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
 

【江泽民和他老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27 04:10:52 影响了:

  不忘故乡的几位好老师  1926年8月17日,江泽民出生在江南古城扬州田家巷的一个书香门第。江泽民的祖父江石溪,是一位学者和名中医,49岁弃医从商。他酷爱音乐和诗歌,关心政治、热爱中华民族,因此,江家形成了一种热爱祖国、忠厚做人、勤奋好学、尊重知识、工于文艺的风气。这些,使江泽民很小就受到了无形的启蒙教育。
  1931年,江泽民进入扬州东关中心小学读书。生父江世俊每天教江泽民背诗写字,所以儿时的江泽民,就能背诵许多古诗,也爱好书法、音乐。每天放学的时候,他就会唱起老师教他唱的儿歌,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唱的:“课毕放学归,老师的讲话,可曾有违背?父母盼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我辈。大家努力呀,明天再会。”这些歌词,年迈八旬的江泽民仍记得清清楚楚,其中“老师的讲话,可曾有违背”的歌词,对江泽民从小就尊敬老师是有一定影响的。
  江泽民1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都江县立初级中学。1937年夏天,进入了扬州中学读高中。扬州中学是以西文教育为基础的,教学比较严格,曾培养出了朱自清等许多文化名人和科学家、政治家。当年江苏1800名学生中,只有50名考入扬州中学读书。在这所知名的中学里,江泽民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江泽民提的一些问题都是在中学生中较难的,甚至是大学里才涉及到的。虽然有时老师也被他“考”倒了,但江泽民主动与老师进行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把难题解开了,老师很喜欢这个爱学习、会动脑的学生。1943年春天,江泽民以各科优秀的成绩,从扬州中学毕业,年仅17岁的他就离开家乡扬州到南京中央大学求学,成为当年被南京中央大学工科机电系录取的8名学生之一。
  从中学到大学期间,江泽民正遇上8年抗战。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加上受养父江上青的影响,江泽民开始关心政治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作为中学入学考试的一部分,痛恨日本鬼子的江泽民就写下一篇短文,支持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正义行动。课余时间,他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道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切,除了跟他的养父江上青平时的教育有关,还受到了他心中一位崇敬的“老师”的影响。这位没教过江泽民一天课的“老师”,就是扬州第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史可法。这位明朝的兵部尚书,在16世纪中叶大批清兵攻打扬州城时,浴血奋战,绝不投降,带领扬州守军和民众与数倍的清兵战斗,坚持了一个星期后被清军杀害。史可法以自己“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成为扬州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江泽民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这位民族英雄。课外活动时,江泽民曾多次带同学们到扬州史可法墓地凭吊,并向同学们解读史可法墓前的一副挽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抗日热情,为国家为民族发奋读书。
  在这当中,江泽民还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他就是共产党地下党员厉恩虞。厉恩虞比江泽民大7岁,是江泽民南京中央大学的学长。在1943年“清毒运动”中,厉恩虞担任了总指挥。江泽民当时也是一个反对不法商人与日本强盗勾结用**毒害国人的“清毒运动”积极分子,就这样他俩相识了。后来厉恩虞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在南京的共产党组织领导人王嘉猷请江泽民帮助厉恩虞,江泽民毅然冒着风险让厉恩虞与他住在一室,并把从学校领来的一份救济粮与厉恩虞分享。厉恩虞也向江泽民介绍了许多进步的革命书籍,江泽民比较喜欢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还有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在学习中提高了政治理论修养。1946年4月,江泽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江泽民从没忘记故乡的几位好老师,他在担任上海市和中央领导时,也经常在讲话和文章中提起他们,对他们的爱国行动和革命精神给予高度赞赏。
  
  “江博士”与他的“天才”老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中央大学与交通大学的上海、重庆校区合并,新校区设在上海的徐家汇。1945年秋天,江泽民从南京中央大学转到上海新校区继续学习,于1947年正式毕业,在这里他遇到了几位好老师。
  江泽民在上海交大有一个外号叫“江博士”,主要是同学们认为他博学多才。江泽民觉得自己学业上的成绩,除了受家庭的教育、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之外,跟上海交大一些“天才”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朱物华老师也是江苏扬州人,1924年9月,他就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又到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27年他回到国内,在抗战胜利后到交通大学任教,成为江泽民的老师。他是我国第一代电子学、水声工程学开拓者。
  张钟俊老师是浙江省嘉善县人,小时候因聪明过人、好学上进,在当地有“神童”之称。1930年,刚满15岁的张钟俊就考取了当时的铁道部直属的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这在浙江嘉善算得上是“破天荒”的。8年后,23岁的张钟俊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博士学位,这在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也称得上一条大新闻。
  正当张钟俊在美国继续深造时,抗日战争爆发了,张钟俊放弃了在美国攻读博士后的学业,果断回来报效祖国,先在武汉大学担任教授。为了躲避日本强盗的侵扰,张钟俊又与交通大学的校友们一起筹建交通大学重庆分校,并担任了校电机系主任和教授。最终成为我国系统工程创始人之一、著名的自动控制学家。
  有着“江博士”之称的江泽民,除了喜欢所学的理工科外,还喜欢数学和文学。加上朱教授、张教授上课时能把工科的内容与数学科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江泽民听后很有收获,他就选修了朱物华教授的《电力传送》和张钟俊教授的《运算微积分》。江泽民本来对数学就有兴趣,听了张教授的课后,兴趣更大,而且让他弥补了单一学科的不足。朱教授则喜欢用英语讲课,让江泽民在听机电课时英语水平也大大提高了。江泽民有一次回母校视察时回忆道:“朱老师、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从不照本宣科,上课的氛围很活跃。特别是教研究生的课程,从来不用课本,而是把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作为讲课的重点,及时向学生传授。张老师平时对学生关心爱护,说话和气,但在治学方面是很严谨的,特别是考试的纪律非常严格,这种宽严相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终身受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