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生命神奇|人生命的神奇
 

生命神奇|人生命的神奇

发布时间:2019-02-13 03:51:13 影响了:

  防火卫士――灭火树      在非洲的安哥拉,有一种名叫梓柯的树。成年树高20余米,树叶繁茂,四季常绿,人们也称它为灭火树。   一位好奇的科学家曾试验过梓柯树对火的反应情况:故意使用打火机欲引燃香烟。没想到,火光一闪,香烟尚未点燃,就有无数条白色泡沫从树上飞泄下来,溅得实验者满头满脸都是白沫,身上衣服全部湿透,当然打火机的火也被熄灭了。想不到梓柯树对火的反应如此灵敏。
  梓柯树为什么会灭火呢?原来,梓柯树枝繁叶茂,在浓密的树杈间藏有一只只像馒头大的节苞,这种节苞上密布网眼小孔,苞里装满透明的液汁。节苞一旦遇到太阳光或火光照耀,液汁就从网眼小孔里喷射出来。由于液体中含有灭火物质四氯化碳,火焰碰上它,就很快熄灭了。
  四氯化碳是一朴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不会燃烧,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四氯化碳这科,特性灭火,尤其能够扑灭汽油、火油及其他各种不能与水相混合的油类。而梓柯的灭火方式竟然与此异曲同工,真让人叹为观止。
  自然环境中的火灾往往成为相比于虫害以及水灾等最具毁灭性的群体灾害,而在高温干燥少雨,阳光充足易引发自燃的非洲地区,梓柯所具有的抵御明火的特性无疑成为该物种得以顺利繁衍生存的重要因素。
  目前,有生态学家正致力于将梓柯树引进各地,作为林区自然防护带的核心组成树种,而热带树种的地域性迁徙和培育也成为接下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掌控生命的步伐
  
  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它的足迹遍布全球,除了大洋洲、格陵兰岛、冰岛和几个荒凉的�带岛屿没有土生土长的蚂蚁外,全世界到处可见蚂蚁忙碌的身影。早在著名的《伊索寓言》中,蚂蚁就已成为人类歌颂的对象。如今,科学家发现,蚂蚁能够在自己变得年老时甘愿为群体的利益冒险,它们甚至可以估算自己剩下的寿命。
  蚂蚁世界的通用规则为:工蚁岁数越大,越倾向从事如到远离蚁穴的地方搜集食物等冒险活动,而这种行为有利于蚁群。那么,蚂蚁是否拥有某些内在的机制能够进行有关年龄的提醒,令蚂蚁估算出自己还剩下多少生命时光呢?
  波兰加格罗林大学的戴维德,莫伦和同事在新近的实验中发现,通过人工操纵蚂蚁寿命的方式,可使蚂蚁对自身寿命的估算能力得以凸现。研究人员在一个有蚁穴的房间提高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增加蚂蚁血液的酸度,减损蚂蚁的寿命。这一缩减蚂蚁寿命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并可预测的过程。与研究人员先前预测的一样,蚁群中的工蚁开始提早前往远处寻找食物。如果是在正常的低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中长大,这一时间显然还为时尚早。这一发现成为蚂蚁利他主义精神的又一明证――这些工蚁不仅随时准街着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蚁后,而且还具有进行小心计算寿命后再去冒险的能力。莫伦进行的这个研究还为科学家研究人类利他主义精神的起源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水中的生物雷达系统
  
  “放电”是人们在谈到男女间施展魅力时常常用到的一个比喻,但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在非洲生活的一种鱼类――象鼻鱼却真的是通过释放一定强度的脉冲电流来博取异性的欢心。
  每一条象鼻鱼都有独特的放电方式,像人类的指纹一样完全不重复;即使是同一条象鼻鱼,在不同的行为方式中释放的电流形式也不相同,例如在求偶、交配和产卵期所释放的电流在电压和强度上就完全不同。象鼻鱼的电信号在其自然选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会通过对求偶信号的分析,判断追求者是否是携带有更好基因,因为只有高水准的异性才能发出高质量的信号。
  象鼻鱼主要利用尾部皮肤内的“电脉冲发生器”连续发出电压约2伏、频率约为300次/秒的电脉冲,在其身体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弱电场,该弱电场同时又成为象鼻鱼特有的“生物雷达系统”。象鼻鱼游动�,并不摆动身体,所以一点也不会扰乱身体周围的电场。如果有大鱼或有其他敌手在它身边出现,象鼻鱼身体周围的电场就会受到干扰,电力线立即偏向对方,于是,它身上极其灵敏的感受器立即发出警告:敌人来了!它便逃之夭夭了。
  象鼻鱼不仅靠它特殊的电场很轻易地避开敌害,而且也易于越过障碍。它遇上的障碍物大都导电性能差,所以对电力线有天然的斥力。象鼻鱼的“雷达”系统很快就能识别出各种物体的外形、大小、重量、色彩、气味,并使它在浑水里行动自如。
  
  植物互相传递信息的高招
  
  198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研究者发现,植物在遭受害虫侵袭时,不仅有恐惧感,而且还会向周围的邻居发出警告信息。
  德累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赫伯特魏泽表示,它们是通过声音和能量来传递信息的。例如,一旦槐树的叶子被羚羊或长颈鹿啃得差不多时,不仅这棵槐树,周围的槐树也像接到命令似地开始分泌毒物;森林里,如有一棵橡捌被伐或病死,周围的橡树就会全体总动员,结出更多的种子和果实。
  魏泽指出,植物之间传递信息的能量是一种微弱的光,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可以看见这种光,至于人类听不见植物说话的声音,是因为植物发声的音频太高。
  现在,在英国科学家和日本中部电力技术研究所的努力下,已经有了“植物活性翻译机”,它由放大器、合成器、记录器组成。录音记录表明:黑暗中的植物突然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惊讶的声音;刮风或缺水时,植物会发出低沉、混乱、可怕的声音;当植物受到温暖适宜的阳光照射或灌溉以后,原来发出难听声响的植物,声音会变得悦耳动听。
  植物语言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但是至今人们对植物语言的解释始终有拟人化之嫌。有研究者指出,植物语言之谜只有在实验室里,在被控制和可记录的反复实验中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区分出植物语言和人类语言的本质区别之后才算真正被解开,这有待于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