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2018年北京地铁高清图 北京蹦蹦戏的演变
 

2018年北京地铁高清图 北京蹦蹦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9-06-23 04:08:23 影响了:

  近年来,北京市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在郊区的一些乡村,陆续发现了一百多年前北京诞生的一个地方剧种——北京蹦蹦戏。早已在京城舞台上绝响多年的北京蹦蹦戏,在这些乡村却有序的传承着,原汁原味地演出着,成为一个古老剧种的活化石。各郊区县都非常重视这一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使北京蹦蹦戏又重现当年的风采。门头沟区雁翅镇淤白村蹦蹦戏班“义和班”,已经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淤白村的蹦蹦戏班“义和班”,成立于1931年,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至今,已有80多年了。为弘扬这一民俗文化,淤白村已举办了多次“民俗文化节”演出蹦蹦戏。经过挖掘整理经常演出的剧目已达三四十出。2007年,通州区已把马驹桥镇郭村蹦蹦戏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郭村蹦蹦戏的第四代传承人杨永志,又收杨连喜为徒。杨连喜成为蹦蹦戏第五代传承人后,自掏腰包,在村里盖起了评剧剧场,作为评剧演出和蹦蹦戏传承的基地。2007年,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的蹦蹦戏,被列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区文委专门聘请了专业评剧团的老师,帮助挖掘整理剧目和辅导演员演出。这些乡村蹦蹦戏的演出,不仅为研究北京的戏剧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也成为京郊民俗旅游的文化品牌。
  北京蹦蹦戏的诞生,大约是在清光绪年间。蹦蹦戏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了京剧、河北梆子、皮影戏等多种艺术形式而形成的剧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莲花落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相传起源于唐宋时代,在我国广大地区都有流传。莲花落曾经是寺庙的僧侣们咏经时演唱的一种曲牌,僧侣们出寺募化时也唱此调,于是渐渐流传到民间。有的乞丐也学唱莲花落行乞,使这种演唱形式得到广泛的传播。旧社会,在北京的大街上,经常能见到手执带铜铃铛的牛板骨,唱着莲花落乞讨的乞丐。他们能根据乞讨对象的不同,“现挂”编词。到了元代,莲花落的曲调被吸收运用到元杂剧中,出现了“乞食莲花落”和“四季莲花落”不同的曲谱。在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就有“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的唱词。
  莲花落发展到明末清初,分为乞丐行乞时所唱的“大口莲花落”,后来演变为曲艺“数来宝”。还有一种职业艺人和旗人子弟演唱的“小口莲花落”。小口莲花落的表演曲目和演唱曲调,比较丰富和讲究,形成了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清嘉庆年间,莲花落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一个新的曲种“十不闲莲花落”。“十不闲”是明清时期在北京流传相当普遍的一种演唱形式。因为表演时,架子上有锣、鼓、镲、铙等多种器乐,艺人演奏时手脚齐动不得闲,故而得名。“十不闲莲花落”渐渐从一个人的“单曲”演唱,发展到多人的“群曲”演唱,并且有了《锯大缸》、《王小儿赶脚》、《老妈上京》、《花园会》、《孙继皋卖水》等故事性曲目。这一时期的“十不闲莲花落”,已经开始由曲艺形式向戏曲形式演变。民国时期的天桥八大怪之一,人称“赛活驴”的“十不闲莲花落”艺人关德俊与妻子乔金凤,在演唱《王小儿赶脚》时,独出心裁,由关德俊扮成毛驴形状,乔金凤骑在“驴”背上,边演边唱。这一新的表演形式轰动京城,观众蜂拥而去天桥去看他们的演出。他们的“彩唱莲花落”表演,已基本上是戏曲的雏形了。
  清末,北京蹦蹦戏形成的时期,正是京剧和河北梆子在北京红火的年代,受京剧和河北梆子的影响,莲花落艺人将演唱的曲目,进行了“拆出”,也就是把第三人称的演唱,改为由不同行当的演员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莲花落完成了从曲艺形式到戏曲形式的变革,成为一个新的剧种。这一时期,华北地区的莲花落已形成了“东路”和“西路”主要的两大流派。莲花落在不同的地区也被称为“落子”、“蹦蹦戏”。以冀东方言演唱的一派被称为“唐山落子”,也叫“唐山蹦蹦戏”;另一支就是以“京口”演唱的莲花落被称为“北京落子”,为区别于唐山的蹦蹦戏,人们称其为北京蹦蹦戏。