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感性与理性的碰撞,平凡与智慧的交融] 理性与感性议论文
 

[感性与理性的碰撞,平凡与智慧的交融] 理性与感性议论文

发布时间:2019-06-18 04:10:05 影响了: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制义务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背诵的优秀诗文不少于240篇(段)。”纵观小学初中阶段,学生们所阅读的篇章仍旧以语文教材为主,且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十分有限。因此,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已经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感性认知,“随性”阅读
  课外阅读有别于课内阅读,应当突出阅读的开放性和广泛性。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课外阅读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营造阅读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无论是阅读的方式,还是内容不妨让阅读“随性”一些。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理性思考,“反刍”阅读
  感性认知是阅读者走进文学作品的“敲门砖”,而理性思考则是阅读者把握作品内涵的“试金石”。学生只有经过理性思考,才能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走进作品所折射的精神世界,才能进一步领悟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刍”阅读,由粗读变为精读。
  教师在课上可以组织召开课外阅读专题研讨会,针对一些指定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各抒己见,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阿Q正传》中如何理解《序》中“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如何理解《序》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序》中赵太爷的“抢进”“跳过去”?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的含义?……通过层层设疑,教师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深处。阿Q这个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褊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这些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有所体会。
  三、平中见奇,“有声”阅读
  阅读过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篇以儿童的视角来描述法国国土沦丧后,在主人公小弗郎士上课迟到的情况下,文中的另一主人公韩麦尔先生并没有像往日那样责备于他,而是通过“异常的”举止和言行来表现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故事。笔者认为,本篇小说如果仅仅从用词角度剖析,确实平淡无奇。作者似乎在用“白描”手法平铺直叙地向读者介绍一个故事,字里行间也并没有采用华丽的辞藻用于点缀和修饰,但这篇小说却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小说的情感因素。《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用第一人称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的。作者巧妙地将小弗郎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内在的情感和外在因素的细腻刻画,使读者也情不自禁的深陷爱国情感的氛围之中。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要“走马观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用课上文章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平中见奇”,通过“有声”阅读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发现人性最善良、最纯朴、最真实的一面。
  四、智慧呈现,“整体”阅读
  写作需要智慧,阅读同样也需要智慧。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不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段落之间的恰当衔接、描写对象的自然转换、故事本身的前因后果都是我们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一双睿智的双眼,运用智慧的头脑进行“整体”阅读才能读出韵味,读出思想。
  例如,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妇孺皆知的故事,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挂印封金、草船借箭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鸿篇巨制时,既要让学生能够读得“进”,又能读得“出”,不能局限于某一章节,否则就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如有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作为曹操的谋士,为什么在一些重要战役决策时,始终“一言不发”呢?徐庶足智多谋,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是何故呢?要想消除这些阅读上的疑点,就需要学生进行整体阅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豁然开朗。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课程观,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起来,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逐步提升审美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