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龚氏旧藏汉代银质酒具赏析】银质酒具
 

【龚氏旧藏汉代银质酒具赏析】银质酒具

发布时间:2019-07-04 04:04:37 影响了:

  2012年的春季,受嘉德拍卖公司委托,鉴赏了一纰极为珍贵的西汉银质酒具。此套酒具一组三件,分别为银匜、银锤和银尊,来自于清代晚期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龚心钊家族的旧藏。据龚氏后人介绍,此组酒具乃是龚心钊先生继承的家族遗产。合肥龚姓自明初时迁到台肥,为合肥的名门望族。尤其是晚明时出了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之后,龚氏一族名人辈出,龚姓排在合肥四大望族“龚、张、李、段”之首,声耀极为显赫。此组酒具出自龚氏一族,可谓名家收藏,传承有绪。而此组酒具的工艺之精,图案之奇,地位之尊更是独具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高级贵族常使用以青铜制作的酒具,但青铜酒具的化学稳定性较差,会产生一些有害物。战国以来产生了银器,以银制作的酒具具有许多优点。银是硬度高于金,延展性仅次于金的贵金属,而且不会产生有害物,银在瓷器产生之前是制作酒具的理想材料(而真正的瓷器最早始于东汉时期)。
  这件银匜为西汉银质酒器。最早的青铜匜出现在西周时期,它与青铜盘组成一套沃盥之器(沃是自上浇水,盥是用水冲洗双手),在墓葬或窖藏中常伴出。根据文献记载,匜的用途是在洗手时盛水从上向下浇手,盘在下边承接洗过手的水。匜之名见于先秦典籍和青铜器铭文中的自名,而当时多写成“也”、“釶”。青铜匜从西周晚期出现,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至少从春秋时期开始,匜的主要用途除了用作沃盥器之外,亦用之为酒器。如1932年在山东曲阜孔林旁林前村曾出土一件春秋时期鲁国大司徒元匜,于铭文中自名曰“饮盂”,证明匜也作为酒器使用。迄今所见最早的银匜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从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的,战国晚期“楚王银匜”。1992年,在山东淄博市商王村战国晚期齐国一号墓出土了三件银匜,均光素无纹,其中一件外腹部竖刻“赵陵夫人”四字。据考证,赵陵为齐国的“少司马”,此匜为赵陵夫人生前所用之器皿。三件银匜现藏山东省淄博博物馆。
  汉代出土的匜有铜、陶、漆、银等多种质地,但数量较之先秦时期已大为减少,其中银匜则极为罕见。汉代的匜和盘并不同出,《说文解字》说:“匹,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酒。”又根据《礼记·内则》郑玄注:“匜,酒浆器”,说明汉代匜的主要用途似为注酒器。考古发掘出土的银匜并不多见,如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52年在陕西西安市青门村汉墓中出土的“两共窦氏银匜”。“西共窦氏”是汉代名门望族。该银匜虽体量较大,但通体光素无纹。1965年2月,在江苏涟水县三里墩发现一座西汉墓出土一件银匜,通体亦是光素无纹,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上世纪90年代末,在安徽巢湖北山头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两件银匜形耳杯,均光素无纹,现藏湖北巢湖博物馆。该墓还出土一件素面铜匜,过去注录中误认为银匜。1968年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的“长流银匜”,巾于前端的流既长且尖,应是对危重病人进行急救时,将药灌喉中或鼻中而使用。该银匜同样光素无纹。由此可见,银匜是汉代皇室、王公贵族所使用的极为珍贵的生活用具。