唐山蹦蹦戏和北京蹦蹦戏,后来逐渐演变为“东路评剧”和“西路评剧”,在评剧形成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州素以“京门脸儿”著称,乃北运河的漕运码头,仓储重地,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北运河不仅促进了通州的经济繁荣和兴旺,也沟通了文化艺术的交流。闯江湖的京剧、河北梆子和唱莲花落的艺人,争相来通州这个水旱大码头献艺。受其影响,北运河畔的一些乡村,莲花落班社比较活跃。北京蹦蹦戏形成的初期,主要活动在北运河畔的通县、香河、三河、宝坻、固安一带农村。在农闲时节,也到集市、庙会及通州码头上卖艺。北京蹦蹦戏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念白取京东语音,唱腔多受河北梆子的影响,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与唐山一带的东路蹦蹦戏有着鲜明的区别。而更有意思的是,北京蹦蹦戏代表剧目中的《冯奎卖妻》,演唱的就是发生在通州张家湾的故事;《老妈开嗙》表现的是三河县的民俗民情。在北运河一带的乡村里,涌现出了一批北京蹦蹦戏早期的著名艺人,他们是:来凤仪(宝坻县人,艺名金叶子)、王殿佐(香河县人)、赵满堂(通州人)、挑帘红(三河县人)、郭启荣(顺义县人)等。他们成为北京蹦蹦戏早期的代表性演员。
  北京蹦蹦戏的农民艺人们,经过在通州码头的闯荡,见了世面,练了胆量。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来凤仪、王殿佐等人,进入北京,拜当时著名北京莲花落艺人赵新桓为师。赵新桓(因其演出时在头上戴一抓髻,人称“抓髻赵”)是领取清朝钱粮的汉军旗人,唱莲花落是“玩票”,不为挣钱,就是喜欢,在京城演艺圈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一同进宫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过。有了赵新桓的支持,从北运河畔走进北京城的农民艺人,开始在东安市场的小吉祥戏园演出。他们演出的《小姑贤》、《杨二舍化缘》、《顶锅》、《打狗劝夫》等剧目,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大众的欢迎。北京蹦蹦戏在京城站住了脚,相继又有多个班社从农村进入北京,在天桥、后海和月坛等地专门开辟的“落子馆”演出,十分火爆。连有些河北梆子的演员,都加入了他们的蹦蹦戏班社,改行唱了蹦蹦戏。清宣统三年(1911),挑帘红、郭启荣、赵满堂一行十多人,应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这种北京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回京时,又转道在山东济南府演出了一阵子,名利双收,很是风光。在郭沫若、老舍和刘绍棠等作家的文章中,都曾提到过看北京蹦蹦戏的情景。直至上世纪30年代,北京蹦蹦戏火爆了几十年。
  北京蹦蹦戏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思想上保守,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上世纪30年代,唐山蹦蹦戏的“东路评剧”诸多班社,已涌现出以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和爱莲君为代表的评剧“四大名旦”,红遍华北和京津。东路评剧女演员挑班的诸多班社,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在京城掀起了新评剧的热潮。北京蹦蹦戏的“西路评剧”抵挡不住这股潮流,渐渐在北京城里难以立足。有的班社退守到京郊农村,有的演员加入了东路评剧的班社。以唐山蹦蹦戏为代表的“东路评剧”,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特别是唐山蹦蹦戏的早期艺人、著名评剧作家成兆才,“与时俱进”创作的新剧目《杨三姐告状》、《花为媒》、《杜十娘》、《珍珠衫》等,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等一大批评剧女演员的出现,更使评剧风靡全国。1936年,“评剧皇后”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时,正式将“蹦蹦戏”改称为评剧。唐山蹦蹦戏渐而摆脱了地域概念,成为今天的评剧。北京蹦蹦戏所代表的西路评剧,在解放前已经失传。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西路评剧的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花亭会》、《卖水》、《顶锅》等代表性剧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评剧的一些唱腔,只偶尔在个别剧目的唱段中出现。
  百年前诞生的北京蹦蹦戏,是北京历史文化长河里一朵耀眼的浪花。虽然,北京蹦蹦戏的辉煌已渐渐远去,但在京郊许多乡村仍然传承着的文化遗产蹦蹦戏,如今重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领略到这一古老剧种的魅力。
  作者单位:中国评剧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