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归纳推理过程”的课堂教学诊断_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
 

“归纳推理过程”的课堂教学诊断_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

发布时间:2019-06-12 04:18:34 影响了: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往往是由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缺失突出,或者不是“对症下药”所致。如何开展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问题诊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焦点话题。  笔者以具体的实践案例为例,就“归纳推理过程”的课堂教学诊断展开分析论述。
  一、一个课堂教学片段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在A城一所中学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其中的一节数学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导入新课后,教师首先请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思路及性质,而后演示了平行四边形的模具,引导学生归纳出了矩形的概念。
  此时,教学进入了矩形性质的学习阶段,教学活动如下:
  师: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猜想矩形有哪些性质?(历时1分30秒)
  师:思考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所得结果写在一张纸上,一会儿到讲台前交流。(历时1分20秒)
  师:请大家注意,需要同时验证你的猜想。(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历时2分10秒)
  师:请同学们展示你的猜想,矩形的性质和结论。
  生1:具有平行四边形一切性质,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并且对角线相等。
  生2:矩形是由平行四边形转化而来,具有平行四边形一切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师:针对矩形,大家有两个特殊的猜想,一个是“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于该猜想的证明,根据定义很容易给出;另一个猜想是“对角线相等”,对于这个猜想,你有哪些验证方法?
  生3:可以通过度量对角线的长度来验证。
  生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矩形,分别连接两条对角线,然后把这两个矩形重合,绕着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上面的矩形,当上面一个角的顶点与下面一个角的顶点相互重合后,可以发现两条对角线重合,这就说明两条对角线相等。
  生5:证明Rt△ABC≌Rt△BCD.(图形略)
  生6:利用勾股定理可证明:AC=BD。(图形略)
  师:下面请一名同学上台写出证明过程。
  (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了证明过程,其他同学在下面证明)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活动进展得比较顺利,学生很快就知道了矩形的两条性质,并用了四种方法进行验证。
  但是,课堂上还有一种非常明显的现象,这就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并不活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对此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地研讨。
  二、针对“课堂沉闷”现象的教学审视
  首先,在上面的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类比、猜想,得到了矩形的性质,似乎是全面的,其实未必。
  矩形是由平行四边形转化而来,具有平行四边形一切性质,其基本性质是通过演绎而得到的。而矩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特殊性质并非能通过类比而得到。其实,平行四边形并不具有“对角线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的性质,因而,无法类比得到。而矩形的这两条性质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它的灵活应用更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那些“学得不好,学得不快”的学困生来说,进行这种猜想是其能力所不及的。
  其次,在验证“对角线相等”的这条性质中,生3“度量”法和生4“旋转”法,是真正的“验证的方法”吗?
  其实,验证是需要证明的,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直到今天人类尚未完成。证明是需要演绎推理的,生3“度量”法和生4“旋转”法都不是严谨的演绎推理方法,因而,这两种方法只能是探究的方法、猜测方法。
  上面的教学片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由于任教教师对“归纳推理的过程”理解不清、对矩形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没有真正关注所致。同时,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诱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在动态演示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演变为矩形的过程”,这也许是“课堂沉闷”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吧。
  几何推理是几何课程内容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里的推理包含两部分,一是归纳推理即包括归纳、类比、猜想等在内的推理,也称之为合情推理;二是演绎推理。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通常采取三种推理方式,第一种是典型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仍是“猜想”,这种推理常常用来佐证、猜想;第二种是借助图形直观的操作(图形运动),有时可以用来进行不严格意义下的证明,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用来进行严格的证明,这种推理形式常常用来说理(例如,“仅有图形而不需要文字说明”的无字证明);第三种则属于典型的演绎证明。让学生是否获得三种活动的直接经验,是否经历过相应的推理活动,对学生关于推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影响。
  三、解决“课堂沉闷”现象,教学须体现出浓厚的学科韵味、深刻的学科内涵
  让学生经历“归纳推理的过程”,其实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学科思考的过程,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体验,建构真正的学科理解,最终形成良好的学科直观。
  为此,在不改变这节课先前环节的前提下,可以将“矩形的性质的探究”作如下调整:
  将生3“度量”法和生4“旋转”法,改为探究的方法,以面向全体;如果有的学生学有余力,可鼓励其采用折纸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探究。
  在平行四边形的模具框架上,用橡皮筋拉出两条对角线,此时可让学生思考,若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两条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猜想两条对角线长短的关系,当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时,一条橡皮筋紧、一条橡皮筋松。当夹角为直角时,两条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相同,可以猜想两条对角线相等,再进一步可以度量。
  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看,这一步是实物直观层面的抽象,其关键在于,借助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帮助学生建构“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性质。
  在上面的“矩形由平行四边形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两条对角线始终相等。那么,是不是所有矩形都具有这个规律呢?我们如何验证它?
  对此,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制作一个矩形课件,在矩形动态变化下,分别度量出相应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即拖动矩形角上的一点,以改变矩形的大小),此时可以发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始终保持相等。
  这个探究活动完全可以由学生(或学生小组)独立完成(一般不需要教师的实质性介入)。
  利用生4“旋转”法进行探究。即,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矩形,分别连接两条对角线,然后把这两个矩形重合,接着沿对角线交点旋转上面的矩形,当上面一个角的顶点与下面一个角的顶点重合后,发现两条对角线重合,这就说明两条对角线相等。
  (如此,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观察,学生积累了动手的经验和探究的经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利用折纸的方法进一步探究矩形相关的性质。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两条对称轴。准备一张A4纸,沿一条对称轴对叠A4纸,接着再沿另一条对称轴对叠,形成一个小的矩形,最后沿小的矩形的对角线对折(其中,对角线的一个顶点是两条对称轴的交点)。展开后,就可以发现A4纸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当然,这个活动也可以作为部分学生课后研究的问题,而作为全班同学的共性要求可能高了一些。
  其实,几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在变化过程中发现不变的规律。这种规律性,正是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的着力点。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的经验、自己独立思考的经验,以及猜测发现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直观,提升其学科素养。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归纳推理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教学资源,只有充分认识到其价值,才能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正如史宁中教授指出的,“真正的知识是来源于感性经验的,是通过直观和抽象而得到的”。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人类漫长的数学抽象过程而形成的。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发展的,也可以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获得理解性掌握;同时,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逐步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探索发现的能力,为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