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陈情表如何陈情 《陈情表》的陈情艺术及其对请示公文写作的启示
 

陈情表如何陈情 《陈情表》的陈情艺术及其对请示公文写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13 04:08:49 影响了:

  【摘 要】李密的《陈情表》自古以来备受文人志士的推崇,其情动人,其理严谨,并寓法于情理之中、层层铺排,委婉渐进对现代公文尤其是请示文种写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至诚说理;以情动人;寓法于情理之中;启示意义
  “表”是封建社会里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述或请求时所使用的一种上行文书,也叫“疏”或”奏疏”、“奏议” [1]。请示是现行的2001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3种中的一种,行文对象是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两者都是下级对上级的行文,因此,在写法上有相通之处。笔者认为,李密的《陈情表》为这种有一定难度的请求批准请示的写作提供了典范。
  《陈情表》的写作难度非常之大:忠孝两难全,选择尽孝,就要违抗圣旨,这可是杀头大罪,而且对于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来说,本身也有一道心理的坎得要越过去。但李密自如地驾驭了“表”的文体特点,直面皇帝这个特定的读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寓法于理,完满地把事、理、情、法融为一体,并绵里藏针,最终不仅得到皇帝同情,收回成命,而且“赐蝉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一、《陈情表》出色的陈情艺术
  李密在写这篇表时,循序渐进,委婉铺排,分4个层次一步一步获得了读者的认可。
  第一步写祖孙情深,相依为命:“夙遭闵凶,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文章第一段,作者欲擒故纵,并不急于正面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大力陈述自己与祖母的感情,以人伦之情让皇帝感动。如果一开始就推辞,势必造成晋武帝感情上的不快,陈情肯定会失败。作者先从自己的坎坷遭遇说起,从情感上控制住了晋武帝,让对方找不到反对自己的理由。而且,也为下文“辞不赴命”的请求,埋下了伏笔。段末的“臣待汤药,未曾废离”已暗含推辞之意。
  第二步写沐浴圣恩,两难处境。先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耿耿,以免皇帝怀疑自己“辞不赴命”的原因。然后讲述自己被推为官但,想要报效朝廷,但祖母无人照顾的进退两难。一面是自己辞不就职,是情非得已:二是自己深感皇恩浩荡,诚惶诚恐。作者将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托出,使晋武帝也不能不考虑他的为难之处。
  第三步写圣朝国策,岂敢盘桓,用朝廷的国策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作者以晋武帝宣扬的“忠孝”思想出发,使晋武帝无法拒绝自己的要求。朝廷宣扬“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而自己的情况不就刚好符合朝廷的宣传吗?利用朝廷的政策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如果晋武帝再推辞,岂不是自相矛盾,要失去天下士人的心了吗?
  第四步表明决心,并为晋武帝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动之以情后,再晓之以理,“臣密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这个小小的心愿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愿意帮忙让其实现的。作者在这一番陈情和说理之后,才缓缓道出自己的请求::“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唯恐武帝不信,又写道:“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使晋武帝彻底打消了疑虑,也为他的孝心感动。而在请求后又表示,终养祖母之后再为朝廷效命。李密这的陈情表看似近乎哀求,但又柔中有刚,合情合理,任谁也不忍心去破坏一颗想要尽孝的心。
  二、对请示公文写作的启示
  拟写和呈送请示的目的是使请示的事项能够得到上级的帮助、批准或指示。那么,如何恰当地阐明写作缘由,使上级领导充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首肯的答复。这就要求请示的写作者一定要明确写作目的,了解请求难度,注重写作受体的心理,恰当运用写作技法,突破请求难度,从而使请示这一公文文种更好地为现代工作服务。
  (一)意识到所写公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李密《陈情表》的成功关键在于此次上表非常重要而且紧迫。如果不成功他不仅不能为祖母尽孝,更有可能身首异处,潜在的危机促使他必须绞尽脑汁,采取有效的说服方法,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说服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物。同样在高效、务实的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写请示公文的时候也应该注重这一点,受文对象也要有同样的紧迫感,把每一次的请求都看成是无比重要的公文来写,认真对待行文,缜密的构思,严谨的措辞都必不可少,每一次请示都在势在必行、无路可退的前提下完成,这样才可能充分体现请示的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陈述理由要明白晓畅,方式得当,从受文者的立场出发
  无论请示还是“表”,都要明白晓畅地提出自己的理据。“理”由充分才能让人信服,才能得到上级的批准。李密由一己私情上升到国家大政,晓以大义,明以大理。于己,“孝”字当头,是文章在道一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于国,“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自己这一切请求的根据;这样就让晋武帝这个读者能够自然而然的理解他的苦心,并且接受他提出的请求。而且作者在提出请求之后又给了皇帝一个台阶,自己只是暂时服侍祖母。这样,终养祖母的请求便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请求批准的请示,除了提出请示事项,也要着重分析说明请求批准的理由与依据,理由与依据越充分,上级批准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否则,希望就越小。因此,有理有据是请示能否批准的关键,而且,公文的读者“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请求的同时适当的运用感情这个砝码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请示内容要客观真实
  公文写作注重严谨客观,所以一定要讲述真实情况,不能为了获得领导认可而捏造谎言。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往往比“讲道理”更有直接的说服力。而且材料本身的真实性、除了具有说服力之外,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陈》文中李密孝忠祖母的“辛苦”确是事实,有“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为证。李密和祖母的悲惨遭遇、进退两难的处境就是最真实感人的材料,最终勾起了皇帝的怜悯之心,同意了陈情,而且“赐婢二人”。请示中一定要把本单位的实际困难,或具体或概括如实地告知上级单位。但要一定不能夸大其词或无中生有,给上级传递虚假信息,如果违背了真实性这一原则,那么公文被批准的可能性就小之又小了。
  (四)注重求尊心理
  李密在写《陈情表》时,处处谦卑自抑,就是为了让晋武帝感受到他的衷心与虔诚,从而让他在阅读这份公文时心情愉悦。写请示也一样,一定要注意受文对象的求尊心理。现代公文写作中虽然没有必要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但是,尊重,是任何一个人的心理需求,对于请示的写作受体——上级领导更是如此。在需要向上级讲道理时,下级可以采用或摘引文件,或点明性质,或指出后果,或揭示联系,只作适当判断性点拨,不作推理性论证的方式进行沟通。在请求的结尾应该写上“请批准”、“请予审批”之类的结语。这些表明对受文对象的尊重的细节也是请示获得成功的关键。
  三、总结
  由以上可见,请示公文的写作并不是生搬硬套固定的公文模板,在写作时,要权衡安排各种利弊关系,使受文对象能够清楚了解呈文机关的意图,并且感动受文对象,以达到行文的目的。李密的《陈情表》就是这样达到成功的。在想晋武帝陈述事实之余,他动之以情,并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为自己增加砝码,是晋武帝在感动之余又多了一份慎重。最终权衡各种利弊关系而恩准了他辞不就职的请求。因此,在撰写请示公文时,也应该开动脑筋,陈述一切可以为自己增加砝码的理据和因由,使上级机关能够充分的考虑下级机关的处境与情况,从而批准下级机关的呈文。
  【参考文献】
  [1]李燕凌,王金琼,何世全.新编大学语文[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58.
  [2]李运抟.中国语文[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32.
  [3]江少川.大学语文导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1.
  [4]《晋书·列传第七》
  [5]《晋书·列传第十一》
  [6] [7] [8] [9]《晋书·列传第十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