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科普杂志在挣扎中前行】挣扎前行的英语怎么说
 

【科普杂志在挣扎中前行】挣扎前行的英语怎么说

发布时间:2019-02-13 04:32:46 影响了:

  我们的生活与科学的距离从来没像今天这么紧密过:DNA破译为人们揭开“身世之谜”提供最可靠的依据,转基因技术可缓解地球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火星探测使走向人口爆炸的人类向太空移民成为可能……而中国的科普工作、特别是科普期刊的现状却没有因此而乐观。与报亭、书店铺天盖地的汽车、时尚、军事、电脑类杂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得可怜的科普杂志,它们往往不被放在显眼位置,只有在购买者的询问下,销售人员才会将特定产品拿出来。只有在一些理科院校门口的报亭才会在显著位置发现诸如《Newton科学世界》、《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的身影,但是国内原创的科普杂志则只能在邮局订购,少有零售。与30年前街头巷尾对科学知识和各种奇异现象“饥不择食”而引起的“科普刊物热”相比,虽然不少外国科普杂志的中文版在近几年不断涌现,但仍难掩其颓势。难道中国科普杂志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冰河时代”?
  
  曾经的辉煌和现今的尴尬
  
  30年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稿子,就改变了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明生的命运。1979年,中学物理老师张明生的手稿被《自然杂志》这本在“学术界很有话语权”的杂志刊登了。一年之后,张明生被直接调入了上海师范大学,成为了物理学部的一位教授。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似乎只发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1992年这本曾经领导过许多次科技风潮、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科普杂志却不得不停刊了,原因是出版业在1987年发生了剧变,杂志社从那一年开始,都要步入市场。《自然杂志》属于高端科普类读物,在当时来讲,根本谈不上盈利,因此谁来养它就成了大问题。这也集中反映出了我国本土科普类期刊处境的艰难。
  与《自然杂志》同时代的科普杂志还有诸如创刊于1979年6月的《百科知识》;1979年创刊,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少年科学画报》等很多科普杂志。
  1980年2月创刊的《奥秘》是很多“80后”所熟知的,中学时候在学校阅览室为数不多的期刊中,总能看到她的影子。然而,今天除了能从与其有着合作关系的网站看到零零散散被转载的文章外,京城的报摊上已经鲜见《奥秘》的影子。记者尝试按照旧刊上的电话号码打到编辑部去问,被告知北京这里要看得到邮局订阅,因为《奥秘》在外地的发行方式只有这种。从当年“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普连环画”杂志,到今天除了订户外只有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所在的云南才能“享受”到的地方读物,生于1980年的《奥秘》,以人类风华正茂的年纪显示出一本杂志垂垂老矣的疲态来。像《自然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地理知识》、《科学画报》、《科技中国》、《大众科学》等等,其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与其创刊时代有了天壤之别。
  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章道义介绍,现在全国共有理工农医类和综合性的科普期刊一二百种。《科学画报》发行量从1983年100多万册降为10万册不到。《无线电》从上世纪80年代起的190万份跌至如今的20万份。《大众医学》是上世纪40年代创刊的,如今二十几万份。其他品种发行量也不甚乐观。
  不可否认,我国的科普杂志有过自身的辉煌,但是从观念上来讲还是趋于老化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一些世界知名的科普杂志进军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以最为前沿的信息、高质量的图片以及鲜活的文字说明对国内的科普杂志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对本土科普杂志来讲,是一个重新学习和定位的过程。
  
