:00至次日5:00,起步费从10元变成11元,而且单价从2元的基础上加收20%,你看到单价是2.4或是3.6是正常的。
  目前北京市“黑车”数量已达6~7万辆,接近甚至超过正规出租车的数量(6.6万辆)。据介绍,在北京一辆正规出租车每月运营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而一辆“黑车”的月收入却高达4000~5000元,一些“热门地段”的“黑车”,月收入甚至上万元,利益驱动成为“黑车”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此外,在一些城市公共交通不方便的地区,也在客观上为“黑车”提供了市场。为打击“黑车”猖獗,北京开黑车载客最高罚款50万元人民币。
  从城市交通特点上分析,上下班是一个城市最大的交通量,而且基本是固定的时间段、流量和区域路线,其他交通量则相对灵活得多,因此如果重点解决上下班交通问题,则城市的交通容易产生较大改观。而上下班交通主要取决于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普遍情况,上班距离如果是2.5公里以内,相当于一般人步行半小时,那就容易使人选择走路;如果这个距离在2.5公里到6公里之间,则人们会根据情况骑车、开车或坐公交;如果更远,那就一般会开车和坐车了。
  根据《规划》,2010年,北京交通发展的具体指标是:公共交通承担全日出行量的40%;城市干道高峰小时平均行程车速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五环路内85%的通勤出行时耗不超过50分钟;边缘集团到达市中心区的出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最远的郊区新城到中心城的出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北京与周边地区主要中心城市的陆路运输行程时耗在3小时内。一个健康的城市,应该如同一个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树、小树、灌木、草本、苔藓等各类植物按照一定比例自然形成的,但是北京的问题就在于大树太多太密,挤占了其他小型植物的空间,而比例失衡又反过来阻碍了大树的生长。研究切实可行的功能疏散方法和时间表,解决的就不仅仅是北京的交通问题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