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历史上的“进玺”闹剧_历史始于闹剧,终于悲剧
 

历史上的“进玺”闹剧_历史始于闹剧,终于悲剧

发布时间:2019-06-23 04:26:05 影响了:

  秦灭六国之后,赢政以和氏璧雕琢象征皇权的印信,上书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此,这方玉玺就成为了君权神授的符命,并随着朝代的更迭,屡易人手。拥有传国玉玺的皇帝,以此自视为正统,而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则被视为“白板天子”,有名不正之嫌。
  自五代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玉玺自焚身死,传国玉玺就开始下落不明。虽然此后的历代皇帝都竭力淡化传国玉玺的影响,并不断地刻印为玺,但身为“白板天子”,一直都是历代皇帝心中的一个隐痛。故从宋至清,历代都有自称发现了传国玉玺、并进献给皇帝的闹剧发生。
  最为轰动的一次是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咸阳有个叫段义的农民翻修房屋,挖地基掘得一方玉玺。进献朝廷后,经过以蔡京为首的13名朝臣鉴定,认为就是秦皇赢政所制的玉玺。虽然当时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很多,但无奈蔡京等一众权臣势大,其它人无法反驳,只能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实际上,这是蔡京等人策划的一个欺骗宋哲宗的把戏而已。这方伪造的玉玺,后来随宋徽宗一同被金人掳去,不知所终。
  元朝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正月,御史台都事阔阔术向朝廷报告,名将木华黎的孙子拾得家中有一方玉玺。御史杨桓受命前往辨认玉玺上面的篆文,确认为“受命予天,既寿永昌”八字,遂据此认为是传国秦玺。不过,经明人考据,元成宗得到的玉玺,上刻螭形,而非传说中的“五龙交纽”,也没有魏文帝曹丕篡汉自立时在玉玺旁边加刻的“大魏受汉传国玺”字样,肯定是伪物。
  明弘治十三年,陕西都御史熊翀奏报,鄂县农民毛志学挖得一方玉玺,宽一尺四寸,厚二寸,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明孝宗让礼部的官员查验真伪。礼部尚书傅瀚认为,尺寸如此大的玉玺绝非秦玺,肯定是后人仿制,建议暂时收藏在宫里,别让这种伪物流传民间。明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仅赏赐进玺的毛志学银子五十两,算是鼓励他的积极性,报告的都御史熊翀并无任何赏赐。结果,本想凭此事邀功讨赏的一众官员人等,全都讨了个没趣。
  《清史稿》载,天聪九年,皇太极获得传国玉玺,加之又刚收服了察哈尔全部,以为吉兆,遂建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当然,这方所谓的历代传国玉玺,就连皇太极的后代子孙也不相信是真的,乾隆后来就亲自鉴定为仿刻的赝品。
  雍正四年,江南总督郎廷佐报告,溧阳县农民顾起龙等人掘得一方玉玺,上书篆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郎廷佐派了三名笔帖式(办理文件、文书的人)将玉玺送到京城。雍正或许是对这种**已深感厌烦,连组织人员鉴定的程序都免了,只是让人把玉玺收藏到内库,另赏赐献玺的顾起龙银子五十两,三名护送玉玺进京的笔帖式各赐马一匹。
  乾隆三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报告,在疏浚宝应河时掘得一方玉玺,模样古拙可爱,与元代《南村辍耕录》里记载的玉玺形制颇为吻合。乾隆收到呈送上来的玉玺,一眼就认定是仿刻伪造的,将之贮藏在内库,作为古玩玩赏。
  明清两代都极力地强化君主独裁,树立绝对的皇权,处于这种高压统治之下,皇帝已不需要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这种心态方面的变化,也使得帝王们具有更好的防骗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