  引进版科普杂志粉墨登场
  
  在读者所能接触到的10元以上的高档科普杂志中,除《中国科技画报》外,其他杂志均为来源于国外的“舶来品”。《科技新时代》是美国知名杂志Popular Science的中文版;《Newton科学世界》则是Newton的简体中文版;《中国国家地理》则是中国地理协会主办的《地理知识》与美国传奇色彩浓郁的《美国国家地理》合作的结晶。
  《Popular Science科技新时代》中文版在中国由北京新时代润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实际操作。封面logo及市场宣传过分强调了中文刊名《科技新时代》,大大削弱了Popular Science的品牌影响力,广告与软文充斥,分不清哪部分是广告,哪部分是内容,颇像一个DM杂志。而且12元的定价确实让读者暗叫“不值”。
  中科院科学出版社旗下的《科学世界》1998年10月同德国第二大传媒集团Burda版权合作,将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引入中国,一时成为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中国国家地理》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地理杂志,前身为《地理知识》。《中国国家地理》之所以饱受争议是因为处处在模仿《美国国家地理》,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名称到封面的那个红框。《中国国家地理》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商业经营而非政治因素的力量走出了中国国门,把版权输出到日本和台湾,其长期潜在的文化影响力不可小视。仅此一点就可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
  还有《Discover科技与生活》。大名鼎鼎的DISCOVER杂志是迪斯尼的作品,系出名门,当然非同凡响。120万的月发行量令我辈艳羡,堪称中国科普杂志同仁的标杆与愿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独家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开本、版式与原刊一样,比猫画虎之作。
  这些有着“洋背景”的科普杂志在国内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科学美国人》(Science American)中文版是中国全版引进的第一本国外杂志,2005年因美方“不满意中方的发行量”终止合作而停刊。具体的说法是,尽管该刊销量已从3年前当期4000份提升至现在的2万多,但远未能达到美方要求的5万份的发行量,而发行量不够,自然影响广告收入,美方要求杂志营业额达到每年350万元人民币左右,同样没有实现。
  事实上,停止版权合作并非《科学美国人》一家。前些年,这些国外的科普名刊相继被引进到中国,人们曾经乐观地期待它们能够开辟中国科普期刊产业的新时代,可一般经过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二年的“折腾”之后,都依然显得“水土不服”。
  针对这种“引进”现象,各家杂志均认为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科技新时代》的总编黄国桂先生的看法较为典型。他认为,科普杂志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也和读者市场的成熟度息息相关。国内的科普土壤远未成熟,综合科技力量落后;人们的科普意识薄弱;科学家往往缺少科普素养,无法将高深科技知识普及化。在这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引进”外来模式成为唯一抉择。
  但也有人担忧:这种翻版国外科普期刊的简单模式只能让科普走进死胡同。国外科学媒体的进入在客观上起到了让中国读者大开眼界、知道何为“好东西”的作用,但等刚进来时的新鲜劲一过,这些与中国读者人文背景、阅读习惯都不相符的外来杂志,怎么能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一位杂志的负责人甚至断定:“在目前中国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引进外国科普杂志将是死路一条。”而《科学美国人》的一位顾问甚至说,诚心想看国外科学文章的人,自己会去找英文原版。翻译成中文,中国读者看不看无所谓。
  
  外国科普杂志的生存经验
  
  外国的科普读物缘何能够持续多年?首先来讲,他们有好的作者群。杂志的稿件都是由一些本领域权威的科学家来撰写,他们的写稿方式是一个科学家加上一个科学记者的模式,使其权威性得到了有效保证。这在我国目前还是较为罕见的。因为仅仅就稿酬而言,我国如果有人专职做科普作家是很难养家糊口的。
  在我国传统的科普读物传作理念当中,大多还是以向读者单向灌输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而较少顾及到那些更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东西。纷纷进驻我国的国外科普杂志打开了中国读者对科普杂志认识的多维度,科学阅读的经验也将被彻底改变。举个例子,美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845年创刊后遇上了工业革命,因此它在报道上就偏重于在影响人类生活中的大发明。小到缝纫机,大到火车飞机,都是由它抢先报出来的。这样一来就树立了自己最权威、最及时的报道形象,从而成为了美国人家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食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媒体方式的兴起,人们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媒体。难道纸质媒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么?当然不是!具体到科普杂志来说,每一本科普杂志都要有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位要准确。例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准确依靠了美国建国两百多年以来形成的强国心态,借用最前沿的地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研究成果,通过鲜亮的图片,简洁活泼的文字成为了美国中产阶级群体当中最受欢迎的杂志。虽说近年来各种引进版的科普杂志在国内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滑铁卢,但是这些杂志在其本土取得的成绩还是令人瞩目的,这样的成功经验也是很值得我们本土科普期刊借鉴的。 1214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