  此件西汉银匜,腹身似瓢,长流方折,与流对应的另一侧焊接一个圆环,下为长方形委角素面平底,其造型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自名为“软侯匜”的云纹漆匜极其相似。全器除外底光素外无纹,腹、流、内外壁均布满了装饰性纹样。银匜内壁阴刻菱形纹、略去目纹的蟠螭纹、云纹及奔跑的动物纹样。流外壁和腹外壁上部一周阴刻变形蟠螭纹,腹壁靠下一周为神怪、神树、动物等图案。其中匜腹外长径一侧,刻画一对神怪手持兵器互相厮杀的场景,神怪头部均为长发后飘的兽面形象,身部则似人,仅穿短袴,其余地方赤裸。一神怪手持系有飘缨的长矛,刺向另一神怪,而另一神怪一手持盾掩护,另一手持长剑还击。两个神怪神态极为生动。长径腹外对应的一侧,阴刻两个站立并互相对视的神怪,每个神怪各牵一匹马,两匹马均抬蹄,马背上均有褥热。短径腹外一侧阴刻变形云纹,其中部阴刻一神怪,头部似兽,双腿赤裸,身着编钟形外套。短径腹外对应的一侧也阴刻一神怪,兽头上有长发后飘,同样身着编钟形外套,在神怪对面细线阴刻出一棵神树。上述神怪形象与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黑底彩绘棺上所画的神怪极其相似。
  此银匜造型规整,制作精湛,抛磨光亮。尤其是装饰图案内涵丰富,是研究汉代神话传说的绝佳资料。装饰纹样线条自然流畅,均是以利器刻画,一气呵成,不论动物、神怪还是植物均是栩栩如生。这也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汉代最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银质酒具,是一件极为难得的汉代皇室高级贵族所使用的珍贵器物。
  此件银锺为西汉酒具,圆壶状造型。从战国时期开始,此类壶又称之为锺。锺在汉代常作酒器,《说文·金部》:“锺,酒器也。”《后汉书班固传》:“旨酒万锺。”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所出士的铜锺,肩上刻铭:“中山内府锺一……。”西安枣园出土的一件大型风纹钮鎏金铜锺,器盖密封,其中贮有汉代酒达26公斤。这些均说明汉代的锤是酒器。汉代锺多以铜制作,也有陶锺和漆锺,但以银制作的锺极为罕见。而银锺应是仿自青铜器形制。
  此件银锺铸造成型,其口部微侈,颈部呈喇叭形,肩部圆润,鼓腹,最大径位于中部,下有圈足,口沿上饰有将蟠螭纹简化而成的云气纹,颈部亦饰有由蟠螭纹简化而成的三角云纹,两肩上均焊接对称的兽面衔环。其间布满了云纹和奔跑追逐的动物纹,中部为一罔瓦沟纹,其下流畅起伏升腾的云纹之间有猎豹追鹿、猎犬逐兔。尤其是画面中的拼命逃跑的兔子双耳高耸,回首张望,虽寥寥数刀,却将兔子惊恐万分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此件银锺,虽然器形不大,但形制极为规整,抛磨光亮,加上内容丰富的装饰图案,尤显华贵,是西汉时期皇亲贵戚所使用的高档酒具,也是极为罕见的文物瑰宝。
  此件银尊(或称银卮)为汉代酒器,铸造成型。器身作圆筒形,平底,尊体深度略大于口径,上有盖,器身下部外沿焊接三个银质蹄足,口沿与盖呈子母扣。盖顶面铸造成三圈凸棱,中部为圆形,中心有环钮,围绕钮阴刻柿蒂纹,在两个环状面上阴刻简化变形的蟠螭纹。靠尊体上部一侧焊接一圆把(又称为鋬),在把上后部带有指垫。尊盖口沿外侧,尊体中部及下部有三圈连续变形的蟠螭纹图案,夹在其间的是两圈由蟠螭纹简化而成的对称双阴线云带纹。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唯一的银尊。而类似带盖筒形蹄足尊,在战国中晚期楚墓中曾有较多发现,如1974年在湖北江陵雨台山战国中期554号墓出土的铜铺首黑漆尊,两者除把手不同之外,尊体和蹄足与银尊造型类似。该漆尊现藏湖北荆州博物馆。1975年在湖南长沙魏家堆战国中晚期1号楚墓出土的铜扣漆尊,蹄足和圆把与此件银尊则极其相似,该漆尊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由此看来,此类器物造型应肇始于楚文化。此银尊形制规整,制作工艺精湛,抛磨光亮,装饰图案布局疏密有度,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视觉效果极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上述三件银质酒器,造型优美、小巧玲珑,均布满流畅的纹饰,其内涵之丰富,制作工艺之高超,为同类器物中之仅见。三器至今保持光亮如新,说明银质较纯,抛磨工艺非同寻常,其制作非艺术大师而莫属,毫无疑问它们应是西汉皇室高级贵族所使用的极为珍稀的高档酒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